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为进一步提高南山区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准确把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新高考方向,助力“登峰计划”,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南山区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2021年12月7日下午,南山区高中英语第二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南外(集团)高级中学的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在此次活动上,南外高级中学的何颂超老师和北大附中的谢新军老师,以外研版必修二第六单元“What is really green?”一文为课题,演绎了两节风格各异的阅读课。南外(集团)高级中学高青校长莅临现场观课。</p> <p> 本次同课异构选择的研讨主题是人与自然,教学内容是外研版必修二Unit 6 Developing ideas What’s really green,课型接续前一课时对于understanding ideas探讨,这次聚焦developing ideas的阅读语篇处理。文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几个认识误区,引导学生对所谓的生活常识持批判的态度。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思维品质,并为同一主题下的单元的“project”活动—倡议信提供延续的学习支架。活动的创新点在于“做中学”,旨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做了文本解读及输出活动的精彩呈现。</p> <p> 何老师以创建真实情境开场,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兴趣。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在周末的时间在社区内完成“绿色生活”的调查问卷,变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在阅读活动中,通过探究“环保真相”,挖掘文本中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梳理篇章结构,归纳重要细节,重新审视调查结果显示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改进意见。最后学生展示“绿色南外”的方案,在动手实践和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体会“绿色生活”的真正含义。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体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理念。</p> <p> 谢老师同样创设了情境,从自身的生活习惯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环保理念是否正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文章中四个“环保真理”真伪的辨析,谢老师引导学生梳理说明文语篇的常见篇章结构,自主澄清文中的环保常识,并以电动汽车为例,激发学生对于更多“环保真理”的批判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谢老师的启发下积极地表达,热烈回应,气氛和谐。</p> <p> 课后,两位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p> <p> 何老师分享设计思路</p> <p> 谢老师分享设计思路</p> <p> 来自北师大附中的宋丽娜老师、南头中学的李兵老师、育才中学的吕丹老师和华侨城中学的呼文静老师进行了“以大单元教学”为设计理念的备课教研的经验分享。</p> <p> 最后,南山区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张文英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授课亮点,强调了研读《新课标》的重要性。她肯定了本次的研讨课的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看到了南山英语教学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的两个成果:1、教案设计的规范化(如南外的教案设计文案)和课堂活动的设计理念上,尤其是教学目标的对标,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理解。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的细化、量化,使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活动设计为主题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意识增强,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产出的质量;2、南山区学生的口语能力显著提高,学生能在课堂上自如表达的现象在南山各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普遍存在。</p> <p> 她认为老师们阅读教学方式的变化明显。与以往的注重语言点讲解的阅读课堂不同,本次的两节课都注重为学生最后的输出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使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表达,完成一定的任务,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输出活动,学生通过“做中学”,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独立思考、问题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发展。这一类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活动,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活动,值得老师们进一步探究和实践。</p> <p> 张老师期待老师们要时刻不忘新课标的研读。《新课标》明确了英语学科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整合的六要素等。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历史使命与现实任务,才能设计出更多的立足学生发展的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优课,为南山学子提供更好的展示和发展的平台。教学相长,老师们也可以在新教材不断地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发展专业能力。最后张老师倡议与会老师们要博采众长,共同提高,广泛参与教学研究与实践。</p> <p> 本次南山区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圆满举行,再一次体现了南山英语教育人对英语教学的热情投入、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无私奉献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新教师虚心学习、老教师勤于奉献的良好风尚。</p> <p>图文:陈璇</p><p>编辑:陈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