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捧一本书,清风伴书香;</p><p class="ql-block">手捧一本书,荷香伴书影;</p><p class="ql-block">手捧一本书,红叶落书间;</p><p class="ql-block">手捧一本书,雪花飘书韵。</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书常伴,一年四季品书韵。</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6日,19:00——21:30一群尺码相同的书友,再次相聚云端,共同开启蒲公英读写社第五次共读之旅。本次共读,由蔡春莉主任主持,并非常荣幸的再次请到了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执行主任郝晓东老师,郝老师带领蒲公英读写社41位书友、部分学科专任教师以及新网师附属学校的学友们一起继续研读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本次共读的内容是第二辑课程的力量之什么是课程中的第四个话题——学习的三条基本原则。(43页----47页)</p> <p class="ql-block"> 共读伊始,先由读写社成员刘慧、刘焕娟两位老师领读文本。接下来,郝晓东老师以学习的三条基本原则为主干,依托文本又跳出文本,理论联系实际、灵活生动、深入浅出的进行解读。</p><p class="ql-block">一、学生是带着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教室的。</p><p class="ql-block">二、为养成探究的能力,学生必须:</p><p class="ql-block">(1)具有深厚的事实性知识基础。</p><p class="ql-block">(2)在一个概念框架内理解事实和观点。</p><p class="ql-block">(3)对知识加以组织以便提取和运用。</p><p class="ql-block">三、“元认知”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及监控达成目标的过程,来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郝晓东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提问,及时与学员们进行互动交流,学习气氛融洽而有深度。蔡春莉主任列举具体的事例简述自己对“前概念”的理解。张瑜主任在发言时说,自己之前的理解有些模糊,通过郝晓东老师的讲解,感觉深刻清晰了,道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纪锋奎老师针对“如何设计预习单”向郝老师请教。郝老师从“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之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入手,给出了设计预习单的三条建议:</p><p class="ql-block">1、预习单就是学习单,要面向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2、问题设置要精准。</p><p class="ql-block">3、预习单要检测出学生的前概念。</p> <p class="ql-block"> 郝老师的解读,让学员们清晰理解了之前一些似懂非懂的概念,领悟了知识不仅有外在魅力,更主要的是有在对话中创生出的内在魅力。明确了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融会贯通的运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减负提质”的保障。高效的学习时光总觉短暂,学员们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与专业领读人对话的机会,在主持人的提议下,来自网师附属学校的智静、王秀丽、宁超群、周卫梅等几位老师纷纷向郝老师提问或结合收获与反思,进行精彩的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蒲公英读写社社长、网师附属学校负责人于红澎校长做了全面的总结。她首先感谢郝晓东老师对我校蒲公英读写社的关爱与帮助,对网师附属学校各项活动的支持与指导,同时感谢各附属学校同仁们的积极参与。接着她引用郝老师的话“读书的时候要想切实让认知升级,还得多攀“高峰”,少逛“公园”,多理解性阅读,少消遣性阅读”鼓励大家坚持专业阅读,促进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读书就是“浪漫、精确、综合”循环往复的一个个过程。祝愿所有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人:因为读书,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成长,因为专业成长而体会到自我实现的幸福,在成长中遇到更美好的自己,成就最美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编辑、撰稿:孔凡凤</p><p class="ql-block">图片、审稿:蔡春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