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之老房子

梨花约雨君

<p class="ql-block">我翻出这张老照片,是50年前夏天照的。上面有和我一同步入知青行列的我的同学们。我们的背后就是曾经承载着我们青春芳华的老房子!这张照片是仅存的,很珍贵,时代感很强。老房子给我留下的记忆象穿流不息的河水那样澎湃!我的思绪那么自然流畅地回到了那些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九月十六日,我们告别家乡和亲人满怀青春的激情来到辽中细河沿村。那里很美,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长满野花的大堤,有勤劳纯朴的农民。想到我们的青春将要在这里度过,也觉得很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受到了大队和贫下中农们的欢迎,我们二十一人被分配到六个生产队。我们有十五人分在细沿,另有六名男同学分到细河沿下属自然屯郭家窝棚。最初我们被安排住社员家,吃在社员家。我们和社员近距离接触,他们对我们挺好。但问题来了,我们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渴望,我们多想和同学们在一起呀!就这样大队领也考虑到方便管理,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座房子就落成了!我们就实现了过集体生活的愿望。我们用白灰在外墙写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醒目的大字,我们又为新家起名叫青年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三间砖木结构东北农村最普通的房子,房顶是苇草苫的。院子很大,东面还盖了仓房。房子门前放着各种劳动工具。走进去第一眼就看到厨房,四墙角是土灶,二个用来做饭,另二个用来烧水温猪食。东屋我们十个女同学住,西屋五个男同学住。这座房子谈不上奢华,但那时在农村就算挺好的了。我们很满意,就是这座老房子给了我们这些知青有了家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苦,只有当过知青的才能体会到。那些年我们都是身体正处于成长期时期,我们要和农民一样去承受苦累,那身体和心理经历的痛苦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插队的地方全部为旱田。春天我们迎着风沙在田里播种,在五百米的田垅里来来回回不知走多少来回,晚上全身关节痛疼苦不堪言;夏天踏露水顶烈日去田里锄草,到青纱帐里喷农药,衣服全被汗水和药液湿透,不小心农药还弄到脸上和嘴里;秋收时掰苞米割豆子摘棉花,手上割出鲜血,跪在地上摘棉花磨破膝盖是常事;冬季顶着风雪在场园里打玉米和稻子,冻坏手脚。我们每个人都不舍得歇工,为了青年点能分到足够的口粮,不欠生产队的钱。总之,在这块黑土地上我们用青春的热血和稚嫩的身躯演译着与命运抗争的故事;用灵与肉作弦演奏一曲曲历练的音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上我们同样困难重重。生活在城市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还在爸妈怀里撒娇的孩子。可到这里我们要自已做饭,自已烧火谁会呀!最难的是得到距离青年点300多米的大井上去挑水,做饭的同学要早早去,刚开始提水水捅下去多少次都提不上水,太难了!每天都挑十来担才够用。夏天还好,冬天井台上到处是冰,走不好就跌倒。我们做饭烧的都是秫杆,反潮就冒烟搞得屋里屋外全是生烟,呛得人出不来气。我们的主食都是玉米面大饼子,开始也不会,把饼子贴到锅外是常事。就这样我们踉踉跄跄的学习适应农村生活,我们从不抱怨,我们深知青春只有经过磨难才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我们的老房子更好,把青点建设的更好,我们自力更生,利用收工后的时间垒起了院墙,筑牢了篱笆;我们又盖了猪圈,上集抓猪崽养起了猪。担任点长的同学象家长一样,每天起的最早,把院子打扫干净,把工具摆放整齐,然后叫醒同学。宿舍里到处都井然有序,每个人的行李都叠得板板正正。就连脸盆、牙具、雪花膏和小镜子都摆放整齐,让人看了感到很舒服。为了能改善生活条件,同学们自己下大酱,渍酸菜。为了保证冬天有菜吃,大家象社员家一样,象模象样的挖了大菜窖!每当看到我们自已创造的劳动成果,看到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都很骄傲!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管劳动多么艰苦,一回到老房子里,就是一片欢声笑语!一片热气腾腃的气氛!开饭了,锅碗瓢盆一齐响,吆喝声,叫喊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浪漫集体生活的交响乐!吃完饭,有谈心的,有小息的,有的同学拉起二胡曲,有人吹起囗琴,当然还有人亮起嗓子引亢高歌!更有人捧起书本孜孜以求起来!更有人将劳动之乐趣吟诗作对玩起小資情调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学习,经常开民主生话会,每个人都可以对青年点提合理化建议,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从队里拿来报纸阅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我们那时经常唱的歌是: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听党的话,要扎根农村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看见我们的房子,看到我们为之自豪的青年点,就如同置身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里!房前房后种满各种颜色的鲜花,有红的,黄的,粉的……,姹紫嫣红!东院一块一块的小白菜小菠菜芹菜香菜象绿毯一样铺在老房子前面;西红柿和辣椒长成诱人的红色小灯笼;小葱一棵棵昂首挺胸;紫色的扁豆掛在藤上爬满院墙;黄瓜又细又长,垂手可得!我们每天都吃新鲜蔬菜,有时吃不过来就送给社员家。社员都夸我们。我们收工回来,都自觉的到园田里拨草浇水施肥等。这些都是大家辛勤付出的硕果!还有我们养的猪长的也好,肥头大耳,都能长到200多斤以上,我们每年春节都杀口猪,分肉给同学们代给城里的家人。我们苦干实干,经过努力我们青年点粮满仓,柴满垛,成了村里富裕的大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插队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响应:春节不回城,和贫下中农过革命化春节的倡议,真的都没有回家过年。除夕的晚上我们吃了饺子,放了鞭炮!我们都很想念家里的亲人,我们集体唱起了歌!歌声从老房子里飘得很远!我们都相信家中的亲人一定能听到!我们都哭了,那是幸福的泪水!因为还有同学在身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座老房子里,我们的青春闪耀着光彩!我们收获着达观的人生态度;享受着集体生活的温馨;我们又彼此分享着彼此的迷茫、痛苦还有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催生升华着我们纯洁质朴的同学情!我们收获着昂贵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青春我们没有虚度,我们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我们青年被评为公社和县里的先进集体,公社在我们青年召开多次现场会,号召各大队知识青年向我们学习。我们的事迹被沈报资深记者刘庆谌所感动,专程到我们青年点釆访,之后他的报告文学:青年之家在沈报发表。同年辽宁青年创刊号转载了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老房子里,我们努力实现着我们青春年代的阶值观。几年时间,我们中有的同学被推荐做了教师,有同学做了赤脚医生、大队广播员、生产队会计、保管员。更值得骄傲的是有六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里的故事太多!承载着我们的青春!回忆起来,历久弥新!不知它还在不在,不管在与不在,老房子永远是我一生住过的最好的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