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山浩水一路秋·四(川西行)

老马识途

<b>飞来寺—泸定自驾行车路线</b><div>(蓝色为实际线路,红色为原计划线路)</div> 月亮湾,又叫金沙江第一湾,是云南和四川的分界线,一边是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另一岸则是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金沙江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与我们在美国科罗拉多河马蹄湾看到的相似形状但更加壮观。大自然这不经意的一笔,造就了一处自然奇观。<br>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滇川公路,就像一条腰带盘绕在日锥峰下。两天后我们还会沿着峡谷底部这条公路在这里再次重逢。 从大拐弯到虎跳峡相距180公里,花了我们三个小时的时间。时隔十五年后又一次来到哈巴雪山下这令人惊心动魄的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 <b>虎跳峡</b>,以“险”闻名天下,峡谷垂直高差3900多米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以其山高谷深,雄奇险峻闻名于世。发源自青海格拉丹东雪山的金沙江迢迢千里奔波到此,突遇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两座雪山的阻挡,陡然变窄,使原本平静祥和的江水顿时变得怒不可遏。<br>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仅约30余米,雄踞江心一块巨岩,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江流最窄处,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 下虎跳有纵深1千米的巨大深壑,这里接近虎跳峡的出口处,是欣赏虎跳峡最好的位置。 祈福廊 深邃奇绝和危峰耸峙的峡谷间,江水呼啸而过,犹如万马奔腾;水石相搏,巨浪腾空而起,涛声如雷,惊心动魄。 <div>虎跳峡是我们此次旅行的最南端,从这里我们将沿G214国道北折至香格里拉。原打算继续南行至丽江,然后转道G348国道去泸沽湖,再从那里走一下目前网红自驾线—泸亚线。这样不用走回头路,少走至少四百公里路程、还可以挑战一下路况的艰难程度。但几天后恰逢国庆,这些重点旅游景点势必是人满为患,到时连插脚的地儿都没有,更甭说观景的质量了。不得已只好暂时放弃原计划线路,尽可能在国庆之前走完一些老婆尚未去过的主要景点。</div> <b>香格里拉市—中甸</b><div><b>迪庆</b>,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香格里拉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而为世人所向往,香格里拉藏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同样这里也是十多年前到过的地方,今天带着夫人,顺便打草撸兔子,来个一网扫尽。<b><br></b></div> <b>独克宗古城</b>,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唐朝时,吐蕃在大龟山顶建立城堡,命名为“独克宗”,包含“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和“月光之城”两重意思。现今的独克宗是多年前火灾后重建的;和全国各地的很多所谓古镇差不多,只是一批“仿古建筑”而已。 晚上住宿预定在<b>独克宗古镇</b>的酒店。当年那次初遇时的模样现已淡忘;只记得我们离开不久,一把大火将正在改造的小镇烧了个精光。停罢车子,安排好房间后,老板告诉我们乘现在尚未天黑出去走走,傍晚和夜间是这里最好的赏景时间,可以充分体验到独克宗的真正魅力。 <b>龟山公园</b> <b>大转经筒</b>建于山顶上原构成藏区有名的“日月城”的“尼旺宗”城堡旧址。其高达21米,总重60吨,是世界上目前最大,最高的转经筒。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 <b>中甸藏经阁</b>,是一座两层的文物楼,历史悠久,修建时间为清朝雍正二年的时候,现在这座建筑是一处藏民议事、集会及举办各种藏传佛教活动的场所。其内珍藏有宋代《碛砂藏经》,明代《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花经》、《日本大藏经》等文物。 <b>独克宗之夜</b> 藏服店衣服出租生意非常不错,特别是受到此地游览的青年男女的青睐。满大街都是身穿租来的藏服、招摇过市的他们。 非常有情调的音乐酒吧,特别是吉它手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和旋律在幽静的小巷里漂廻,令人禁不住为之吸引,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氛围。 <p class="ql-block"><b>蜀都湖 </b></p><p class="ql-block">一大早驱车赶往城东北35公里的属都湖。一路逢道路改建,路况极其不好,赶到公园入口居然还需等半个小时才开放,而根据我的经验,这将错过早晨最好的观景时刻。可现在入买票不说(我们免票),私家车不允许进去,还得乘坐公园内的摆渡车统一入内,到那时估计黄花菜都凉了。</p> 18年前我首次来到这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此湖清晨的雾景了。那时天还未放亮,大家冒着深秋的寒霜赶到这里。湖旁的堤岸上,上百座长枪大炮对准着被浓雾笼罩的湖面,等待旭日的升起。随着阳光慢慢照射在山野林间上,像上帝之手揭起蒙在天使脸上神秘的面纱,露出她梦幻般的真容;美轮美奂,令人心悸。然后就是赞叹过后的一阵相机快门的“咔嗒”声,不绝于耳。这么些年来,这一景象始终萦绕在心里,难以忘怀。 十八年前在此处拍摄的照片 等我们下车时晨雾已完全散去,原先印象中的那些感觉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就是失落。就像人往往执着追寻记忆中曾经的美好,但重逢时却发现已物是人非,形如陌人了。 随处可见的见得人为痕迹,恰如在天然的村姑脸上动刀整容变成艳妇,失却的是野性自然之美。总之,也许是期许越高,落差越大的缘故,这次蜀都之行后将是一别两宽,终将淡忘。 <b>松赞林寺</b>又称归化寺,始建于公元1681年,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它不仅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主殿高矗中,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 <b>S217省道青麦乡,</b>从这里我们将向东拐入通向亚丁的道路。 这条路线其实是217的一条支线,约有70多公里的峡谷公路。主线经乡城,但路程将会远许多。 迎面而来的山体上嶙峋巨石摇摇欲坠,就如同一把搁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随时会砸向脑袋。呈90度以上的石壁使行驶的车辆都不自觉地靠向临江的这面,而全然不顾路基下咆哮而过的激流和道路的塌陷。 不断出现的塌方,使原本不宽的路面变得更加狭窄,随时可见的碎石令人不寒而栗。路上几乎很少有车辆来往,始终笼罩在一种十分诡异的氛围;使我们大气也不敢喘,生怕动静一大引起灾难性的不测。这毕竟不是一般的碎石、而是实在的巨石,万一掉将下来,就砸成铁饼,彻底凉凉了。这种情况下开车,无疑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开车的老婆终于hold不住将车交给了我。我知道像她这样抗压能力极好,从北极到南极、从亚洲到非洲经历过世界各种路面老司机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张过;这不是说路面有多糟,而是随时伴行的死亡气息予以人的窒息压力。应该说这是我所经过最危险的路段之一。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胆战心惊,地形变得开阔起来,在我们虔诚的祈祷下,终于逃出生天,重见曙光。前面就是S216省道的交汇处,经过那里,离我们今天的住宿地香格里拉镇也不远了。 我们在这里预定的旅馆离景区大门步行仅需十分钟,此时因临近国庆前的旅游空档期,游客倒不是很多。庆幸的是这两天都是大晴天,实属天助我也。 <b>  亚丁自然保护区</b><div>藏语叫念青贡嘎日松贡布,其意思是“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方圆千余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是三座完全隔开,但相距不远,是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b>仙乃日</b>,南峰<b>央迈勇</b>,东峰<b>夏诺多吉</b>。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诺多吉)命名加持。贡嘎日松贡布从此蜚声藏区。雪峰洁白,峭拔,似利剑直插云霄。山峰前镶嵌着碧蓝如玉的湖泊和草甸。雪线下冰川直插碧绿的原始森林。营造出一片静谧、安详的世外之境。亚丁和九寨,一南一北;是四川旅游的压舱石。</div> 北峰仙乃日 <b>仙乃日</b>(八瓣莲花观景台)是入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仙乃日就像一尊观音大佛端坐在群山之上。摆渡大巴在这里让游客短时间下车拍照,有些游客占位时间较长时,显得时间比较紧张。 <b>  圣水门</b>是天然形成的岩石,犹如两扇门,因冰蚀而造就的冰川遗迹,相传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圣水门中都会喷出乳白色的圣水,所以称为圣水门。传说此门是通往“香巴拉王国”之门,只要修行到一定高度,就可以看见门中的景像。 <b>洛绒牛场</b>海拔4150米,是附近村民放牧的高山牧场,被“日松贡布”三座神山环绕,贡嘎河从草场穿梭而过,林间溪流潺潺,与牧场木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迷人的景色,令人们进入返朴归真的境界。这里是整个亚丁的主景。同时,洛绒牛场也是通往五色海、牛奶海的必经之地。另外小转神山仙乃日也要经过此地。以前这里的草地人是可以踏入的,但现在游人只能在木制栈道上行走。 摄于2007年 <b>南峰央迈勇</b>像少女,娴静端庄,冰清玉洁;神采奕奕。<br> <b>夏诺多吉</b>像少年,雄健刚毅。 <b>夏诺多吉</b>雪山藏语意为“金刚手菩萨”,为“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拔5958米,在佛教中是除暴安良的神祗,是力量的化身。洛克先生曾这样形容夏诺多吉神山:“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状的山峰,他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像一双巨形无比的蝙蝠翅膀。”<br> <b>央迈勇雪山</b>藏语意为“文殊菩萨”,为“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高度为5958米,在佛教中位列“三怙主”雪山之首,代表智慧。央迈勇山形如少女,娴静端庄。雪峰巍峨奇美,直上蔚蓝的苍穹,洁白如银融化的雪水从山腰流淌下来,形成了壮美的飞瀑。 去牛奶湖之路 山坡上寻食的岩羊,对游客已是见怪不怪了。 <b>丹增措(五色海)</b><br> 丹增措海拔约4600米,湖面呈圆形,是亚丁最高的湖;这里雪山流经石滩一泻而下,山峦雄伟、壮丽,湖水清净。同时也是藏区著名的“观湖”。佛经中丹增措被誉为与西藏羊卓雍错、纳木错和玛旁雍错齐名的藏区著名圣湖。既被谓之圣湖必有其神奇之处,据传她能“返演历史、预知未来”,是佛教高僧大德预测占卜时常观显影的圣湖。从古至今,络绎不绝的转山者来三怙主神山朝拜,都会前往丹增措朝觐,寄希望于圣湖显灵,能给他们一些未来的启示。走近五色海, 湖面在微风轻拂下泛起层层涟漪,让人恍如身处梦境。如一幅静止而又壮观的重彩油画。 <b>冲古寺</b>意为“湖泊源头的寺庙”,海拔3900米,始建于元朝,距今已近800年。寺庙主殿供奉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的创立者——宗喀巴大师以及释迦牟尼佛等。<br> 喇嘛寺的上方具有灰色的岩石棱堡,远处的背景是光彩夺目的金字塔——卡拉卡尔的银峰雪壁。从喇嘛寺的附近展望“蓝月山谷”之时,有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 <b>仙乃日雪山</b>——观世音菩萨<br> 她是三座神山中的北峰,海拔6032米,是稻城县海拔最高峰,也是四川省第五大高峰。,在洛克眼中:“仙乃日峰这座外形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座,好象是供活佛坐在上面沉思用的——它真像是藏族神话中天神的椅子。”<br> <b>珍珠海</b>,海拔4100米,藏语名叫“卓玛拉措”(意为“度母神湖”),是仙乃日融雪形成的湖泊。一泓翠绿的湖水,就像一块大自然精雕细琢的天然翡翠静静地镶嵌于天地之间。传说珍珠海是仙女的梳妆镜,是观看仙乃日的最佳地点。在纯净如玉的卓玛拉措湖畔,面对身躯巨大的仙乃日,在那一刻你的心会渐渐归于宁静。 <b>香巴拉圣城—稻城</b><div>稻城县以亚丁为核心的稻城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汇集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瀑布等壮丽景观,被誉为“中国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作为进出亚丁的必经之地,我们在这里歇息一天,将沾满尘土的车辆清洗了一下,为之后行程做准备。<b><br></b></div> 万亩杨林,稻城南入口路旁 稻城大桥 <b>稻城白塔</b>,又称尊胜塔林。出城过大桥路旁一片气势恢宏的白塔群映入眼帘,这就是是康南地区唯一以白塔为主题的公园,据说,当年释迦牟尼涅槃之时,众多眷属祈求世尊法身长驻,佛陀便嘱修尊胜塔,并亲自加持开光,以此代表法身。白塔的主体建筑为一座高达37米的大宝塔,塔身主体四个方向分别有一大佛殿。除主塔外,另有一百零七座四米高小佛塔环绕主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塔林。洁白如玉的耸立在草木青黄的高坡上,在蓝天下熠熠生辉,气独超然。<br><br> S217省道旁的<b>喜鹊海</b>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古冰体遗迹,以“稻城古冰帽”著称。<br> <b>兔儿山</b>是理塘去往稻城、亚丁的必经之地,海拔4696米,站在路旁观景台远远望去寸草不生的山脊间,两块直立的孤岩耸立在嶙峋的裂岩之上,酷似兔子耳朵屹立在风中。 <b>兔儿山垭口观景台</b>是S217省道的最高处,过了这里至理塘,一路都是下坡。 下午两点半,行至离理塘18公里的路边饭店休息用餐,不远处是理塘著名景点格聂神山。 <b>格聂神山</b>藏语名为呷玛日巴,距理塘仅有十八公里。这么一座看似一点也不起眼的小山包却是是沙鲁里山脉的主峰之一、我国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也是胜乐金刚的八大金刚妙语圣地之一。年十多年前也曾到过此处,其实这是一座卡斯特石灰岩山体,上面有许多溶洞被赋予各种含义。据说钻溶洞可以以辨善恶;自然咱们都是属于善者之类的。<br> <b>途经雅江 </b>雅江县城所在处,藏语“捻曲卡”历史上曾是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也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如今仍保留有5处驿站遗址。由于今天打算去新都桥过夜,这座G318国道上的小城只是我们行程中匆匆而过的一处途经点。 到达新都桥已是华灯初上,这座318上著名的交通中转点变得异常热闹。记得以前这里好像除了几座庙宇,就是一座乱石滩。由于地处川西各个景区的中心位置,四川及全国各地长假出游的集散中心,路上停满了自驾车辆,旅馆瞬时爆满,价格也随之长了近十倍。还好在镇上一新建的旅游景观旁一家四星酒店对面有不少免费停车位,有不少自驾车准备在此过夜。这里地处中心,与外界又有隔墙相阻,加上几步之遥既是游客中心,卫生设备一应俱全,实为一难得的过夜营地。 一早醒来已是日上竿头,发现我们车子正对着一泓碧湛清流·,如镜的湖面映忖着山头和房屋的倒影,如加上一层朦胧的晨雾,那就美轮美奂了。 尚未完全竣工的旅游小镇 都说新都桥是摄影天堂,孰不知,对于长假出游的自驾者来说绝对是场精神和肉体的磨难。 今天准备前往30公里以外的塔公,出来就被堵上了,连正路都上不了。大约半个小时过去后只得调转方向从镇上穿过至G245国道,也就这短短的一公里竟走了两个小时。拐角处被车子堵得水泄不通,完全凭技术加勇气一寸寸向前挤,出城时已是上午10点。 无望的堵车把所有的精神耗尽了。因该说我们还好,反正大不了多待几天的事,而那些做足准备,好不容易熬到有七天长假出来体验自驾和藏区风光的年轻人来说,则是噩梦的开始。 四个小时过去,还未到达仅只有三十公里路程的塔公镇。车窗外就是被人称作为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景区。也许在清晨,河滩上的薄雾乍起时确实挺美,但此时已近中午,阳光懒散地照在乱石滩上,则成了一处败笔。也不知道这些年轻人激动个啥,路旁每个景点都停满车辆,而却引不起我半点兴趣,忙着赶路吧。 <div><b>途中插曲</b></div>总算走出重围,眼看导航显示此处离塔公只有十分钟、七公里的路程,却在盘山路上又给堵上了。望着在前方山道上见尾不见首、踟躇不前的无尽车龙,真的彻底没脾气了。有些憋不住的司机不断从身边插到前面,开始时还忿忿不平地指责他人缺乏“公德”,到后来也hold不住,与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地尽可能地向前挤。正当仅剩下三公里处,即将冲出重围时,突然遇到前面警察正在查处逆向超车的车辆,包括我前后十多辆车子也被逮了个正着。此时谁还愿意发善心让你入队呢,不幸灾乐祸就不错了。尽管觍着老脸赔不是,还是被扣了行驶证,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想咱是何等守法良民却沦落至晚节不保,呜呼。于是乎,只好夹着尾巴忐忑跟随了。过不久发现扣证警官在路旁,老婆下车与其打探违章处理地点,没想到他没多说就将证件还给了她,只是叮嘱之后不要超车了。看来这里的交警还是怀有一颗菩萨之心的,但对我们也是个警示:做人还是老实一点为好。这也算是虚惊一场的插曲了。 经过千辛万苦,总算折腾到了塔公镇。上午八点多从新都桥出发至此已是下午四点半,短短不到四十公里的路程,驻足走了八个多小时,平均时速估计不到十公里。那些拖家带口享受七天的长假的人估计时间都要耗在路上了。 <b>塔公寺</b>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约在公元641年,唐太宗皇帝把文成公主许配给藏王松赞干布,并把一尊释迦牟尼佛(藏语称“觉卧佛”)12岁等身像赐给公主和藏王。文成公主进藏经过塔公的时候,令众人就地取用金沙按照佛像原貌复制一尊留在塔公。这里被称为雅拉神山下最美修行圣地,可我看到的只是嘈杂的喧闹声、人头的攒动,和满大街的车流。谈何潜心修行。当然和藏区所有的寺庙一样,这座寺庙也是当地最显赫的建筑。其内部也一如既往的金碧辉煌, <b>“萨迦”</b>是藏语地名,意为灰土,因建寺地点的地理特征呈灰白色而取地名。由于萨迦教派在历史上曾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权,故由教派名又称地方政权名称。该派寺院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三怙主”菩萨的红、白、蓝三色条。又俗称“花教”。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自称是吐蕃赤松德赞时期的大臣昆·巴沃加的昆·鲁益旺布家族的后裔。<br> 出了塔公镇就算真是进入了塔公景区。当年路过此地时正值黄昏落日。夕阳下,草地像绒毯般的披在山峦丘陵上,洋溢着柔和的静谧,给我们在场的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现在成了一个人车熙攘的旅游景点。 G248国旁热闹非凡,旁边的高坡上是此地的制高点,也是观看周边草原风光最好的地点。 <b>木雅金塔</b>又名木雅尊胜塔,为不久前塔公寺多吉扎西活佛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而修建的佛塔。据说建造时用了100公斤的黄金。 登高远眺,但见远处白云蓝天下,白色的<b>雅拉神山</b>像立定乾坤的擎天巨柱;庄严、神圣,与多褶的高山草地的褐黄形成强烈对比。 <b>雅拉神山</b>塔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海拔5884米。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也是塔公寺的大护法,相传观世音菩萨曾经为山神授了菩萨戒。这座神山在全藏区有着重要的地位,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均有寺院供奉雅拉神山,拉萨三大寺都专门供奉着“木雅康区”大护法(“木雅”指的就是塔公)。作为神山圣地,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在此修行。<br> 神山如一朵巨大的雪莲从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雄奇无比;令人心生敬畏。她终年银装披挂,层云缭绕,与广袤的草原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相辉映,展示了一幅壮美的高原风光!<br> 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位于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川藏公路穿境而过,这里是康区最好的草场和牧区,著名的康巴汉子就是指这里的藏民—高大且剽悍。<br> 康巴汉子—(摄于2007年) G248/S215国道上延绵不断的私家车。 随着太阳西下,天色渐暗,远处雪山上的云层逐渐增厚,像·一堵白色的巨墙横亘在贡嘎山脉上。道路变成了无尽向上的盘山道,慢慢延伸到云海间。 贡嘎主峰就像大海中飘浮与于万波之上突兀的孤岛,在晚霞中万千气象,尽显雄姿;无愧于“蜀山之王”的英名。 快到山顶垭口时,太阳已完全下山,只留下一缕明艳的晚霞抹在远方贡嘎雪峰顶上,展示出最后的旖旎。 到达木格措已是夜间近八点,今天一整天花了10个小时跑了120公里。幸运的是,我们由西、东向的道路基本还算通畅,但反向去塔公的道路一直处于拥堵状态,车灯在夜间形成了一道数十公里的光链直上云天,看似好像一条真正的“天路”,颇为壮观。即使我们块到达时。还有车子不断地往山上赶,估计这些人是要在山上过夜了。这是首次体会到国庆长假的堵车的可怕,幸好还有两天基本结束了这次川西之旅,而为期七天国庆的假期也将结束了。 原打算在景区附近随意找一地儿过夜,来木格措大门时才发现这里已有数十辆车辆停在这里,都是在此宿营的。这周边居然还有几家尚未打烊的饭店、酒吧和百货店,旁边还有卫生间。次日天亮发现旁边就是连热水都有的游客中心。真算找对了地方。 <b>木格措</b><div><b>木格措</b>(又名大海子)风景区坐落于贡嘎山脉中段,海拔3700余米,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也是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六个景点组成,附近有其他多个高山湖泊和温泉,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景观互相交融。<b><br></b></div> <br>木格措汉名野人海,水源大部分来自身后女娲雪山的融化积雪水,因而能见度很高。木格措四周被群山、森林、草原环抱,红海、黑海、白海等几十个个小海子围绕着她,犹如众星捧月。 木栈道尽头的沙滩被誉为<b>爱情滩</b>,也是游客最为聚集的地方。其沙细柔软,自然呈现金黄,在川西高原地区,于湖泊周围自然形成乃属罕见。远远望去,颇有“秦梦忆楚金沙岸”之气魄,它还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出现水涨覆沙,水落凹沙的场景。以上这段话我是复制黏贴上去的,因为我实在没有发现这些赞美与眼前的实景有何关联。 <b>木格措小景</b>(摄于2007年)与当时的木格措相比,少了一份天然的淳朴。 <b>跑马山</b>曾是古茶马古道的一部分,现在山头上只是一片光秃秃·的焦木残枝,不过也算是可以俯看木格措湖的制高点。相信这里是《康定情歌》里所指的真正的跑马山,而不是康定城里的那座。 <b>马上“英”姿 </b>被当地推销骑马项目的藏民缠得的没办法,总归也算是做了一回“骑士”。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data-v-a814f724=""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lt;img data-v-a814f724=""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754254/add65930-600d-11ec-a1cb-cbb61bd46086.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754254/add65930-600d-11ec-a1cb-cbb61bd46086.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azyloaded" style="height: 309.333px;"&gt;</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b>芳草坪、七彩湖</b></div></div> <b>鹅玛措声控喷泉,</b>对着喇叭声音越响,泉也喷得越高。 木格措风景区温泉四绝—<b>药池沸泉</b>。这里仅高温喷泉眼就有20多处,最高水温高达90℃,其热源来自地壳深处200℃的热蓄区,当年在此曾品尝过这里的“温泉煮蛋”。 红石滩 大门外的停车处,一到晚上,那些自驾车的纷纷来到这里占位过夜,人来车往很是热闹,有些人一呆就是数天。 <b>康定</b>,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期的西康省会,现今的甘孜州府,贡嘎山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其中雅哈旅游景区是观赏“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及贡嘎群峰的极佳点。大渡河伴随穿城而去。也是我们在川西藏区所经过的最后一座城市。<br> 湍急的大渡河从这里奔流而下经泸定、乐山汇入岷江 <b>跑马山</b>公园位于康定市城南,为贡嘎山向北延伸的余脉,”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曲康定情歌使得跑马山扬名世界。也使许多随歌声寻意境的游客被忽悠。公园在数百米高的山顶。上山需买购买缆车票。在缆车上可以看到城市全景:山沟里鳞次栉比房屋像一条大河绵延在贡嘎山的云雾缭绕的群峰间。在阳光下的各种色彩就如河流泛起的粼粼波光。 <b>吉祥禅院</b><br> <b>跑马坪 </b>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各路赛马人均于此日汇集跑马坪参赛。此坪藏名“登托拉”,意为如马垫子般平整的山坪。<br> 蜿蜒如带的<b>贡嘎路—S434省道</b> “蜀山之王”贡嘎山,海拔7556米,是横断山脉的第一高峰,也是四川省第一高峰。 刺破青天锷未残 <b>西磨村</b>—海螺沟的门户 从康定出来原准备直接上雅康高速公路去泸定,50公里的路,不到一小时就可到达。看天气不错,最后还是决心去海螺沟,临时该走到西陌镇S434省道。夫人说我是个走过路过不错过的人,这也只是在自己有车的情况下的任性,一脚油门对我真算不上,错过有时则是一辈子的遗憾了。18年自驾在奥地利时,得知到捷克网红克鲁姆洛夫CK小镇并不顺道,必须特地绕行一、二百公里,最后还是花了一天时间过去了。人有时一咬牙,也就过来了;思前想后、优柔寡断永远成不了事。 海螺沟不让私家车入内,必须乘景区的车摆渡入内,这已是所有中国景区的通性,虽然我们这种人可以免买门票,但想不掏银子白玩,那真是想多了,门都没有。 山下大晴天,山上却是阴雨天,云遮雾罩的什么也看不到,真正的景点还得另行买价格不菲的缆车票。还好我们在买缆车票时犹豫了一下,问了旁边景区的工作人员问工作人员,都劝我们这天气就不用花这份冤枉钱了,刚下山的游客也直嚷嚷上当了。而其它的景点大都还得徒步数十分钟、也没有多大意思。就此花钱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往返汽车一无所获的回到原点。不过人就是这样不撞南墙不回头,结果不管如何,也算尝试过了,至少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悻悻离开心有不甘的摩西镇,下面就是川西境内最后一站,大渡河旁的<b>泸定镇</b>。 <b>泸定</b>为甘孜州“东大门”。城市居民以汉民为主,已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藏区。其以著名的泸定桥而享有“红色名城”之称。相信大多数到泸定游客都是冲此而来的。之前数度都与之檫身而过,终有遗憾,今天则是方向盘在手任我逍遥,还了心愿。<br> 夜晚的泸定广场,是泸定的中心。给人的感觉就像上海的外滩。另一头连着浪高水急的大渡河。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做一种摸彩票的生意,看了半天似乎没有任中奖,但人们仍然前赴后继,乐此不疲。真的很佩服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毅力。 <b>泸定桥头</b><div><b>泸定桥</b>又名大渡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次年四月投入使用;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桥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桥头两岸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 锚固铁链落井之上建有桥亭,飞檐翘角、古朴大方;桥西端观音阁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额。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br></div> 泸定桥仅凭十三根铁链维系百余米的桥身,跨大渡河连接东西两端。桥下是水流湍急、暗涡浪涌。过桥游客无不小心翼翼歇力保持身体的平衡。而当年22勇士在上面置死地而后生,冒着枪弹冲向对岸,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历史中国历史的壮举,深为之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敬佩。 桥东竖有康熙48年的“御制泸定桥碑记”。“泸定桥”三个大字为康熙亲笔御书。 观音阁依山而建,楼台层叠,飞翅翘角。站在最高处,可揽收泸定全貌:<b>青山对峙云悠远,泸水一链系乾坤</b>;可谓是俯瞰泸定的最佳处。 <b>飞夺泸定桥纪念馆</b><div>1935年5月25日,由于当时安顺场由小船渡河的速度过于缓慢,28日中革军委电令一方面军林彪、聂荣臻一军团二师四团黄开湘、杨成武部在次日凌晨之前夺取位于上游240华里的泸定桥。先头部队冒雨日夜兼程,用了20个小时于29日凌晨六时抵达桥东,随即组成由二连22名战士组成的的突击队于下午两点向西岸桥头堡发起冲击。经2个多小时激战,与下午六时夺取泸定桥。从而避免了当年太平军石达开部兵败大渡河历史的重演,彻底摆脱了国民政府重兵围堵。继而北上翻越夹金山,在樊功(小金)与张国焘四方面军李先念红三十军会师。因此不管从哪一方面说,泸定桥之役在红军长征史上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b><br></b></div> <b>22勇士纪念碑,</b>(现今查明的仅有其中八位的名字) 明天我们将告别泸定前往成都平原旁的峨眉,也结束了我们川西三部曲中最后一篇:<b>飞来寺至泸定的行程</b>,从而完成了全部的川西之行。川西,被许多游者和摄影家们视为他们心中的一片圣土。凭心而论她比西藏有着更丰富的山川地貌,更迤逦的风光秀色,为无数人所吸引、膜拜。这也是我近二十年来数度来到这片大自然馈赠的神奇土地,乐此不疲地重温旧时的美好、寻找新冀的未知之动力。驶骋在这里的雪峰深峡、江河草原,让我们疲惫的身心得到释放和宣泄;游走于这里的森林幽谷、绿野仙踪,让我们感官视觉得到震撼和享受。旅行最美妙之处,在于它让我们了解到未知世界的多彩、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博大。当我们回首旅途辙印的远去,期盼下一次与你美丽的邂逅,延续今生未了的缘。再见了,川西;我心中的“香巴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