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寻踪

亮堂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并制作:白尚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街寻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次听说华国锋是47年前的1974年,当时我们“三南一西”属交城县(南庄、南白、南安、西城公社1971年划归交城县,1983年底复归文水县)。六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后一学期给我们代数学的是交城县杜家庄大队的苏兆瑾老师。他四十岁上下的样子,偏分头,个子不高,很精干,谈吐满是浓浓的交城口音,不紧不慢的。在一次建校劳动中,他给我们说,他的堂兄华国锋在中央工作,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我不懂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什么级别多大的官,但能在中央工作,肯定是个不小的官了,也因我们交城能有在中央工作的大官而感到自豪。于是我们催促苏老师快讲这个大官的情况。班里有位连留几级的捣蛋鬼男生,就在苏老师讲的津津有味时,他随口插了一句:“苏老师,你堂兄姓华而你姓苏,你是抱养的吧。”霎时同学们哄笑不已。“去!”苏老师还是一本正经地说,“我堂兄也姓苏,叫苏铸,是早年参加革命工作为了做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才改了名字的。我们都是杜家庄人,只不过他父亲手上(指父亲辈上)就去了交城南街做伙计(打工),他当然也出生在南街了。”后来华国锋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再后来任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说交城南街有华国锋的旧居,于是上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慕名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交城县天宁镇南街居委会永宁南路与却波街交汇处西北角稍靠北的29号小院前立有一块文物保护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华国锋旧居·交城县人民政府二00七年十月八日公布·天宁镇人民政府立。没错,这就是华国锋旧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处院子建于清末民初,是晋中一带很典型的农家四合院,和附近其他老院子一样,临街的房子都改造成了门市,但街门仍保留着原有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门的正上方有一个圆形的砖雕窗户,历经百余年的风蚀雨剥,依然保存完好。四周镶嵌着各种花卉图案,有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寓意四季平安;右侧还有寿桃,寓意期盼老人高寿;左下角的石榴则代表多子多孙多福;中间的木格窗呈冰裂纹,寓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门匾上是“寿而臧”,出自《诗经·鲁颂·閟宫》中“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这里“臧”是善良的意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人高寿,表达了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进入街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座山影壁。影壁与屏风的作用相似,用来遮挡视线,并且邪气从街门进来走直线会被反弹出去,财气从院子里流到这里也会被挡回去,因而影壁具有邪气不进入财气不外流的作用。这座影壁虽已脱落损毁不少,但从留存的图案上大致能看出雕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历经百余年线条依然舒展漂亮,不能不惊叹古人精湛的技艺,也充分显示了它不朽的艺术价值。进院时我无意间一回头,看到街门内旁立有一架木梯,二层阁楼上存置有不少杂物,阁楼的空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我想,往上存放的杂物应该都借助于这架梯子吧。同时,街门上方的砖雕窗户,对外有美观作用,对内阁楼里有采光作用,可谓一举两得,也不能不赞叹古人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院子坐西朝东,取自紫气东来,所有房屋均为单坡硬山顶,青瓦布顶砖木结构。因所有窗户屋檐都朝向院内,故而人们称元宝院。东西房各五间(两柁间称一间),南北房亦为五间,西房为正房,南北房为厢房,临街的倒座东房近年来被改造为门市。院子不大,没有晋商大户的雕梁画栋大气雄宏,但很幽静,显得很朴素。从院落结构及所有房屋柁头裸露装饰桁木彩绘及影壁等建筑风貌上看,这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特色与风格,很可惜这不属于华家即苏家的,他们家是租居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厢房东头的这两间(为一屋)就是华国锋和家人当年租住过的房屋,看上去与其他房间并无二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房门虚掩着,从里边传出了晋剧唱腔声。我轻轻推开门,见一老者面西正坐在椅子上看挂在西墙上的电视,电视画面正是一出晋剧。见我进来,老人关掉电视很和善友好地看着我。闲谈中得知,老人89岁了,姓任,一直住在这个院子里。我问:“当年华主席全家就是在这个房间住吗?”“嗯。”老人点点头,“华老从5岁到17岁,他们全家就是在这个房子里住着。他父亲叫苏庆惠,他们家穷,串房檐(方言指多次租房子)住。民国十五年(1926)就住在这里,一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老人还说这屋子的陈设布局基本就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细细打量着这10平米左右北方农村再普通不过的屋子,进门右首原来应该是柴火连煤火的灶台,后改装成了一个大煤火灶台,再右就是靠东墙一长溜土炕,炕南首为窗户……所不同的是在对面后墙正中挂有毛主席、华主席的画像,再靠西些摆有一精致的穿衣镜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国锋原名苏铸,1921年2月16日出生在交城县南关,他们家在县城并没有自己的房子,曾几次迁徙,租住过几次房子。1928年,苏铸的父亲苏庆惠去世,靠着娘家的接济,35岁的苏妈妈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苏妈妈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节衣缩食坚持送两个孩子上学念书。1929年,苏铸入城内下关小学读初级小学一年级。1933年,12岁的苏铸考入当时交城最好的高级小学,这所小学当时叫“交城县立第一两级小学”,现在叫交城“城内完全小学校”。1935年,14岁的苏铸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一直学习到1937年。1938年6月,苏铸就是离开这个院子上了交城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游击队。他化名“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队”,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他一生,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苏铸,如今他的子女仍用苏姓,并不姓华。1938年10月,华国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走上革命道路的同时逐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时期,他前后任交城县牺盟会秘书,县抗联主任兼分区农民部部长,中共交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兼抗联主任。抗战胜利后,他历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故而交城人对华国锋有“华政委”的称呼),晋绥八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阳曲县委书记。1949年初,任晋中南下支队一地委宣传部长,随军南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的瞬间,永久的镌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的年初,照片中坐在前面的老妇人是华国锋的母亲,而身着深色棉袄的夫妇和小孩则是华国锋的兄嫂全家。这张照片拍摄时,华国锋已经被党组织任命为湖南省湘阴县委书记,即将随大军南下赴任,临行前,华国锋回到交城县城关镇的家中,与母亲兄嫂拍下了这张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说来,这个屋子不是华主席的出生之地。我问老人:“那,华主席的出生地在哪?”老人手指南向:“不远,出去后过却波街直南南关里,你去打听吧,人们都知道。”谢过老人后,我出门走进倒座东房的门市里打听华主席的出生地具体位置。几位中年女人都说不知道,不过门市里悬挂着几幅华主席的画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南过却波街是条不宽的路,没有了永宁南路的宽阔与繁华,应该也叫永宁南路吧,只是路旁的院子没有了门牌标识牌。问一位大妈说这里叫南关。行十几米向路旁水果摊的中年男主人打听,他说他不是本地人不清楚。再行几十米向一位大哥打听,他说走的过了,并表示乐意引我而往。行不多远,在路东一豁口处停下。“就是这个院子。”他手指北房说,“你看,斜对面东间(这里指一个屋子)就是华主席的出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破败不堪的倒座西房及豁大的豁口判断,这豁口处应该是座不小的大门,但以现存的房屋看又是很普通的农家院,没有旧居房屋的裸露柁头桁木彩绘,影壁也是再简陋不过的座一字型影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一处普通的农家院子,坐东朝西,大门居中,两侧各有一间倒座西房,北南各有两间厢房,均为单坡硬山顶青瓦布顶砖木结构一门一窗。北房两间都住有人家,南房东间尚存,西间坍塌无存。正房(东房)应该是三间,但现在是另有一院,与此院相通,其形制与结构跟此院截然不同,是新制还是旧制不得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走到北房东间门前拍照,屋门一把小锁紧锁着,门帘、窗帘紧拉着,很严实,看不到里边的布局陈设。从隔壁的情状判断,此房间同样是煤火灶台连土炕。我轻轻地摩挲着门框与窗棂,很想搜寻发现点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没有人指点介绍,谁会想到在这处很普通的院子里,很简陋的房子里竟能走出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位大哥热心又健谈。他说这处院子是清末修建的,一百几十年了,主人姓贾。1921年农历正月初九(公历2月16日)华主席出生在这间房子里,他的幼年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他还说起了华主席两次回南街的情况。1991年8月底,华主席偕夫人回交城住了一个星期,重游交城的故居、旧居及曾经打游击的地方,感触良多,人们亲切地称他“华老”。当时华老特意来到他出生并度过幼年时光的这处院子以及这间屋子里,细细打量看了又看,无限深情很是感慨:“到家了!到家了!”可见这间屋子、这处院子是华主席心中永远的“家”。1995年,华主席偕夫人再度回到交城,看望了许多当年的老朋友,深感家乡的温暖。他特意去住了12年的那处院子仔细察看,并同居住的人们亲切交谈。一直居住那院的任老伯比华主席小11岁,当时华主席一放学回来就抱着他玩儿,两人感情很深,直到后来华主席上山打游击,偶然间回来也要去看看他。当有人跟他聊起华主席的话题,他总是津津乐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真后悔没跟那位姓任的老人多聊了会,如果他果真是那位任老伯,那么我会从他处探寻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过往,风雨沧桑。这间屋子可曾记得百年前那个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的小婴儿,简单而又朴素的影壁可曾记得苏妈妈抱着婴儿晒太阳拉着小苏铸学走路,这处院子可曾记得苏爸爸收工回来小儿子飞出屋子要扑向父亲的怀抱,可曾记得小苏铸跟玩伴们在属于他们的小天地里尽情地嬉闹玩耍。不远处路西的那个院子连同那间屋子是否记得当年苏家流离失所辗转迁徙,是否记得风雨如磐民不聊生的岁月,是否记得少年苏铸立志求学勤奋刻苦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是否记得血气方刚精忠报国的小伙计告别母亲和大哥毅然决然地奔赴交城山打游击抵御外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映红了这间屋子,映红了整座院子,也映红了整个永宁路。尽管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但我透过喧嚣好似看到了小苏铸与几个发小从院子里出来直奔向北面,也似乎看到了少年苏铸从路西的那个街门里出来背着书包跑向学堂,隐隐约约从路东的县立两级小学校里传出了童稚的歌声,那声音愈来愈近逾来逾清晰真切变得坚定而铿锵有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暮色苍茫中华国锋和几名游击队员身背大刀或步枪很警觉地由远而近进入了路西的一个院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遐思与梦幻中,又似从远处传来了交城民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交城的山水实呀实在美。交城那个大山里住过咱游击队,游击队里有咱的华政委。华政委最听毛主席的话,他紧跟咱毛主席打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12.1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