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为提高课堂效率,巩固全校教师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励广大教师"精雕细刻出精品,深挖细研上水平,进一步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探索与运用,潜心追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进行的英语"高效课堂"赛课评优活动已圆满地划上了句号。</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七年级任洁老师的课题:Do you like bananas?本节课的听说读写活动围绕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话题展开,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人们对不同食物的喜好,并探讨饮食习惯和健康饮食的问题。</b></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part1 激趣导入,学生跟随老师通过手指律动的方式复习喜欢的食物。随后讨论了家人喜欢的食物。</b></p><p><b style="font-size: 20px;">part2 实物展示,讨论学生一日三餐喜欢的食物。之后通过听力练习,回填文章,学会判断食物的健康与否问题!并讨论人们的饮食习惯</b></p><p><b style="font-size: 20px;">part3 小组互评,先设计出小组的健康菜单。然后小组间互相评比,选出认为设计最合理的菜单!深化了本单元的话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整节课环节衔接紧凑,重难点突破方法自如,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课堂生动有趣,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七年级李俊莲老师的听说课: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b></p><p><b style="font-size: 20px;">李老师借助学生报告文本中日期为引子,引出十一月的热点话题“Double Eleven”,从而导入本节课的shopping话题,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李教师以多元化的PPT为激发点,温故知数字、颜色和衣服的词汇,巧妙地让学生画出一个大喇叭的思维导图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板书,给学生构建出知识体系,展示出本节课的关键词汇与时效句型,为接下来的情景剧 Clothes Store实际语言操作展示做好语言基础。</b></p><p><b style="font-size: 20px;">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有个体活动、结对练习和小组活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之后的课堂延伸以抖音视频来生动形象地再现真实的购物场景与真实的交际用语,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掌握实操性的语言。</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李教师同样以日期抛出问题,恰第二天为西方文化中的“感恩节。让学生们在感知美好生活的同时,来感谢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利用之前的学生们为灾区人民捐赠衣物的公益活动来进行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八年级郝志鹏老师的课题: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本节课由各式各样的玩具引出机器人,并通过播放未来机器人的小短片呈现出本单元要掌握的时态“一般将来时”。</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课堂上,充分运用图片、实物与学生不断的互动,生动地呈现出将来时的句子,并让学生通过齐读、分读不断地加深对将来时态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课堂还充分运用小组合作,通过一系列小游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趣味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此外,通过《幸福大同》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古城大同的无限魅力,并充分发挥想象,描绘大同未来的样子,体会到大同美好的发展是每个人的梦想所在,并进而明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梦想实现。</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通过 “I can do it, You can do it, We can do it”进行情感态度的升华,让学生身体力行,增强自信,拼搏自我,梦想成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级孙峰老师的阅读课Different customs between Colombia and Switzerland.令人耳目一新。</b></p><p><b style="font-size: 20px;">课前预习检测及明确学习目标及时,课堂导入贴切,学生小组表演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错误,引出入乡随俗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的主旨。介绍来自两个国家的学生,并通过拍图片简要介绍两个国家的地理情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两个国家的差别。</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略读捕捉两个对守时的不同态度。然后,要求学生速度并完成填表活动。最后要求学生,通过细读,回答问题。在阅读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讨论那愿意去哪个国家并回答原因,通过启发引出 “When in a foreign country, do as the foreigners do.”的主旨。</b></p><p><b style="font-size: 20px;">读后活动中,要求学生给即将来到中国的外国友人写一份信,介绍中国的日常礼仪。学生先讨论中国人在不同日常场合的礼仪,然后利用目标语言完成信件。最后引导学生随着中国的强大,外国人到中国也要入乡随俗 “When in China, do as the Chinese do.”</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八年级梁艳芳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英语写作课:My future life</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梁老师采用复习前面听力的内容作为本节的导入,不动声色地展示出学习目标。之后用生动的小视频引出学生们未来梦想的职业。</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展示交流完成了对 3a短文的落实,为之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紧接着以真实的示例展示了一位小姑娘的未来梦想,以贴切的思维导图分析文本,要写一篇好的文章不可缺少对文本的结构、时态、内容、短语、句子、连接词及书写等方面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对小组合作写作进行了六个维度的评价,让学生有的放矢进行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极大的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就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的总结以一个完整故事的小视频 Dream it possible进行情感渗透: Just try your best, then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八年级侯明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听说课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b></p><p><b style="font-size: 20px;">侯老师通过一个guessing game猜香蕉,进入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香蕉的吃法,然后导入到香蕉奶昔,接着提问如何制作香蕉奶昔的问题,进入学生实操环节,引出本课重点,按照说明步骤,描述制作流程。</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通过两位学生实际制作香蕉奶昔,并且讲解制作步骤,老师及时提问全班同学所需的食材,以及需要多少步骤来完成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为板书,为学生下一步复述香蕉奶昔的制作流程打下语言基础,重点标出工序词first, next, then, and then, after that, finally,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连接词进行表述,为本节课的写作做好铺垫。</b></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接着通过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本节课重点对话罗宋汤的制作,让学生更加直观提前对应制作步骤,进而完成填空,熟悉课文,为下面的结对读,小组读做了很好的铺垫。之后,教师又以真实的情境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亲自描述做凉粉的步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b></p><p><b style="font-size: 20px;">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中外美食,希望学生明白把介绍中国传统美食走向世界的重要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每一节课,都吸引了众多老师来听课,不同学科之间的老师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它科之“石”,攻本科之“玉”,完善自己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课程结束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气氛热烈,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师语言表述、课堂层次、教师的引导、评价反馈、板书,学生的参与状态、广度、有效思维、学习效果及目标达成等各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评、议课活动,大家有好的方法共同分享,令每位老师受益颇多。</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副校长张凌云做了精彩的点评,张校长强调有效课堂不仅要重视各种课型呈现的恰当性、创新性,更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具体表现就是让学生获得什么?多长时间获得?怎样获得?多少人获得?希望常态课也有公开课的状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校长黄鑫首先肯定了本学期所有英语老师的教学素质,然后做了全面到位的点评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黄校长说,1.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至关重要。2.教材处理上注意主观能动性,可根据学情、目标,加工、整合、取舍等丰富课程内容,从而达成目标。3.公开课区别于常态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4.目的性要强,目标的达成作为课堂的归宿。5.针对不同的课型,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等各方面的能力。6.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离不开课堂,因此一定要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常抓不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争取让我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