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城.观速滑世界杯

育哥

<p class="ql-block">  对于真正的冰雪运动,不怕见笑土佬,虽然人都老了,但除了在电视中见过那冰上和雪里矫健飘逸的运动美景,我还真没现场见识和体验过这档子事。这次到盐湖城,恰好遇上“速滑世界杯(美国)盐湖城站赛”,而且还说有中国队运动员参赛,城里部分华人群里就有人邀集大家购票,去观看比赛也当“啦啦队”。这样,我也就很乐意的同意了女儿的安排,实则也应了自己的“玩心”和“尝新”。</p> <p class="ql-block">  我对冰雪运动的无意关注,也就是近两、三年一些情况的叠加。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份在北京举行,中外各种媒体对“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较多;再就是女儿家搬盐湖城后,我有较长时间旅居在这以冰雪运动见名于世的城市。盐湖城于2002年2月举办过第十九届冬季奥运会,也就是那届冬奥会,我国女子速滑运动员大杨扬获得了中国参加冬奥会史上首枚金牌,在当年也是中国体育运动的盛庆之事。据说盐湖城又正在申报2030年第26届冬奥会,连机场都开始扩建了,居于此城,免不了多的听闻。</p> <p class="ql-block">  12月5日,吃过午饭,女婿陪我来到盐湖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滑冰馆,也许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吧,很宽敞的停车场似乎停车不是很多。入得场内,就见有两位青年华人,很热情地迎着我们说“是来观赛的吧?我们都集中坐在左边看台……你们看,就那里”。顺着他们手指的地方,非常显眼,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手里拿着鲜红“五星小国旗”的人。我们连声回应着“谢谢”后,就向属于自已的观众群体走去……。</p><p class="ql-block"> 这座体育馆内,硕大的现代滑冰场,只有进场的半边建有斜梯形观众席。滑冰场馆,对我来说,也是头一次真见,一切都新鲜,如同我前年第一次进篮球馆看“NBA”篮球赛一样,带有几分猎奇饱眼。只是那篮球馆能容纳2万多观众,比这里更加气派壮观。场里的半边梯形斜看台,也就只有十来排观众席座凳,百多米长的场馆看台,由一些纵向小走廊划开,分隔出十多个看台席次区,估计能容纳的观众也就千多号人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趁着下午的比赛还未正式开始,我下意思地走到冰场边看看,那红、蓝、白、黄的冰道,光亮如镜。一些运动员在里道滑行热身,特别是几位欧洲美女,棕色散发飘洒,硕长身材弓张,套着彩色条纹紧身滑冰服,特显凹凸曲线。她们在冰上飘行……真是浪漫,灼人眼球。然而,她们脚上登在冰镜上的耀眼冰刀,却使我移神难忘……</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对冰雪也是有记忆的。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们家乡湘北洞庭,-到冬季,格外寒冷,每年都有大雪冰封的日子。那时,我读书的小学在县城里,可家却住在城郊乡里的河堤上,沿河堤进城有五、六里路远。记得,那些年大雪冰封时,我们小孩上学一般都会打赤脚。因为,动不动就是厚达过尺的冰雪,在河堤的泥巴路上,穿一般的鞋根本没用。那年月,我们顶好的人家也就只有小胶鞋和浅套鞋,穿着踏雪时雪水会渗满鞋帮湿透鞋子,化雪时淤泥巴会陷到小腿,让人走也走不动。我们想着,最好的办法,就是咬牙卷起裤腿,光脚板踏雪走冰。脚刚开始插进雪里,你会觉得象插进了刺堆里一样的冷痛,加上寒冷的北风,走着走着,就没有什么知觉了,也就无所谓了……。等到了学校,再在路旁捧起干净的白雪,擦洗腿脚。这时,身上一般都会发汗,已冻通红的双脚还会冒出丝丝热气,一点也不会觉得冷。但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穿上鞋后,湿气未干的脚套上鞋,一会儿就湿黏黏的。上课时,又不能跺脚,直感觉到脚已慢慢冻成冰块一样刺骨疼痛。等到下课,大部分同学都会跺跺脚蹦蹦跳跳,用口呼热气哈手,助暖身体。而我常常会先脱掉鞋子用手搓脚,只想把冰凉麻木的脚搓回来。那时,我们的脚基本上年年都会冻伤红肿,但年年也都熬着过。</p><p class="ql-block"> 有时,沿大堤的河上,也会结起厚冰,我们早晨上学,就会兴奋地约起小伙伴在河上走冰溜着去上学,避免淤雪淤泥。那时,孩伴们还会拿了家里的长板凳,四条腿朝上,翻骑在河里或湖边的冰上玩溜冰。在板凳上,坐地坐,推地推,用绳子拉地拉、扯地扯……,却不知世上还有滑冰运动。</p><p class="ql-block"> 你要跟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讲起那时的故事,他们多是不信的。何况,我们家乡,现在一年难下一两场雪了,就是下了也不会积雪几天,更不要说冰封河湖。世道全变了,现在,气候真的变暖和多了,道路和交通工具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这辈人经历了从贫穷到小康两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坐上看台后,几位先到的同胞青年,连忙递给我们每人一面小“国旗”,在我们看台的最前面,大家还用手扯起了一面二米见方的大国旗,在整个场馆的观众看台席区,我们这区间满是鲜红国旗,成了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我摸了摸手里的小国旗,在这离家万里的异国场地,心跳微颤出一种莫名情感。</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观众看台席这个“中国红”小区块,大约坐了四、五十人,形成了很大的中国“啦啦队”助威阵仗。我站起身看其他看台席,除了靠我们右侧有一个估计是日本人,举了一面日本小"太阳”旗外,其他看台上都没看到观众助阵的其他国旗。这里,可感到“华人”的阵势……。</p> <p class="ql-block">  坐在我右后侧的中年男子,说他是从加州圣地亚哥开了八个多小时的车,特地赶来观看这“速滑世界杯”今日决赛的。他说近几年只要有盐湖城有重要冰雪国际赛事,都会赶来观看,估记是个冰雪运动爱好者,或是对“什么”有着独有的情结故事……。后面来了一对青年夫妻,就顺势坐在我前面,那女的坐定后,回过头笑盈盈,显得很高兴地问着我:“你们都是哪里的,真想不到盐湖城的助阵啦啦队还有这么多人啊”,她说她本身就是滑冰爱好者,以前当过速滑运动员,特地从加拿大赶过来的。我旁边还坐了两位年轻的湖南老乡靓女,她们说“昨天就来看了,今天上午也在这看,准备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里的速滑培训班”。</p><p class="ql-block"> 听说,有几位中国退役世界速滑冠军旅居美国,经常在盐湖城当速滑教练。世界各国的优秀运动员,每年也都会定期不定期来这里进行训练。这也成了当地华人要小孩积极参加冰上速滑体育项目的动因之一。因为,美国对学生孩子很注重性趣爱好和专长素质培养,而且在升学或大学录取中,其素质成绩会占据很大的“分数”比例。</p><p class="ql-block"> 我们啦啦队,其实都是自愿购票来参与的志愿或义务观众,通过网上或微信告知,义务组织联络的人也就是热心的“华人情结者”,现场分发的国旗是他们自掏腰包从中国网上购来的。平时,看不出这些“华人”对祖国的特别贡献和有什么更多的显示,但只要祖国有事,他们都会用最朴实的心,去表达海外华人对自已“中华”的认同与敬重。盐湖城虽不是美国很大的城市,但“盐湖城华助中心”却是在美华人最先成立运转常态的组织。在2020年初中国发生新冠疫情时,他们积极组织犹他州华人募捐钱物,受到中国驻美使领馆特别感谢。</p><p class="ql-block"> 在正式比赛开始前,热身的中国男、女运动员,穿着带有中国国旗图案的紧身竞赛服,纷纷从我们看台这边滑过,高举着手向我们致意,我们就不停地挥动手中“国旗”,欢呼着“加油、加油!"整个滑冰场就我们这看台方块最活跃热闹,还吸引着其他看台观众不时朝着我们这边观望。</p><p class="ql-block"> 比赛正式开始,我看到滑冰馆高大宽敞的正中央,一字横挂着几十面参赛国国旗,那正对我们的“五星红旗”十分亲切。每当有中国运动员出场比赛,啦啦队的指挥者,就会高喊运动员的名字,我们再集体高呼“加油、加油!”当1500米速滑决赛开始时,指挥员就介绍,中国运动员宁忠岩有望争金夺银,立即调起了大家的激情。“忠岩、加油!”“忠岩、加油!”整个滑冰场都被手挥鲜红国旗的中国人闹沸了。当比赛公示大屏上显示宁忠岩是第二名时,大家都激动的挥舞国旗,欢声庆贺。</p><p class="ql-block"> 正当大家都在欢快激动时,突然,只见宁忠岩跨出滑冰场的围档,直接向我们看台跑来,大家都围上去争相祝贺,就见他也激动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大家!”宁忠岩提出要借我们的“小国旗”,说要在颁奖台上展示中国国旗。我们随即递给了他一面鲜红的“国旗”。颁奖仪式因疫情而简化了程序,但在颁奖台上,宁忠岩将那面小五星国旗与银牌都高高的举到了头顶……</p><p class="ql-block"> 在比赛进行中,网络就直播报道了这次盐湖城速滑世界杯,说是北京冬奥会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其名次直接决定运动员参与冬奥会的资格和排位。而当晚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宁忠岩在盐湖城速滑世界杯上夺得1500米银牌时,还特别报道说,盐湖城“中国冰迷热情助威”。</p><p class="ql-block"> 冰上速滑,展示着人体运动与速度的唯美……,这次盐湖城现场观看速滑世界杯,让人生的我,凭添了一份底色。</p><p class="ql-block"> 陈育军</p><p class="ql-block"> 2021.12.16盐湖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