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谷积山-灵鹫禅寺(手机)20211218

丑娘

<p class="ql-block">徒步起点</p> <p class="ql-block">鞭塔 建于辽代 【明成化十五年(一四七九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喇嘛塔 称东塔也叫和尚塔</p><p class="ql-block">局部雕刻非常精美,东西南北各有一面佛像,发现里面嵌着一块石碑,上书:宝塔记,并有天顺七年(即:1464年)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灵档塔 建于明代 </p><p class="ql-block">铃铛塔,楼阁式,汉白玉砌筑,空心塔,最为宏大,可以登临俯瞰灵鹫禅寺全貌,仿佛还在等待着那悠扬的风铃声。想想一个八角形九层的塔,该有72个角,72个风铃吧,他们保存完好的时候该是多美啊?夕阳映红塔身,悠扬的铃声飘荡在山谷,他们曾经这样伫立过多少个世纪又多少年? </p> <p class="ql-block">路遇遛狗狗🐶团队,他们自驾,主要是遛狗</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徒步户外团队在午餐,遛人为主</p> <p class="ql-block">圆通殿</p> <p class="ql-block">灵鹫禅寺,位于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北。元代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4块石碑。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左边有明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碑记一块,额篆书"敕赐灵鹫禅寺"。第二进殿是正殿,无梁建筑。第二进殿后搪墙两旁,立辽、元碑各一块。</p><p class="ql-block">灵鹫禅寺,辽碑为大康四年(1078)四月十五日立。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1347)三月"立。</p><p class="ql-block">中文名 灵鹫禅寺</p><p class="ql-block">建于 元代</p><p class="ql-block">地点 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北</p><p class="ql-block">特点 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灵鹫禅寺 元代建 </p><p class="ql-block">灵鹫禅寺,座落在风景美丽的谷积山的山谷中央,四面环山,北面的山象一座大屏风挡住北面的寒风,使这里的气候比山外暖和,下边还有三个小山峰,每个山上都建有一座佛塔,错落有致.和山底下的灵鹫禅寺十分对称。显示出这里的建筑是经过精心规划过的。只是这里的佛塔无人管理。被人破坏的不成样子了,但是气势犹存。</p> <p class="ql-block">前象🦣腿,后卧佛。</p><p class="ql-block">人称头枕佛身脚蹬象🦣山</p> <p class="ql-block">寺後台地上有圆通殿一座。在谷积山中,还有古塔三座。分别立在三座山上,铃档塔建於明代。</p> <p class="ql-block">灵鹫禅寺座北朝南,是一座元代时期的建筑,由两座大殿和山门组成,山寺后面有一座石碑,是辽代太康四年(1078年)所立.上书”大辽析津府(即现在的北京)良乡县张君于谷积山院读藏经之记”。由此可见这座千年古刹历史的久远了,这所寺院之所以还能留有遗迹,是由于这里的建筑就地取材,大多为砖石结构用木材很少,不同于大多数寺庙的砖木结构,表现出元代坚固粗犷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左前方,弥勒</p> <p class="ql-block">右前方,卧虎</p> <p class="ql-block">左后方,青龙</p> <p class="ql-block">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p> <p class="ql-block">结点:车北营村。全程约15公里</p> <p class="ql-block">谷积山横亘在房山与门头沟交界处,属于房山境内大安山的支峰。以谷积山为分水岭,山体往东,同处于一座山脉的有千灵山,山体向北通往著名的戒台寺,再向北过了谷地,就是潭柘寺。处于这么有利的位置,清《房山县志》记载:自从唐末五代时期,谷积山便有佛寺存在,之后历代屡有兴建,堪称佛寺林立、塔碑纵横。</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穿越谷积山的人越来越来多,主要因为那里有悠久的寺庙、废弃的残桥、高耸的佛塔、神秘的古墓,远山中的传说,令人好奇并纷纷前去探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