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第二周】陈菊昌 分享工作中点滴收获

陈菊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有温度的课堂更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12月8—9号。全镇教学诊断课在我校举行,活动分两天进行。8号下午集体备课,九号全天上课。</p> <p class="ql-block">尽管风冷天寒,丝毫阻挡不住教师们的上课热情,几位教师,课如其人,各显本真,导入各有特色、异彩纷呈,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不仅教书更现育人之德育功能。她们有“温度”的课不单温暖了课堂,更温暖了这个冬季。</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的课堂激情四射,创设情景,小小播报员伴乐播诵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师生互动和谐自然多样化。教学环节完整。</p> <p class="ql-block">左老师课堂,课堂活动与平稳并存,思考与动手齐步,教学与生成共存,尤其是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学温度?</p> <p class="ql-block">朱老师的课堂如潺潺流水,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教学是慢的艺术,数学是有思考的,课堂重在思维培养,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潘老师地道而流畅的口语教学、灵活多样的活动开展,不拘一格的练习操练,让孩子们收获满满,让老师们为之赞叹。</p> <p class="ql-block">余老师,虽是借班上课,有勇气先挑战,课前与孩子不打一声招呼。如此淡定沉着,缓缓引导,让孩子们很快跟上她的步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馨提示:</span></p><p class="ql-block">一、迈开门槛,过好第一关:教学设计书写美观、设计规范、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p><p class="ql-block">1.教学设计,备课目标要具体明确,且有可达成性,有效体现三维目标。</p><p class="ql-block">2.教学重难点突出,且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突破</p><p class="ql-block">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且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和学科味,是要关注学生的学龄段特点:有趣、好玩、新奇。</p><p class="ql-block">4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且活动设计要有梯度,体现由易到难。</p><p class="ql-block">5.有作业时既要集权,有助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比如说,要体现分层教学,ABC类,便于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静心研读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让你的说课有理论支撑。说课不仅说“上什么”、“怎么上”,关键还得说:“为什么这么上”。</p><p class="ql-block">三、实战与反思相结合。光有理论的积累,还必须有实战检验,否则,如纸上谈兵,空而无时效,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多写、多说、多练,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堂实践中,才能感知教学设计中各项预设与课堂实操与课堂实效的契合度。同课多班上,你会有不一样的感知与体悟。</p><p class="ql-block">四、同学科多交流碰撞,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培养、肥沃的土壤更助你成长,而同伴就是你成长中的助力器。相同年级、相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集多家之长更利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我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教学是慢的艺术。这其中不仅是对于学生,我们要学会等待。尤其是数学学科,我们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领其在数学课堂探究数学世界的奥妙,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其兴趣、开发其思维。</p><p class="ql-block">同时,对待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也是需要等待。新的老师,他们有热情,有活力,可能初听他的课,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但是细细品味,毕竟刚上班,他们对有些年级的学科教学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们的教学的成长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急于求成,否则,老师和学生都会出现被催熟的西红柿的现象,看着红的诱人却不那么可口香甜,且营养价值欠佳。我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都需要等待。给其时间,让其体验。引导反思、帮其小结、助其进步。</p> <p class="ql-block">教学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有缺憾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师生才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教师们可棒了,你瞧他们的反思,其中一位教师4天交4篇,未来可期,一起努力加油!!</span></p>

教学

课堂

老师

思考

教师

学生

培养

反思

学科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