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位在北京的联合国退休职员组成了一个名为“UN Retirees in Beijing"的微信群。在这个群里,他们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养生之道......</p><p class="ql-block"> 他们原来都是中国政府的干部,后来入职联合国,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司长、高级顾问等职务。他们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和谐、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现在他们都已退休,有的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有的仍在发挥余热,做点轻松之事。总之,他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b>金永健</b>195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外交部工作。他从事外交工作40余年,先后担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国际司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退休后担任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至2007年。</p><p class="ql-block">这是1996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公室工作。</p> 1990年 钱其琛外长(左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不结盟运动蹉商室会见爰尔兰外长(右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金永健大使(左三)和参赞沙祖康(右三)参加会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永健大使1996年3月被任命为联合国副秘书长,赴纽约履职。旅美华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官员洪平凡博士在他的寓所举办party, 为金大使夫妇接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区域高级顾问周宏仁和夫人、联合国高级政务官万经章和夫人等联合国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和家属应邀出席(攝影:万经章)。</p> <p class="ql-block">1998年6月,联合国副秘书长<b>金永健</b>大使(中)访问内罗毕联合国机构。周末,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副代表<b>夏堃堡</b>(左一)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b>安永玉</b>(右一)等陪同下在肯尼亚那瓦莎乡村俱乐部散步。</p> <p class="ql-block"><b>陈健</b> 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班学习。1966年从北外翻译班毕业后分配在外交部工作。他从事外交工作40余年,先后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2007年退休后担任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至2012年。</p> <p class="ql-block">1988年李鹏总理会见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前排左四)、副局长解振华(前排左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兼驻联合国环境署代表薛谋洪(前排左一)、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b>陈健</b>(前排右一)作陪。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主任<b>夏堃堡</b>(后排右三)参加会见并任翻译。</p> 2001年8月21日 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b>陈健</b>和前任联合国副秘书长<b>金永健</b>交谈。 <p class="ql-block">2004年9月14日 陈健(右)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左),第59届联大主席让·平(中)在第59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式上。让·平先生是加蓬外交、合作和法语国家事务国务部长。他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加蓬人,有中国血统。</p> <p class="ql-block"><b>张幼云</b>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留校执教。1973年赴英国 巴斯大学学习。1974年回国,就职于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1985年,张幼云赴伦敦就任中国大使馆政务参赞。</p><p class="ql-block">张幼云是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主翻和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五人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1991年夏,张幼云任中国劳动部国际合作司司长。1994年夏,张幼云入职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 担任该组织首任性别平等局局长等职。</p><p class="ql-block">2004年张幼云同时从联合国和中国政府退休。退休后担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三届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胜任力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北外学院实践导师等职。</p><p class="ql-block">图为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张幼云担任翻译。</p>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在菲力浦亲王的陪同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钓鱼台会见伊利莎白女王和菲力浦亲王。张幼云担任翻译。 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会见伊利莎白女王。张幼云担任翻译。 为纪念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联合国每五年举行一次庆祝活动。2000年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欧洲其它联合国专门机构在日内瓦ILO总部理事会大厅举行了名为性别与发展国际论坛的“北京+5”庆祝活动。这是在论坛主席台上,左起: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秘书长性别问题特别顾问安古拉<b>﹒</b>金、ILO总干事索马维亚、ILO性别平等局局长张幼云。 <p class="ql-block"><b>徐书云 </b>1966年毕业于外交学院。1971年开始参加联合国多边合作方面的工作,1972至1977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回国后继续从事联合国多边经济技术合作工作。1982至2005年受聘于联合国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UNFPA)纽约总部工作,先后担任亚太司司长、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司司长(D2级)等职务,其间还出任过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伊朗、孟加拉国和俄罗斯代表。2006年退休后受联合国返聘到一些国家工作。</p><p class="ql-block">照片说明:1998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华,时任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伊朗代表的徐书云正在北京出差,参加了安南与联合国驻华机构人员的会见。他借此机会向安南秘书长汇报工作。</p> <p class="ql-block">徐书云在1972年第27届联大二委会议上,左边是刚果共和国代表。</p> <p class="ql-block">2001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亚太司司长徐书云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一次会议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b>周宏仁</b>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84年6月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机系获得控制科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1984年10月调至国家计委工作,先后任国家计委委员,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1990年5月至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工作,任跨区域高级顾问,从事全球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发展的研究和分析并负责在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工作。</p><p class="ql-block">2003年5月至2020年6月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任联合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工作组高级顾问。现仍以顾问的身份活跃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舞台上。</p><p class="ql-block">这是周宏仁 2001年5月25日 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主席</span>M. Martin Belinga-Eboutou先生在上海举行的联合国第二屆城市信息化论坛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1年12月11 日,周宏仁参加加勒比海国家外交部长会议与牙买加外长(右二)共同主持电子政务论坛。</p> 2021年9月7日,首届中国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周宏仁在会上讲话。 <p class="ql-block"><b>林任杰 </b>1956起先后在北京俄語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學習;1962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外交部並在英語翻譯班學習;1965年赴日內瓦大學進修法語;1971年參加驻埃塞俄比亞使館建舘並工作;1973-1982年在華盛頓驻美联絡處及紐約常駐聯合國代表团工作;1982-1987年在外交部美大司美國處工作,先后任随員、三秘、一秘;1987年作為參贊外交官員由中國政府借調聯合國總部聘用並先后担任聯合國秘書長執行辦公室首席官員、政治事務部歐洲司副司长和西亞司副司長等職;1995年和1996年先后从聯合國和外交部退休。<br></p><p class="ql-block">这是林任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辦公室工作。<br></p> 1988年8月中国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大使主持會議。林任杰陪同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尔出席會議并為秘書長撰寫會議紀要。 1992年1月林任杰陪同联合国秘書長布特羅斯<b>﹒</b>加利出席英國為安理會輪值主席主持的會議,并為秘書長撰寫會議紀要。 <p class="ql-block"><b>万经章</b>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局任外国驻华记者翻译;1981年起先后在中国驻冰岛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工作;1987年至1992年在外交部国际司工作;1992年起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政务参赞;后借调至联合国总部任联合国高级政务官;2003年同时从联合国和中国外交部退休。</p><p class="ql-block">这是万经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大厅。</p> 2003年11月, <b>万经章</b>退休前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b>王光亚</b>大使和联合国副秘书长<b>陈健</b>大使在午餐会上。 <p class="ql-block">1992年3月,<b>夏堃堡</b>作为中国代表团团员,到纽约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四次筹备委员会会议。这是他和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学、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政务参赞的<b>万经章</b>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内中国赠送的成昆铁路象牙雕刻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b>袁寿城</b> 196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71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进修一年;1972年进入外交部,先后在翻译室和国际司工作;1994年进入联合国难民署,任项目官员;2010年同时从联合国和中国外交部退休。</p><p class="ql-block">这是袁寿成1997年在肯尼亚北部边境卡库马难民营留影。<br></p> <p class="ql-block">袁寿成在肯尼亚难民营和难民们在一起。</p> 2019年7月20日,上海市甘泉中学北京校友会同学在北京大学艺园餐厅聚会。原联合国难民署官员<b>袁寿城</b>(前排右三)和原联合国环境署官员<b>夏堃堡</b>(前排右二)参加。<br> <p class="ql-block"><b>夏堃堡</b>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外交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工作;1985年调入国家环境保护局(现生态环境部)工作,先后担任国际合作司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等职;1999年入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担任应急协调员和能力建没部主任(D1级);2003年初受命组建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并任环境署首任驻华代表。</p><p class="ql-block">夏堃堡2004年8月同时从联合国和中国政府退休。退休以后,他先后担任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ISD)咨询专家、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和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客座教授等职,直至2013年。</p><p class="ql-block">夏堃堡退休后撰写和出版了四部文学著作,于2018年被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还撰写和出版了理论著作《国际环境外交》一书,受到欢迎。</p><p class="ql-block">这是2003年9月夏堃堡在北京亮马河南路二号联合国大院大门外留影。</p> <p class="ql-block">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携夫人访问内罗毕联合国机构期间和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夏堃堡握手交谈。</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6日,在海南西海岸过冬的<b>万经章</b>(右三)在夫人(左二)的陪同下驾车和也在那里过冬的北外老同学王英凡夫妇(右五、右六)和孙本治夫妇(右一、右二)一起到海南清水湾看望在那里过冬的老同学<b>夏堃堡</b>(右四)和他夫人(左一)。<b>王英凡</b>曾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b>孙本治</b>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政务参赞。</p> <p class="ql-block"><b>庞森 </b>198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后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span>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培训班学习,1983年毕业。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军控司司长、中国APEC高官、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驻伊朗大使、联合国驻纳米比亚驻地协调员。</p><p class="ql-block">多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APEC会议、有关裁军问题和地区安全问题的国际会议及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谈判。</p><p class="ql-block">著有《当代人权ABC》、《与布利克斯共事》、《走进联合国》等书。</p> <p class="ql-block">2000-2005年在纽约联合国监督、视察和核查委员会(简称监核会)任高级活动评议官(P5)期间,与前来看望监核会工作人员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握手。</p> <p class="ql-block">2005-2010年,担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这是2009年10月陪同陈健会长会见来华访问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p> <p class="ql-block">2011年11月,作为APEC高官出席亚太经合会议峰会,在会后举行的中方新闻发布会上。</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伊朗核问题谈判期间与代表团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4-2019年担任中国驻伊朗大使。这是任期结束时向伊朗外长扎里夫辞行。</p> <p class="ql-block">2020-2023年任联合国驻纳米比亚驻地协调员(UN Resident Coordinator ,简称RC)(D1)。这是2020年6月疫情高峰时期向纳米比亚总统递交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书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邵子平</b> 1936年生于江苏南京。12岁随外交官父亲邵毓麟迁居台湾。</p><p class="ql-block">195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学组。服兵役两年,因不同意留美留日风气,独去德国研读共同市场及欧洲组识,在德国攻国际法承认问题,1967年初在德国科隆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1966年大陆文革爆发,申请回大陸不果,乃赴台南成功大学授经济法国际法,在经济部从事外贸经济研发。基辛格访华后,全辞台湾工作,赴美国密西根大学任副研究员。</p><p class="ql-block">1975年考入联合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先任会议部法律文件翻译,1980年转人事厅政策协调司法规科、兼行政法律師参与上诉系统工作,后转人事规划与信息科,曾获特别加级P-5为OiC(主管),有望扶正 ,但因与上级严重矛盾升级不成。对上级的诋毁恶评我层层抗告,历经 JAB(联合国联合申诉委员会)和 APB(联合国晋升和任命委员会)等各级申诉数年,但UN衙门,官官相护,到最后JAB才稍公正,批准全薪特假七个月。于1996年10月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2002年邵子平再次上诉至联合国系统最高的行政法庭,2004年判决认定, 联合国管理差失,各级对邵子平的声诉的处理十分草率 "wholly perfunctory",未在实质上审查邵子平对上级偏见的指控,从而剥夺了他正当程序等权利。故法院判赔 20个月工资(AT/DEC/1178)。</p><p class="ql-block">邵子平积极参加国民外交,70年代参加美中友协,观察美共活动,同纽约一批教授合组美中教育基金会任主席,介绍美国社区学院功能,与国内九所大专院校交流。</p><p class="ql-block">他又在纽约创组对日索赔会和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发掘日军罪证,得美教士馬吉纪录默片和德商《拉貝日记》,颇获国际注意(详见《寻找马吉影片》)。他参加拍攝纪录故事片、多次参办大型抗战音乐会和抗战画展。</p><p class="ql-block">马吉教士拍摄机的原机和37分钟默片由南京大屠殺遇难同胞纪念馆收藏。《拉贝日记》已由南京大学全文译出出版。</p><p class="ql-block">邵子平2003年定居北京。但一直没有获得正式户藉和身份证,很不方便。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身份证需在出生地办理。</p><p class="ql-block">2018年南京市政府批准恢复邵子平南京户藉,发给身份证。台湾当局随后取消其台湾户籍。</p><p class="ql-block">2018年后因大陆身份证户籍问题邵子平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增修第11条与两岸条例9条1,向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法庭提起违宪诉讼。 2024年法院裁定不接受,案尚未了。邵子平所聘美国律师促他诉台湾于联合国人权委,正在研究程序问题。</p><p class="ql-block">由于邵子平的出色表现,2000年南京市政府授予其“南京好市民”荣誉称号;2024年南京公共外交协会授予其“梧桐奬”。他还被聘任国家记忆和和平研究院研究员。</p><p class="ql-block">邵子平现居住在北京东城。 </p> <p class="ql-block">1996年12月邵子平等通过《纽约时报》向全世界的媒体公布《拉贝日记》,人民日报也做了大幅的连续的报道。邵子平在纽约洲际大饭店主持记者招待会,有六七十家世界的媒体记者前来采访。《纽约时报》连续几天也大幅报道 ,影响较大。</p><p class="ql-block">這张照片是1997年4月纽约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的后续报导。右一为邵子平。</p> <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邵子平为寻找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拉贝日记》来到德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请德国海德堡大学同学、长期的好友戴克先生帮助寻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span> 邵子平夫妇(右一、二)和戴克先生(左一)等同学聚会期间在内卡河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8军10月20日,抵达南京的邵子平立即拜访母校南京琅琊路小学,受到师生们的隆重欢迎。</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日,南京选举新一届区镇两级人大代表。邵子平(左二)专程赴南京,在鼓楼区观音里选区投票站郑重地投下自己的选票。</p> <p class="ql-block">2022年同老伴儿罗其云在北京昌平农家樂。</p> <p class="ql-block">2023年邵子平在昌平泰康燕园老人院圆廊。</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邵子平偕老伴儿罗其云逰张家口新保安。</p> <p class="ql-block">2024年邵子平在昌平区泰康燕园顶楼露台。</p> <p class="ql-block">2024年邵子平与老伴儿罗其云在成都茶馆。</p> <p class="ql-block">邵子平2024年12月荣获南京市公共外交学会颁发的该会第九屆“梧桐奖”下的“友好交流使者奖”。</p> <p class="ql-block">“邵老的精神可嘉,我挺钦佩他的。”在南京马家街上开了一家“谷里农民蔬菜平价店”的葛维全已经与邵子平成为忘年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