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杲杲冬日暖,明暖真可爱。”冬日里和煦的阳光照耀大地,驱散了北风带来的寒意。12月13日,广东省黄佩华名教师工作室跟岗研修暨新会区平山小学教育集团吕洽源名师工作室联合跟岗活动在平山小学开展。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及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活动由高效课堂展示和教学评析交流两个环节组成。课堂展示中,梁锦莲老师和黄海燕老师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我们展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课例。广东省黄佩华名教师工作室网络学员、平山小学的梁锦莲老师所执教的《古人谈读书》为五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梁老师在教学中以学促教,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梁老师充分利用副板书,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梁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引导,犹如春风化雨,带领孩子们在文言文中“得言”,“得意”,“得法”,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积累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古人读书之法。 广东省黄佩华名教师工作室市级学员黄海燕老师带领五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六年级的精读课文《少年闰土》,大胆挑战自我,在设计上别具匠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学习,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黄老师教学环节精心巧妙,先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叙事顺序与脉络,把重点放在“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习,课堂节奏把控张弛有度,思维引领清晰灵动,特别是在掌握了描写闰土的方法后进行学法迁移,进行课文补白——“活用方法,想象鲁迅”中体现教师敢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表达,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给老师们以很大的启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后,教师们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互动研讨,畅谈感受和困惑,在交流中碰撞,在研讨中梳理提炼,老师们收获满满。</p> 初生牛犊不怕虎,新教师们分享本次活动的心得和收获。翁老师和龙老师指出:《古人谈读书》这节课不仅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从字词的学习、大意的理解一直到感悟升华,都有序推进,井井有条。除此之外,梁老师的教师基本功特别强,板书书写美观工整,图文并茂,让我们眼前一亮。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评课更为辛辣,一针见血。在《少年闰土》教学中,黄老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遵循了“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平山小学教育集团语文工作室主持人吕洽源老师作了更加全面的点评,也提出了几点的建议:《古人谈读书》这则文言文未分段落,但首句与第二、三、四句构成了总分关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写作特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不能满足于语义层的理解,还应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探索,真正的重点还在于文本深层思想的发掘。而《少年闰土》,由于本篇课文是六年级课文,授课学生却是五年级学生,所以可能因为学情的差异而导致教学无法呈现最佳效果。 吕瑞云主任在总结中充分赞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演绎。吕主任总结了今日“三喜临门”:一是如今的大环境下有幸向和广东省黄佩华名教师工作室进行了联合跟岗研修,此乃大喜之事;二是梁老师和黄老师两节优秀示范课,给平山小学的老师以较大的启发,教学需要创新,教学就是呕心沥血的创造;三是看到新教师的的拔节成长。从新教师的评课中,看到新教师正在老教师的引领下,在工作室的培养锻炼中,迅速成长。感谢两节优秀示范课的授课者,更要感恩促成此次活动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者。 吕主任毫不吝啬的赞扬两位老师的课有几个共同的优点:一是注重“授人以渔”,在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积累方法,运用方法,并能拓展到课外;二是两位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板书优美,图文并茂;三是两节语文课都非常有语文味,落实了“双基”教学,关注了文体、文本意识,并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提升个人语文素养,值得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学习。 “冬日抱冰,夏日握火。”本次工作室的联合跟岗研修活动,让我校教师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实乃荣幸之至。这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愿我校教育集团工作室在今后语文教学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忘初心,凝心聚智,为新会区平山小学教育集团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新会区平山小学教育集团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完成党的育才使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室教师谈感受</h3> 撰稿:刘惠儒 罗丹<br>摄影:黎荣锦 龙华敏 梁锦莲<br>美篇:刘惠儒 罗丹<br>审稿:吕瑞云 吕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