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超越自己——宜春市第五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全程纪实

心🌟彦一骅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7日,宜春地区各县市中小学的340多名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市教育局人事科张彩凤科长主持了第五批宜春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的开班典礼,她对三天的学习事项作了安排,宣布了研修纪律,同时祝愿所有学员学习快乐,学有所得,学以致用。</p> 开班典礼 <p class="ql-block">市教研中心美丽又略显严肃的邬晓玲主任是宜春市教育界的塔尖人物,她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希望所有学员通过这次学习,专业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1、激发自己持续成长的动力。2、确定自己的成长方向。3、利用自己可能拥有的成长资源。靖安学员余利霜老师表达了能够代表全体学员发言的激动心情以及参与此次培训的愉悦,她将迅速转变角色,进入状态,一心一意努力学习,并倡导所有学员暂放工作,安心学习,共同成长。</p> 如何成为有自己标识的好老师 <p class="ql-block">辞官从教的黄宝国教授来自长春师范大学,他的开篇课《研究自己——成为有自己标识的好老师》拉开了本次研修的序幕,让庞大的会场氛围迅速进入了极好的状态。当我翻看学习安排时,“长春”二字映入眼帘,倍感亲切,因为我的孩子在遥远的北方长春学习。带着北方人高大、豪爽特质的黄教授,他那风趣幽默的语言贯穿了三个多小时的课堂,自始至终全场座无虚席,学员轻松愉快、安静认真,甚至流连忘返,希望时间慢些走。他的课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简单可行,真正成为了让学员听得懂、坐得住、记得下、用得上的一次“好培训”。相信所有学员在这精彩的课堂中收获颇多,而我也感受很深。</p> <p class="ql-block">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选择坚守不容易,她的不言之教,已经让学生看到了什么是良知和操守。黄教授说江西进贤的支月英老师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宝国”。他有一个愿望,有朝一日一定要去支老师扎根坚守了36年的深山学校看看。支月英,36年,绚烂了两代人,花白了您的麻花辫。您是我们的师德的楷模,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立德树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必先铸己。农民从不抱怨庄稼长得不好,而是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家的女儿,我很认同这点!可是,想想我们老师,却时常抱怨某些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去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问题。好的老师教孩子一年,让孩子记得一生;给孩子上一堂课,影响孩子一辈子。虽然我有幸得到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如此大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及。好老师都有自己的标识,我想或许我也有一些,但还要继续完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那么,如何成为有自己标识的好老师呢?</b></p><p class="ql-block"><b>1、准确定位</b></p><p class="ql-block">黄教授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他希望子承父业,儿子黄宝国将来也成为一名医生,可黄宝国却爱上了教育。黄宝国介绍了自己半生经历,从一个中等师范毕业生,慢慢成长与发展,在他48时到达副处级领导干部巅峰。可就在他51岁时,他做了一个改变人生的决定——辞官从教。一路走来,何等不容易,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黄教授说:“来到大学工作是爱我所爱,也是做我所长,更是圆我梦想。我的梦想不是做什么行政级别领导,而是成为有标识的好老师!”</p><p class="ql-block"><b>2、扬长避短</b></p><p class="ql-block">初为人师时,黄教授在公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上把学生讲笑了。于是,他开始讲别的老师很少涉及的作文课,“没有比较,我是唯一”,而且他擅长写作,经过无数次的锤炼,终于有了《黄宝国和创新作文》。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和缺点较劲,要和我们的优点亲近。</p><p class="ql-block"><b>3、学会学习</b></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教育?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眼里的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会孩子们学习方法。学习贵在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可能一通百通。</p><p class="ql-block">我比较爱读书,我会认真读书,读有笔记、读有所感。我们学校对于阅读也很重视,每个班设立了图书角,整整齐齐地摆着每位同学分享的不同类型的好书籍,但是,孩子们真正读书了吗?确实,不少同学喜欢读书,我也支持他们读书,但是,每一个老师的作业让孩子们没有太多的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甚至休息的时间也不够,偶尔我也会担心读一些小说类书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对班级借书会有要求。此刻,我想我错了!只有让爱读书的人去读书,他们的内心才会得到满足,从而更好地充分利用时间去学习。</p> <p class="ql-block"><b>4、读懂学生</b></p><p class="ql-block">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时代、读懂自己,这是北大校长郝平在2021年9月10日的关键词。我们老师不只要研究题怎么做,还要研究孩子适合做什么。你的教学重要,不如孩子需要。那么,要如何才能读懂学生呢?</p><p class="ql-block">【1】、投石问路</p><p class="ql-block">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2】、投其所好</p><p class="ql-block">“人之所好”是“人之性情”的外在表现。好老师总是能让学生忙起来。</p><p class="ql-block">【3】、投桃报李</p><p class="ql-block">老师和学生谈一场特殊的恋爱,就像看待自己的爱人一样,看孩子哪里都美、都好。</p><p class="ql-block">我班某同学总是在课内课外发出异样的声音,时常骚扰周围的同学,让我们师生很是困扰,甚至孩子们都害怕和他同桌。这个孩子来自一个特殊家庭,学习上属于被动完任务型,但他很聪明,头脑反应很快。此刻,我想或许我可以像黄教授让夫人李姐忙着做她喜欢的事摄影一样,让这位同学也忙着做他喜欢的事情,而不去干扰别人。</p><p class="ql-block"><b>5、热爱课堂</b></p><p class="ql-block">让课堂变成磁场,把孩子吸引住。当孩子能感觉到老师眼里有他时,他才会主动学习,要让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课堂。课堂上应该有笑声和掌声,高尚的人总是为他人鼓掌。所谓“双减”应该是课内减无效性作业、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减课外重复学习、提前学习、补短学习。我们要增:课堂有时间的思考、课余有时间读书、校内有时间活动、校外有时间运动。</p><p class="ql-block"><b>6、守正创新</b></p><p class="ql-block">让课堂变成天堂,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p> 黄宝国与《差点教育》 <p class="ql-block">黄宝国教授的《差点教育》让第一天下午的课程达到了高潮,它让我们从内心去察觉自己的日常教学,我们是如何去对待学生差异的呢?</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真正的差点教育应该如何做呢?</b></p><p class="ql-block"><b>【1】、尊重差异</b></p><p class="ql-block">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尊重方式,理解异样的声音。给不同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作业,便是有差异的尊重。你虐我千万遍,我待你如初恋。</p> <p class="ql-block">黄教授的两副图片清晰明了的阐释了如何尊重差异。你数学好,来数星星;我数学差,来数月亮。</p> <p class="ql-block"><b>【2】、研究差点</b></p><p class="ql-block">中国女作家三毛,某次数学考试被老师质疑后自闭了七八年,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黄教授用她的事例告诉我们老师研究差点的重要性。一个人早一天发现自己的优长,这个人就早一天走在成功的路上。此时,差点是优点、亮点和闪光点。</p><p class="ql-block"><b>【3】、缩小差距</b></p><p class="ql-block">中国未来的教师要有良知,而不是“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理念。其实,真正的对手是自己,不要误导学生之间单纯地互相害怕别人优秀,也不要把同事当作对手和敌人,应该共同成长,最终师生共同变得优秀。</p> <p class="ql-block">【<b>4】、共享差别</b></p><p class="ql-block">合作才能共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造就了《共产党宣言》,让我们共享差别,创造教育型团队。</p> 学习中心课堂探讨 <p class="ql-block">研修的第二天上午是来自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教授的《学习中心课堂探讨》讲座。叶教授一身休闲、朴素的衣着与他的“不正经”授课风格非常和谐。他认为最大的师德便是上好课,所谓优秀老师就是课堂活力多一点,学生精气神足一点,努力建成引人入胜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叶教授课堂的关键词是:重视学生的课程履历,更新教师教学供给,探索学习中心课堂。他就第一点重视学生课程履历用了多个事例进行重点分析。</p> <p class="ql-block">像我们一线教师一样课堂板书,或许在如此课堂很难得一见。叶教授作为一堂公开课的评委,对于课堂内容小数编码的秒备让我大开眼界,他的巧妙新颖的设计值得拘泥于教参以及趋向于表演课堂的所有学员思考。他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基于教材,并能高于教材,偶尔可以做一点自己的改造。</p> <p class="ql-block">发问是对话或深入思考的脚手架。以语文教材中《春天》为例,叶教授详细地阐述了提问的技巧,我们不要做简单无效的“Yes” 与“No”的问答,而应该是一串可以让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课前如履薄冰,课中物我两忘。课前多折磨自己,课中便可少折磨学生。“课堂闹剧”与“咆哮吧孩子”两段课堂视频的比较告诉我们如何激励学生的关键是教师的巧妙的引导语和智慧的评价语。我们的课堂要有卡拉OK三大精神 “大胆、大声、(唱个)大概”,同时努力创设 “三话、三声、三交” 的和谐课堂。</p>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p class="ql-block">江苏南通的凌宗伟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特殊的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他不能亲临现场,而是通过直播的方式与我们交流,而坐在第一排的我便得天独厚地可以清晰地听见和看到老师。老师给我们呈现了多个专家理论,并就它们详细阐述,让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重新有了定义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教学设计提供了对所学东西的保持以及将学习往一个新的情境迁移。运用设计教学,使学生参与到促进学习的事件和活动中。</p> 教育课题研究设计 <p class="ql-block">让中小学一线教师上课或许不难,日积月累总会形成各自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但是提起研究,或许大家都是一筹莫展。研修第三天上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宗友教授的《教育课题研究设计》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他分别从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处理研究资料、表述研究成果五个环节作了具体指导。</p> <p class="ql-block">田教授的课聚焦了大家的疑难问题,学员们下课后纷纷上前请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文献综述的具体过程以及它对整个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然后是如何准确、清晰、精炼、规范地表述新型的课题,最后教授就真实课题案例精讲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修订建议。总之,整堂课程让我们不再觉得课题研究遥不可及,甚至有跃跃一试的冲动。</p> 心理减压放松,快乐高效工作 <p class="ql-block">研修课程到了尾声,三天在外的伙伴们已经整理行装,只待一声令下,便飞奔而归,回家的心情不言而喻。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最后一堂课,因为我们的压轴课是来自湖南益阳何义校长的一堂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心理减压放松,快乐高效工作》。既然讲心理,能不看穿你们的心思么?何校长道出并理解大家的心声,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似的,让我们的注意力迅速回归到他的课堂。他从自己创办的高新私立学校主动申请到低收入的九年义务教育公立学校担任校长,只想为公立学校的发展作一份贡献,让自己的人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安全危机的背后都有心理危机,他用重庆公交事件中乘客与司机的心理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健康是一种能力!我们时常会抱怨别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其实,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据调查,我国心理健康者仅占5.1%,心理亚健康者占44.9%,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问题突出。那么,心理不健康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又时不时心理不正常呢?现场调查发现有不同的答案,让我们来看看何校长呈现的图片吧!大家不禁感叹原来如此呀!</p> <p class="ql-block">何校长告诉我们什么叫 “强迫症”,讲述了让你 “心想事成” 的“马太效应”等等,但最让我受益的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有了答案。孩子们为什么会刷视频就停不下来和玩游戏就上瘾呢?原来这是嗑瓜子效应和斯金钠的箱原理。嗑瓜子效应是即时奖励让人停不下来,我们很多视频软件的奖励让孩子们欲罢不能。斯金钠的箱原理就是间歇性变量奖励让行为持续。最后,多才多艺的何校长用最美的歌喉征服了台下的学员,让本次研修氛围达到了最佳状态,他的爱国情怀更是值得我们可亲可敬!</p> 结业典礼 <p class="ql-block">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 我们在视频的歌声中迎来了本次研修的结业典礼。回顾三天的学习历程,大家百感交集,感恩之情油然而生。</p> 扬长避短,超越自己 <p class="ql-block">我们已安全到家,请领导放心!但学习一直在路上,感谢组织安排,感恩所有的付出。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我们不但收获知识,还收获了友谊。</p> <p class="ql-block">教的目的要从取长补短变为扬长避短,学的目的要从打败别人变为超越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真正理解黄宝国教授的差点教育意义,在教学中不断践行扬长避短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快乐前行,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不要一心想着打败所谓的竞争对手,而是要超越自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当我们周围的人与我一起变得优秀了,我们的国家才能兴荣昌盛,得以发展。我们读书不仅仅是关乎未来的生活,也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喜欢我的教书工作,我愿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一生。或许,我不能把课堂变成“天堂”,但我会努力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让我的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学习成长。</p>

课堂

老师

学习

我们

学生

孩子

学员

黄宝国

黄教授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