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作曲基本规律

暮色苍茫

<p class="ql-block">有了这些基本乐理知识,就可以尝试作曲了。音乐最本质的目的是让人觉得好听,理论上你怎么写都可以,只要别人喜欢听就好。而实际操作中,音乐确实有好坏之分,而且是客观的好坏,并非仅仅主观感觉。这是因为音乐是有物理基础的,我们对音乐的走向有很自然的期待。当这个走向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感觉舒服和顺畅,如果不符合期待,则感觉冲突和张力。一首好的乐曲就是这两个成分的有机组合。</p><p class="ql-block">所以作曲也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搞定流畅,第二步再加入变化。这一章的目的是总结一下作曲的基本规则。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规则都不是绝对的,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被打破。但是打破规则是高手做的事,低手最好还是先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等你可以得心应手了,再发挥创造性吧。</p><p class="ql-block">那就让我们看看作曲有哪些基本规则。</p><p class="ql-block">第一,乐曲的总体结构</p><p class="ql-block">新手作曲,很容易上来就写,脚踩西瓜皮,跟着感觉走,写着写着就不知所云了。其实,作曲就像盖房子,你就像个设计师,盖房子之前得有个总体设计,作曲也一样。你这个曲子准备分几个段落?段落之间是什么结构,AB结构还是ABA结构?你是准备一个调性到底呢还是中间转调?又想转成什么调?你想用两拍一小节的一强一弱左右左右行军节奏,还是三拍的强弱弱砰擦擦华尔兹节奏,还是最常见的强弱次强弱四拍节奏?这些总体结构的构思你下手之前得有个准儿。</p><p class="ql-block">第二,乐句的结构</p><p class="ql-block">总体结构定了,再来看看具体的乐句之间的结构。先举个例子,“送别”这首歌大家都熟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一共四句,听完以后你可能觉得作者是真懒,四句里面有三句基本一模一样,只有一句不同。具体来说,第二句和第一句基本相同,只是结尾稍有变化,第三句终于有了起色不一样了,但是创造性没能维持多久,到了第四句旧病复发,居然原封不动抄袭第一句。</p><p class="ql-block">而实际上,这种懒非常有道理。我们听别人说话,喜欢上下文有关联,前言不搭后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聊天谁都受不了,音乐也是一样。作曲需要创造性,但是千万不能创造性爆棚,要有纪律要有定力要能忍痛割爱,不然出现的结果就是音符无穷无尽源源堆积你的耳中,你却头晕脑胀一头雾水。</p><p class="ql-block">如何在乐句之间产生关联感?办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重复旋律,你可以整句重复,如果你觉得这样过于单调,也可以重复句子中比较有特征的部分,或者可以重复句子的节奏特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或者不如说,你根本找不到不重复的曲子,大家随便找一首歌自己验证即可。</p><p class="ql-block">但是人类是自相矛盾的动物,前言不搭后语固然不好,同样一句话整天翻来覆去叨叨也不行。我们不仅需要从不同乐句中听出关联感和一体感,还要听出变化和起伏。</p><p class="ql-block">如何创造一体感,又如何形成变化呢?就要使用前两章关于“流畅的声音引导”和“离调和变调”的技巧了,这里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所以作曲的关键是先找到一个旋律主题,然后,以这个主题为基础加以变化发挥,不断渲染推进,有引子,有发展,有转折,有高潮,有解决,有结局,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才气逼人,堆砌主题旋律,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让一首结构井然的乐曲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音符。</p><p class="ql-block">第三,音符的结构</p><p class="ql-block">前一个音符到下一个音符有两种基本结构,有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上下楼梯的,也有一步几级台阶上蹿下跳的。作曲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要穿插着来,不能总是急死人的小碎步,也不能总是晕死人的上蹿下跳。</p><p class="ql-block">音符跳跃以后要按照反方向回来,这样最符合人类的听觉习惯。本来就上跳一大步,后面紧接着继续上行,会产生怪异的听觉效果。另外,跳一次可以,不要二级跳三级跳,跳完一次最好换小碎步走一阵然后再跳,劳逸结合。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你想弹一个分解和弦,是可以持续上行或者下行,直到完成这个和弦的。</p><p class="ql-block">最后,跳跃音要避免跳出增音程(特别是增二度),七音程,或者超出八度的大跳,因为这些或者不和谐或者太突兀。</p><p class="ql-block">第四,必须杜绝平行五度和平行八度。就是说在前一个和弦里面如果有两个声部的音符差了五度或者八度,在后一个和弦这两个音符同时上升或者下降,但是仍然保持五度或者八度差别,这是不可以的,必须避免。</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五度或者八度的两个音极其和谐,在前后两个和弦中同时包含这样的音,会给人造成这两个声部携手同行的感觉。作曲的一个要点是,各声部必须既和谐又独立。携手同行破坏了声部的独立性,因此平行五度或者平行八度不可以出现。</p><p class="ql-block">第五,并不是旋律中每一个音符都需要一个和弦来配,这样频繁换和弦其实会让人听得手忙脚乱。解决办法就是在重点音符之间加入过渡音符,这些过渡音符不需要专门的和弦来配合,而是和重点音符共用同一个和弦。过渡音符的使用有两个原则:一般放在较弱的拍子上;不要跳跃,要一步一步走。</p><p class="ql-block">第六,vii和弦只能使用第一转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声部乐曲</b></p><p class="ql-block">练习作曲可以从写四声部乐曲开始。我们都知道,一个曲子,必须有旋律有和弦。如果旋律是单音符,和弦是三和弦,那么就有四个音符在四个不同的声部同时进行,分别是女高(Soprano ),女低(Alto),男高(Tenor),男低(Bass)。</p><p class="ql-block">在音乐的处理上,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四个声部形成四个独立而鲜明的声线,也就是说,不仅旋律有旋律线,和弦的组合也同样形成自己的旋律线。这样的乐曲纵向四个音符和谐,横向四个声线并进,音乐的丰富感就蓬勃而出了。</p><p class="ql-block">关于四声部乐曲,除了迄今为止介绍过的所有声音引导和作曲规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第一,因为和弦一般是三个音符,想写出四个声部,必须要重复一个音符,规则是一般重复根音。一个例外是音乐的问号(V→vi),这种情况下vi和弦要重复第三音。另外,永远不要重复音阶第七音(导音)。</p><p class="ql-block">第二,如果一定要省略一个音符,则可以省略第五音,不可以省略根音(决定了是哪个和弦)和第三音(决定了和弦的性质即大调还是小调)。第五音和根音非常和谐,可以被根音部分代替,所以可以省略。</p><p class="ql-block">第三,避免四个声部音符交叉,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纵向切线上,低一级声部的音符不可以高过高一级声部的音符,反之亦然。</p><p class="ql-block">掌握了四声部作曲法,就可以进一步加入离调和转调的因素,给作品赋予张力和色彩,如何发挥,天高海阔,就看你对音乐的理解了。</p><p class="ql-block">乐理科普到此全部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