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恋》

谷玉清

<p class="ql-block">  我姓谷,名玉清。山西省祁县有一个古村落是以我的谷姓开头命名,叫谷恋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坐落于美丽的昌源河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我对此村名称的由来很好奇,对其中的“恋”字,更感兴趣,感觉有一种神秘而不可见底的文化味道,“谷恋”究竟恋的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驾车来到谷恋村一游。</p><p class="ql-block"> 据县志记载,一百多年前谷恋村这里原名为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圐(kū)圙( <span style="font-size:18px;">lue</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后来,村子周围的堡墙被拆掉,又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圐圙”二字较生僻,故,取谐音改名为“谷恋”。</span></p><p class="ql-block"> 谷恋村是祁县为数不多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古村落。据村民如是说:“谷恋之意,就是恋谷,谷者,土地、衣食、父老乡亲。”寓意教育子孙后代要知山守谷,知荣守辱,不忘家乡,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外打拼的谷恋商人,一度纵横天下,正因为有“固本恋土”的传统文化理念,即使远兜远转富甲一方,末了也不忘回到家乡为自己盖一座像样的房子。谷恋,谷恋,形简意单,一恋之念,就在这块僻壤深乡,留下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众多极具明清时期特色的四合院、闷房院、牌院等雕梁画栋、高宅大院。</p> <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我在谷恋村“恋”了一个下午,看到了古朴幽静、个性鲜明的“繁华富贵”,也看到了在岁月里留下的沧桑痕迹。</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如今的谷恋人不忘先辈的优良传统文化;村“两委”积极开展古村落文化挖掘与丰富工作,深度整理挖掘古村落文献典籍资料,挖掘历史人物故事及传说,编制宣传资料与解说词,不断丰富古村落文化内涵,传承古村落文化根脉。</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提出了振兴谷恋乡村经济的三大战略计划:</p><p class="ql-block"> 一是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投资3亿元建设具有北方农村特色的实景剧场,请中国著名舞蹈家张继刚担任打造《风雨谷恋600年》实景剧,用“软文化”为古村落增添“硬实力”。</p><p class="ql-block"> 二是计划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开发500所园林式古建民宿,配套2000个床位。</p><p class="ql-block"> 三是投资1.5亿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吸引各地游客观光与留宿,形成“古村落文化+”经济效益,把谷恋村打造成传统古村落与现代农耕文化旅游综合体。</p><p class="ql-block"> 目前,谷恋古村落正在开发建设中,到处都在紧张地施工,景点已经是星罗棋布,<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喜可贺的是村中“三教合一”的明代古戏台,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现代戏台的先进设备,其完善建设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昔日</span>晋剧之乡、秧歌之源的美名,将在这里重放异彩;另外,以高怀壮为代表的高氏后人,已修复俊工部分祖宅。可以说,谷恋再见昔日的辉煌指日可待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村落街巷纵横交错,</span>各种引导标识都没有,现在游客到此一游就象进了八卦阵。不过,每位村民热情、善良的不得了,都是免费的向导和讲解员。如:我在参观“金刚寺”时,不巧和尚外出,庙门紧锁了。但一位高氏村民路过此地,看见我在门口转圈圈,不声不响就给一位义务护寺人员打了电话,请他前来打开了庙门。高氏农民是谷恋村村民的代表,朴实、善良、忠厚、老实是他们的代名词;义务护寺员能快速赶来开庙门,更让我感觉到谷恋村是一个有温度的村子,在这严寒的冬日里,好似有一股暖暖的春风扑面吹过来。</p> <p class="ql-block">  这个古老的村落,同乔家大院一样,因商而富,因富而文,而有礼。它们同被祁县这片文化沃土滋养,成为人们心中深邃的梦。</p><p class="ql-block"> 谷恋村文化名人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源木本大清初,不是经商便读书”,这是谷恋村清代翰林高锡华留给后人的名言,曾是村训,不过,也是谷恋村人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听!村史歌这样唱道:“谷恋文化之村美誉称,从古至今出文人,秀才、举人、翰林,研究生、硕士、博士二百多,私塾多达占六处,七对旗杆名门竖。”让我说,一个小村庄,能养育出这么多的国家栋梁之材,真是令人钦佩!足见谷恋村文化教育之底蕴深厚。同时,古今还涌现出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除清代清官翰林高锡华外,还有太原市教育界权威教授高殿五、解放军导弹专家高满光将军、装甲兵专家高在福大校、军中书法家王昌林大校和晋剧名流高锡铭、晋剧鼓师泰斗高锡禹、祁太秧歌表演艺术家高硕鹏、音乐大师高锡玉等。</p><p class="ql-block"> 再聊聊谷恋人经商,那是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即:清代至民国初年,谷恋村人在外出经商过程中,他们是相互提携,走西口、出东口,买卖铺号遍布中原各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清朝末年,全村商业资产达3031万两白银,可谓富可敌国,</span>那实实是一个“繁华富贵乡”。远来路过的商人驼队都震惊不已,他们编了一个顺口溜是这样说的:“高宅鳞次,门楼栉比;砖院瓦房,对对石狮门前守;雕梁画栋,排排兽头屋顶列;佩金挂银,翩翩公子街上游;锦衣玉食,婀娜丽人屋中养;亦官亦商富贵人,亦仁亦义福寿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谷恋村邻村为塔寺村,两村的经济发展,起初是“金塔寺银谷恋”之说,后来发展结果是“金谷恋银塔寺”了。但其富的表现是共同富裕的特征:全村富,</span>那是地地道道的殷实,每两户人家就有一个人在外经商的,家家都是“小康”。不像有些村落,一两家超级大富豪撑起一个村的GDP,<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是中小资产遍布,经济结构呈现为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span>被称之为是“谷恋现象”。</p><p class="ql-block"> 故,于2015年10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真可谓是“太极圐圙堡,礼乐儒商村”。</p><p class="ql-block"> 在谷恋村中,当你放慢脚步,踩着青石板铺的街巷,穿越民居中的高墙深巷,细细品味着古建筑院落和街巷、房舍,你会感受到古建筑院落中传统的砖雕、石雕、木雕、彩绘、琉璃、壁画等艺术,是如此的精湛,让人震惊、折服;你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受到古村落街巷布局的空间变化和房舍内部环境设计变化,竟是如此的讲究,又美妙。“谷恋之谜”,“谜之谷恋”,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值得更多的人前往参观与考古。</span></p><p class="ql-block">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城市里呆久了,突然来到田园风光的农家小院大门口,看着跑出来的一大一小两条狗狗、上房揭瓦的一群鸡,还有墙头上那只大花猫,再瞧见院中二分小菜园,让我心里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畅快和新鲜感呀。</p><p class="ql-block"> 哈哈!进得农家院里来,你就跌进了真实的秋意里:廊前、檐下、院中的树叉上挂得琳琅满目的是金黄饱满的玉米,让我感觉满院子到处都弥漫着黄色,连空气也飘着丰收的黄黄玉米香。</p><p class="ql-block"> 进得农家屋里来,朴实热情的主人先是端来红红的个个饱满厚实的山楂,咬一口酸酸甜甜,让我的眼泪都喜下来!</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选购不如撞购”。真的没想到啊,意外在老乡家中购买到了土鸡蛋、无农药、化肥种植的宅院白菜和大青萝卜,即绿色又便宜,原来收获满满喜悦的那个人就是我呀!</p><p class="ql-block"> 在我眼里——农村人就像是艺术家,他们如雕塑家、画家们等等一样,他们的农业作品好看,且更充满了价值。</p><p class="ql-block"> 农民的穿着打扮,是最天然、最朴实的职业装,是工作的需要,就像任何职业装,一样的庄重,一样的得体。</p><p class="ql-block"> 农民是土生土长的人,是大地的子民,是大地的最忠诚守护者,是最孝敬大地的孩子。也有农民背井离乡的,在灯红酒绿、喧嚣热闹的城市里,从事最卑微的工作,享受最低廉的工资,无论风雨,无论烈日都在工作。我认为他们是最伟大的渺小,是最高贵的贫困。农民所工作的一切,都是最值得尊重的,他们勤劳、淳朴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默默无闻却付出极大。我赞美他们,愿为他们代言。因为,是他,是他们的辛勤劳作,为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生活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村中心那座设计精美、涵雅脱俗、雄姿英发的“金刚寺”大门口。我看到有一大群年迈的农民在那里晒太阳,从现象分析看来,他们是天天都要来这里晒太阳保健、聊聊天的。我走进他们,想了解一下风土人情。让我得知的是这群农民为了人类的生存,将所有无悔的青春都埋葬在田野里了,他们长年经风霜洗澡、太阳爆晒,炼造的那张古铜色、粗糙的脸,已经是刻满无数条深深、浅浅衰老的皱纹了。</p><p class="ql-block"> 你还爱他们吗?突然我在问自己!</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一群非常普通的农民,纯朴、谦虚,而又寡言。从他们脸上纵横的皱纹和善良的眼睛看,旧日的贫穷痛苦曾经压弯了他们的腰。但他们还是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了中国十多亿人的口粮,清贫、简朴,却坚韧乐观,真是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当下,让我说有一群伟大的人,那就是农民。群山是他们的脊梁,耕牛是他们的伴侣,深深的犁沟印着他们岁月的痕迹,他们的汗水曾烫伤那片热土,他们的皱纹堆起了这个世界的未来。他们是最美的劳动人民,美在亲近泥土,面朝黄土背朝天硬朗的弧线,这道诠释着力与美的弧线,定格于岁月的风雨里,是最永恒的风景,是最厚重的生命的地平线。</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一张张黝黑、粗糙、长满皱纹,且可亲可爱的脸,极力将其收入眼底,然后小心翼翼地保存,让他们在我的笔尖下绽放属于他们的芬芳,烙上属于我的符号,成为我内心深处永久的感动与记忆。</p><p class="ql-block"> 行走古村落也是文化旅游项目,对于偏爱田园牧歌、生态风貌、民俗风情与历史建筑的人而言,即可锻炼身体,又可欣赏美景,还可体验民俗、品味历史。</p><p class="ql-block"> 谷恋村是人们实现上述愿望的好地方。它保留了较多的古建筑,同时,还保留了传统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俗民风,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记得住乡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黄岩县,但我在这里即找到了回家乡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啊,谷恋村!回家的感觉真好,让我好爱你……</p> <p class="ql-block"> 携夫人一同游谷恋“金刚寺”,我给夫人拍美照。我想要一份简单的夫妻恩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  美文作者介绍:谷玉清,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退休前,供职于山西省铁路工程学院。喜欢散文写作和油画风景写生、创作;热爱大自然,淡然一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快乐每一天,13753427751是他永不消失的热线。</p> <p class="ql-block">谷玉清油画作品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