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桂林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同时,这里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各项重大活动的首选地。我的学生时代便与这看似与我无关的活动结下了久久的缘份,花束、花环、迎宾曲,一直伴随我快乐的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那个时代,70年代初吧,有着各色各样的政治活动,什么“双代会”、“积代会”,还是小学生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却经常去参加,因为我是一名献花小队员。林林总总的会都有开幕式和闭幕式,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便会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手捧花束快乐地跑上主席台,行举手礼将手中花束敬献给台上的领导、标兵、先进工作者或积极分子。那时候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那意味着当天可以看文艺演出,而且是和演员哥哥姐姐们零距离接触。</p><p class="ql-block">到了小学高年级,我又成为了一名仪仗队队员,类似于现在奥运会上的礼仪小姐。自治区举办的各类体育运动会,我都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举着引导牌,走在运动员前面,尤其是在闭幕式上,知道身后的运动员中有金牌、银牌的获得者,一种自豪感更是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前,不像现在这样,国内国外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地方,旅游景点也没有现在这样多,因此,国外的政界要人来中国访问,很多都会安排到桂林参观旅游。中国人是好客民族,尤其是接待外国的政府元首,欢迎仪式必不可少。于是,飞机场上舞着花环彩旗、载歌载舞的欢迎队伍,基本上都是由各学校的学生组成,隔三差五地,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完成这些欢乐的任务。</p><p class="ql-block">欢乐的任务其实也很辛苦。一支舞曲从头跳到尾,音乐不停舞步不能停循环继续。每场任务必须排练准备两到三个舞曲轮流表演。学校操场上,我们经常要练习舞蹈动作,演练队形变化。到了飞机场等候来宾飞机,有时候在大太阳下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只要天空上传来飞机的隐隐轰鸣响声,我们便马上舞动起来。经常是从飞机上走下来的不是我们等候欢迎的客人,仍必须边唱边跳的目送至看不到离去的汽车才能停下来,若是遇到突然变天下雨,也要保持队形原地不乱(空旷的飞机坪没有遮阳挡雨的地方),尽管同学们被雨淋个浑身透湿,花束彩旗都藏于衣服内或集中收放在队伍后面的雨伞下完整无损。可爱的同学们做事都是那样的认真!</p><p class="ql-block">扎花束、花环是同学们喜欢的事情。参加活动的同学在迎宾的前一天晚上,来到教室自己动手扎制,五颜六色的皱纹纸,任你想做成什么形状的花都可以。男同学折来桂花树技,把做好的花朵一朵朵用线缠定,或者把女同学剪好的亮纸彩片一条条缠绕在竹条上,这样,一捧捧花束、一个个花环就做好了,教室里面充满着欢笑!</p><p class="ql-block">印象中,我迎接过美国总统尼克松,陪着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观看过文艺表演。榕湖宾馆当时是专门接待重要的外国友人,小礼堂里坐着我们这些经过挑选而来的特别观众,演出的内容是否精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我的同学都是能够信任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理旧作 写于2011年3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