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江西文科高考回忆及试题。

清涧(京汉)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江西日报》发布关于恢复高考的消息,令尚在插队落户的知青无比振奋!</p><p class="ql-block">1968年的12月21日(第二天报刊公布)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相隔九年后的1977年10月21日,报导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还比九年前伟人号召下乡上山提早了两个月,但都是2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况且我从上海赴江西崇仁小山村插队落户,是69年4月1日,竟然也是一日,后来知道这天还是西方《愚人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之听到高考恢复,虽不欣喜若狂,还是很兴奋的,所以记住了这些或悲或愁或喜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示是上海外滩的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江西省公布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具体日期:1977年12月3日和4日两天。(我还保留着当年制作很粗糙的年历卡)每天考2门,每门考两个半小时。知青特别是老三届的上海知青,都积极地投入到筹备复习资料和制定复习计划的工作中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同样对恢复高考感到高兴和期待的还有我当年已届六旬的老父亲(若在已是百年诞辰了),他给我投寄了数学政治等书籍和相关资料,保证了我复习迎高考的粮草先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老父亲对当年文革废除高考颇反感,近日整理旧物和老照片,发现一个破损的工作日记本,里面有随手写的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知青荷锄下田去,我问为何不读书。自古未闻梦有罪,醒来惶惶畏查处!现在读了仍然心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属68届高中生,相当于初中学历,因为66年校园里已放不下平静的书桌了!而那些插队落户参加高考的68、69届初中生,也就只相当于小学学历了,他们参加高考难度比老三届高中大更多。</span></p> <p class="ql-block">1977年底江西省高考的学科分数分布(以文科为例)分布如下:</p><p class="ql-block">语文120分(作文100分;直译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即文言翻译20分)</p><p class="ql-block">政治100分</p><p class="ql-block">数学100分</p><p class="ql-block">史地120分(历史80分,地理40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文考题《难忘的时刻》,正中下怀!考前我与同插队的68届曹扬中学高中生许振华猜作文题目,现在叫押题),当年讨论甚至争论了一个上午,最后达成共识,按照文革前高考作文题,都是考记叙文!记叙文不是叙事就是记人,这种分析现在看像是废话,其实当时却担心过它会不会考诗歌?或者政治论述题,甚至考虑会不会考写批判文章呢?经争论,这些忧虑都一一否定了。由于有了叙事或叙人这个判断,那么考什么的慨率大呢?考在上山下乡(或插队落户)的日子里会么?不可能!因为考生中“工农兵学商(文革常用语)″都有,必须出一个有共性的作文题......。最后一致认为:考《在复习迎考的日子里》概率大,但这个题目还嫌大,我们押了个题:当我踏进考场的时刻!当然别的题型也选择一二(如走过的路,我喜爱的戏或歌曲等)作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是当年插队落户的山村古祠堂,堂内尚存古旧对联楹联等,很有些人文气息,浯漳村小就设在祠堂里。</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虽未坚持记日记,但遇到自认为的重要事件,常写些随笔,闻讯恢复高考,也洋洋洒洒写了些心理感受。家信中也写了自已的欣喜之情,这些都成了构成踏进考场时刻心情描述的素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是从落户山村到县城(计80华里)的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考场设在县城宝水河边的崇仁中学,我坐在讲台前那个位置,有两名监考老师,一名还是抚州师范毕业当小学老师的上海知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看考题《难忘的时刻》,立马就定下神来,先写了几行:踏进考场不久,我耳边就响起了令我感动,久违十年的课堂铃声,声音将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后面阐述了这个时刻的庄严,这个时刻的令人激动和这个时刻的意义。现在可以说虽人过七旬,仍然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是与我同插队的知青,其中有华东师大二附中知青八名,他们学历都达到了大学中专水平,其中有五名二附中知青入学华东师大,一名入学交通大学。二附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了教育部所属的全国重点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语文试卷除作文《难忘的时刻》外,还有直译文言故事《自相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了考场,遇崇仁县马鞍公社知青队66届高中知青,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他写了赴北京串联,在北京见到伟大领袖的幸福时刻,写得很顺利,自我感觉良好。我轻声说四人邦粉碎啦......,再写这事不太合时令吧!他显出一副若有所悟的表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完与相识的阅卷老师交流,难忘时刻写接受伟人接见或检阅的得不到高分,但也沒压分。毕竟阅卷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对文革有切肤之痛,但又同情知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卷者还说一则笑话,有的考生不理解直译之含义,在试卷上从上到下直写翻译文,闻之笑而含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喜好古诗词,在随笔本上也抄录了唐诗宋词,还真有用到了,原本仅是丰富乡村枯燥的业余生活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作者父亲赠与我的旧版郁达夫选集等,我曾带到山村,闲时偷偷阅读,也无形中增长了文学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高考1977江西省文科试卷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等试题,现罗列于后,供有兴趣的人参考或忆旧。因数学成绩不计入总分,就不列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西省政治考题:</p><p class="ql-block">一、简明回答下列问题(20分)</p><p class="ql-block">(一)党的十一次路线斗争的性质和重要特点是什么?(5分)</p><p class="ql-block">(二)在我党历史上,哪几次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路线危害最大?(5分)</p><p class="ql-block">(三)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这个矛盾的中心是什么?(5分)</p><p class="ql-block">(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革命运动包括哪两个阶段?其相互关糸怎样?(5分)</p><p class="ql-block">二、"四人帮”否定建国以来教育战线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鼓吹"黑线专政”的罪恶目的和造成的危害是什么?(20分)</p><p class="ql-block">三、毛 对当代世界的战略形势作出怎样的科学概括?有何重大意义?(20分)</p><p class="ql-block">四、为什么说"四人帮”反党集团泡制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在理论上是荒谬的,政治上是反动的?(20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谈谈唯物辨证法关于內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糸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20分)</span></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历史考题</p><p class="ql-block">一、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3分)</p><p class="ql-block">(1)人类历史的五种社会形态(或者说五种生产方式)是( )、( )、( )、( )、( )。</p><p class="ql-block">(2)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社会。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 )、( )、( )和( )。</p><p class="ql-block">(3)鸦片战争和中英( )的签定,是中国走向( )社会的开始。</p><p class="ql-block">(4)太平天国定都( )以后,就颁布了农民革命史上光辉的战斗纲领( )。</p><p class="ql-block">(5)1919年的( ),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 )的阶段。</p><p class="ql-block">(6)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1948年开始,先后进行了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就是( )、( )和( )。</p><p class="ql-block">(7)1950年,我国开展了( )、( )和( )的三大运动,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年建立的( )。</p><p class="ql-block">(9)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爆发于( )年,结束于( )年,它是当时(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必然结果。</p><p class="ql-block">(10)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扩展它在非洲的侵略范围,近来派遣雇佣军武装干涉( ),侵略( )。</p><p class="ql-block">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意义?(10分)</p><p class="ql-block">三、十九世纪中期,沙皇强迫清政府先后签定了瑷珲条约(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和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老沙皇侵占了我国哪些领土?(10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伟大领袖和导师毛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著作中,向全党提出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和使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等三项任务,根据这一教导,我们应以什么态度研究历史?怎样把研究方向和其它两项任务结合起来?(20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地理考题</p><p class="ql-block">一、填图(22分)</p><p class="ql-block">(1)我国政区暗射图上,填出江西省及周围邻省和省会的名称。(10分)</p><p class="ql-block">(2)在我国政区暗射图上,填出我国接壤的国家名称,并根据“三个世界划分的标准,指明各属第几世界?(12分)</p><p class="ql-block">(我国政区暗射图略)</p><p class="ql-block">二、填空(18分)</p><p class="ql-block">1、世界陆地分为七大洲,它们是:(7分)</p><p class="ql-block">2、我国三大钢铁基地是:( )( )( ),分别在( )( )( )三省。(6分)</p><p class="ql-block">3、我国的五大煤炭基地是:(写出名称和所在省区)(5分)</p><p class="ql-block">三、问答(10分)</p><p class="ql-block">江西粮食作物以什么为最主要?这和江西省的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江西高考1977阅卷结束后,欲第一次公佈文科体检分数,四门学科分数平均71分以上才能有体检的资格。这样划线问题来了,上饶(当年县级市),文科考生1000多人,按平均分71分划线,只有7人上线。后分析发现江西省文科数学卷难度大大超过兄弟省市,造成另三门考分很高,但数学成绩较差的考生不能上线,非常可惜。经讨论,决定以语文、政治和史地三门学科成绩计分,每门平均86分以上为体检线。这样上饶7人上线增加为12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是作者当年插队落户的梯田和山景。</span></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当年同在一个生产大队插队的68届高中同窗,1965年二附中两个班级联合演出合唱《长征组歌》,他们都参加了排练,指挥伴奏主持都由学生担任,历时半年,待上台演出前文革爆发,演出中断!直至2018年校庆60周年时复排后顺利演出,圆了五十年前的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长征组歌》的演出,它的讲解词成了政治考题简述长征意义的答案,由于歌曲印象深刻,历史考题凡涉及长征的都能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1972年夏在崇仁县城购买了《世界地图册》,在斐页上还写了"站在田埂上,眼望全世界”两行字,平时常翻阅,保留至今。高考地理中派了大用处,其中有填写中国邻国,简析江西盛产水稻的原因等考题,在考场颇为得心应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当年崇仁县县医院所在地,建于1910年的天主教堂。高考体检就在此进行,所以印象深刻,重返第二故乡,也到此一游,回忆往事。但当年建筑物上方的年代是1921年,大概是党建日期,所以改了,望专家考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恢复功能的天主教堂内部设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总得来说,知青参加高考1977确实不易,录取率只有4.6%。考入大学,报到时发现学生年龄差异大,分别来自五湖四海,我那个班就有黑龙江、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大丰崇明等地(还有回乡)的考生,他们的共同点: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生产队插队的知青,左下是作者当年照片。</span></p>

高考

知青

考题

江西省

插队落户

时刻

当年

考场

文科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