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艳阳高照,微风拂面,天气冷暖适宜,几位好友相约游锥子山。<br>这个附近很有名气的古迹,和故乡隔河相望,属于安徽巢湖地界。青少年时不知去了多少次。参加工作后很少光顾,印象中最后一次距今已有二十多年。<br>看到有关资料,最近这些年,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缮,修旧如旧,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摇摇欲坠的危塔。心中多次萌生再去看看的冲动。 锥子山下的锥山村村部。<div>找地方泊车后,我们在此流连开拍。<div>过去可不是这个名称,一直叫关傅村。</div><div>难怪西游记中大圣惊叹: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div></div> 虽图片拍摄不好,但术业有专攻的袁老师提供墨宝,使美篇靓丽多彩。 中巴小车辗转了几个小时才一了多年的夙愿,这里必须驻足观赏。不然也对不起自己。 七十多岁的老人顺着台阶一步步向上,好辛苦。<div>套用一句常用语:累并快乐着!因为心中有梦想。</div> 你仔细看看,我有七十多岁吗?<div>虽不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笑!但五十多岁的大姐还差不多。</div> 故乡游<br><br><div>古迹沧桑复旧景,<br>山静水清时时新。<br>古稀不老故乡游,<br>待同发小忆乡情。<br>我辈无力托乡起,<br>期待后人更出名。<br><br></div><div>袁善霖<br></div> 合福高铁和高速公路并行伸向遥远的天际。<div>国家的基础建设日新月异,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div> <div><br></div> 我在塔亭盘桓,你持相机咔嚓。<div>有图有文有真相!</div> 在锥子山远眺东南边家乡,太湖山蜿蜒至此,那高高的微波站铁塔傲然挺立,裕溪河水在脚下流淌,周边的田野村庄尽收眼底。<div>那天有点雾蒙蒙,使用的相机淘汰了,远景不清晰。</div><div>后悔没有带上三脚架和遥控快门,如能花上几万元购买望远镜头,效果也不至于如此。</div> 锥山所在,又称龟山。是沿裕溪河岸东南西三龟之一。龟山上耸立古塔,因而也被称为龟山塔,当地又习惯称为锥子塔,取其远观形似而来。 还是你兴致高,<div>要玩就玩得尽兴。</div><div>来到塔顶,<div>不负此行。<br></div></div> 那天还有一憾事,我们到达锥子山是中午,太阳已经转到南边。<div>而南边场地狭窄,下面是悬崖陡坡,没退路,无法拍摄全塔和人的影像。</div><div>必须上午去那里,且不能超过九点,那时光线从东边照射,上山的步道也在东边,被拍摄者和持相机的人才有较大的回旋余地。</div> “文峰挺塔”也是寓意着龟山塔,于此居最高,可俯视河岸阡陌,水道船只。 人还是年轻好。<div>今天数你玩的最快乐,矫健的身手能够攀登没有台阶的宝塔第一层,然后拾阶而上,我们只能羡慕而已。</div><div>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惭愧!惭愧!</div> 传说明初刘伯温暗访,途经此地发现古濡须河弯曲,聚龙脉之气,怕危及明朝江山,于是编一借口,在山上建塔以镇龙脉。龟山塔建于明中期,为六角七层塔,高三十五米。古有濡须寺,香火旺盛。 这是2014年7月7日在含山县林头镇义成村拍摄的河对面锥子山。<div>那时候宝塔还没有修缮,被雷电击毁的塔顶非常明显。</div> 锥子山和山下的村庄。这一张也是那天拍摄的。<div>远处群山起伏,近前碧波荡漾,山环水绕,一幅恬静令人遐想的美丽山水画卷。</div> 虽是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但时间已近下午1点,我们的肚子嘟嘟叫,下山吃饭才是明智的选择。<div>拜拜!魂牵梦绕的锥子山,你让我们收获满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