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2021小学音乐学科 省级工作坊同步在线培训会议

恒羽

12月15日—16日,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同步在线培训会议如期举行。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全体成员与来自全省各地的500余位小学音乐教师齐聚云端,共同参与了这一线上交流研讨活动。<br> 一、培训会议目标<br> 借助省级在线直播平台,在省级课程指导专家的引领下,通过视频课例激发广大音乐教师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活动,通过思维碰撞,进一步加深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领会,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及教研水平。<br> 二、培训会议日程及内容安排<br> 此次活动分为济南、临沂、烟台、青岛四场。 三、参会人员<br> 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全体成员及500名全省小学音乐教师<br> 四、培训会议准备与实施<br> 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全体成员在组长齐鲁师范学院张英梅教授的领导下,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确定了以课例研修为载体的会议内容。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遴选了四个地市八位教师的音乐展示课。因疫情限制,小学音乐省级工作坊成员分为四组,针对八节课例,从备课环节开始进行了全方位指导。例如,组长张英梅教授带领副组长毕冬梅、盛青老师,组员李静老师,对济南市槐荫区和市中区的两节展示课例进行多次听课打磨,力求将精品课程资源奉献给全省的小学音乐教师。<br> 小学音乐学科同步在线培训会议为期两天,共分四场,每场半天,先后在济南、临沂、烟台、青岛依次展开,每一场会议主题各不相同。<br><div> 1.济南专场培训会议<br> 济南专场培训会议围绕“如何梳理学段和单元目标,结合音乐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展开。<br></div> 工作坊成员、济南市槐荫区西城实验学校张磊老师执教《噢!苏珊娜》,轻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亲切的交流,高超的手风琴演奏技巧,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了美国西部世界,把美国乡村音乐的美传递给了学生,也让观课教师们意犹未尽。 济南市舜耕小学的杜雪郊老师执教《顽皮的杜鹃》,杜老师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体验活动参与到歌曲、乐曲的学习中来,进入到音乐的世界,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体验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音乐学科省专家团队副组长盛青老师围绕两节课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作了专题讲座,指导参会教师如何梳理学段、单元的知识目标与基本技能,并将其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设计,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盛青老师的讲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参会教师反响强烈,交口称赞!<br> 2.临沂专场培训会议<br> 临沂专场培训会议由胡艳芝老师主持,首先带领大家观摩学习了两节视频课。临沂第七实验小学程小惠老师执教《我是少年阿凡提》。程老师采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加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体验和把握,让学生在老师的声音和动作中体会,并表现出歌曲三个部分不同的情绪。 临沂市罗庄区华盛实验学校的陈汝楠老师执教课例《榕树爷爷》。陈老师运用情景体验法创设了孩子们和榕树爷爷打招呼——和榕树爷爷聊天——和榕树爷爷告别的情境主线,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与理念,巧妙利用歌曲结构与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借助歌曲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引领学生愉快、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两节课后,工作坊成员胡艳芝老师围绕“小学音乐课的审美体验”这一主题作了专题讲座。胡老师指出,审美是音乐课程的性质,也是音乐课程的价值,审美还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美,就是音乐课程的最高追求,就是音乐课程的根,以美为基,课堂教学的研究应该全覆盖整个课程标准的要求。<br> 3.烟台专场培训会议<br> 李昕蔚老师主持了烟台专场培训会议。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郭晗慧老师执教了《看大戏》一课。本节课教师注重学唱歌曲与戏曲体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从“走进豫剧”、“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在初步体验“亮相”动作、学习“拍曲”、寻找变化音、合理运用图形谱、Yi音哼唱旋律、轻声高位置读歌词、锣鼓镲合奏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韵味,并结合“唱、念、做”的综合表演,引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烟台市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于欢欢老师执教的《白鸽》一课,以音乐文化为主线,加强实践与创造,综合与渗透,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突出课堂趣味性,合理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两节视频课中,执教教师都运用了声势律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声势律动也是此次烟台培训会议的主题。工作坊成员李昕蔚老师从“什么时候用声势?什么时候用律动?”以及“声势律动如何与图形谱相结合”两个方面,与参会教师作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李昕蔚老师强调,用可视化的方法诠释音乐不是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目的。<br> 4. 青岛专场培训会议<br> 青岛专场培训会议,以《运用多维感官构建高效音乐课堂》为主题。青岛市宁夏路小学孙欣老师执教了展示课《七色光彩》。孙欣老师认为,音乐来源于生活,因此她将生活教育引入音乐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理而巧妙的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例如,在学习歌曲《萤火虫》时,通过肢体、二声部、轮唱三种递进的音乐表现形式,感知音乐色彩从微弱变得明亮这一过程,在生活化的语言讲解下,将音乐色彩与音乐情绪相关联,从而推动学生演唱声音的变化。 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孙培欣老师执教课例《可爱的家》。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初步体验歌曲的意境美。挖掘歌曲的情感并加以表现,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多种表现方式综合学习歌曲,加强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深化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达到多重教学效果。层层递进的感受,循序渐进的实践,让听觉,视觉,触觉都与音乐有关。 工作坊成员庄慧丽老师向参会教师作了《运用多维感官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的讲座。庄慧丽老师认为,首先从“听”感受。听音乐,抓取音乐作品的“焦点”,引导学生反复的,逐层递进的去聆听。然后以“动”体验。教师借助自身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要素及“焦点”。再通过学生的嘴“动”和肢体“动”达到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理解。最后上升为“思”,这个“思”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富有想象力的思维发散的最终呈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音乐表现与创造”。“听”、“动”、“思”的交互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从感性的初步认识到理性的深度理解,再以音乐表现和发散创造的方式进行感性的音乐再现,最终形成一个彼此交互,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div> 5. 小学音乐学科省专家团队组长张英梅教授讲座<br></div> 张英梅教授的讲座将为期两天的培训会议推向了高潮。她首先对此次四场培训会议进行了点评。张英梅教授站在理论高度,为参会教师进行了有思想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并作了《基于课程观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的讲座。张英梅教授指出,一节音乐课要以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切经验或体验为本位,把音乐活动中学生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在实践感受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张英梅教授强调,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音乐活动,都是开放的、运动着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预期的,因此要时刻把握课堂生成,时刻关注学生。讲座在近600位参会教师们的广泛赞誉声中结束,同时,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同步在线培训会议也圆满落下帷幕。<br> 四场培训会议,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全体成员全程在线,与参会的全省近600名小学音乐教师一起,就大家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和问题,进行了积极、广泛的交流。与会教师抓住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接连向工作坊成员提问。副组长毕冬梅,工作坊成员李静、纪城令老师也将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理论相结合,深入浅出的回答让与会教师得到了思想的洗礼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升华。<br> 此次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同步在线培训会议,汇集了小学音乐省级工作坊全体成员的智慧,圆满且高质量的完成了省项目办布置的培训任务。相信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有效地将培训内容延伸到全省小学音乐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激发音乐教师自主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山东省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最终让广大学生受益。 小学音乐学科省级工作坊,以美的名义,继续前行!

音乐

工作坊

小学

教师

培训

老师

学生

会议

省级

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