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校和我的老师同学们

廷华(左军)

<p class="ql-block">(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校章。</p> <p class="ql-block">学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建校3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中期的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简称重庆机校),是国家部属重点校,是现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p><p class="ql-block">重庆机校机405班,是上世纪共和国遭受严重三年自然災害末期,1962年招生的不凡集体。在当时国家困难,在全川只招收200名学生,报攷的人多,招收的名额少,培养的目标是技术员,应是珍贵的稀有资源。</p><p class="ql-block">在那困难时期,人们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温饱的问题,上中专,包吃住,有书读,包分配工作,这对当时困难的工农家庭子女来说,选择上中专是最明智的正确的选择。</p><p class="ql-block">62年国家困难,国家又急需建设人才,国家制定了全包免费的,用中专四年速成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被我们遇上了,选择了,解决了我们的上学读书和温饱问题生存问题,是我们的福气。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这是生在毛泽东时代的幸福,真诚的感谢党和国家。 </p> <p class="ql-block">在那特别时期聚集在一起的机405班,注定是有特质的,他们纯真友善,团结向上,知恩报恩,爱党爱国,不负年华,努力学习工作,亇亇成才有为,值得记入机校史册。</p><p class="ql-block">同窗之谊,是我们人生中难以割舍的珍贵感情。韶华易逝,回首往昔,那一段年少时的回忆,常常不禁诵上心头,把我手中仅有的新旧照片,收集在一起,做个相册,以此怀念重庆机校和我的老师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机405全体同学们与校领导老师们的毕业留念照。</p><p class="ql-block">我最怀念的是班主任向美堂和刘帮柱老师,他们待亲人一样的对我不少的帮助,让我渡过了机校的学生时代,知恩报恩永不忘。</p> <p class="ql-block">62级毕业留校的同学与老师留影</p> <p class="ql-block">校队欢送德龄和我的毕业分别留念</p> <p class="ql-block">两位体育老师,余老师,王老师和校队员们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学校男女代表队,欢送队长毕业留念照。</p> <p class="ql-block">学校男女校队合影时的站队名单。</p><p class="ql-block">(该名单由女队队长提供)</p> <p class="ql-block">班球队同学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机405班女生</p> <p class="ql-block">毕业分别时,同学赠送的留念照片,至今保存的很好,难忘的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刘云德,罗支兴,张德群,三位同学已仙逝走了,又少了三个,可惜。</p> <p class="ql-block">这是郭成龙拍照的,我班外出劳动时的集体照,珍惜的历史记录。</p> <p class="ql-block">黄孝明唐亨菊和我在电子科技大学留影。</p><p class="ql-block">黄孝明是我小学,中学,中专的同班同学,我们是共学时间最长的学友,难得的人生经历,珍惜珍贵。</p> <p class="ql-block">自驾游前在德阳我家里集合。</p> <p class="ql-block">张飞柏树照</p> <p class="ql-block">南山同学会上吹凑牧民新歌。</p><p class="ql-block">我吹笛子的启蒙教练就是我的学友孙德龄,是他用他吹的笛子教会了我笛子孔音的指法,让我退休后还没有忘,撿起来的时不时的吹两曲,有趣难忘,谢谢了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即兴表演</p> <p class="ql-block">在黄龙溪同学会,吹奏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有福成佛</p> <p class="ql-block">简阳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简阳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游远华同学宣读他的贺词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南山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哥俩好,唐帮华和左廷华。</p><p class="ql-block">我们班有五个华,有罗朝华,游远华,陆新华,唐帮华,左廷华。</p> <p class="ql-block">为同学友谊干怀!</p> <p class="ql-block">干杯,朋友!</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横渡长江的游泳健儿。</p> <p class="ql-block">(1965年四川省横渡長江纪念章)每亇横渡成功者,都有此纪念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分配到重庆的同学照片。</p> <p class="ql-block">分配到自贡的同学照片。</p> <p class="ql-block">学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长,潚洒的周玉贞同学。</p> <p class="ql-block">实习时的搭档,姜兴碧同学。我们在田维民老师的指导下,在新1号新2号机床上,一起創造了当时的校纪录,一个工作班里,完成加工有110颗合格的半园头铜螺钉的成绩,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难忘记忆。</p> <p class="ql-block">德龄制作的影象合成</p> <p class="ql-block">重庆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三位北碚的好友同学。</p> <p class="ql-block">重庆南岸观看朝天门。</p> <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中一大追求。驾车自驾游,是我退休后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从机校毕业,又让我留校工作,我人生中第一次领工资是机校发给我的,可以说机校解决了我生存问题。</p><p class="ql-block">之后支援了三线建设,我努力工作学习,组织上又送我到清华大学读书,园了我的大学梦。</p><p class="ql-block">机校,清华,是我人生中的两个重要历史节点,机校解决了我生存的问题,清华给了我发展空间。今生有幸,就读两校,终身受益,感谢时代,感恩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