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12月8日,我们钱家仨在祭扫维弟墓后走访了泗泾。</p><p class="ql-block"> 泗泾离佘山很近,但属松江区。古时是松江府署所在地,是座千年古镇。如今被竖立牌坊称为"泗泾古镇″的实乃一条街。这条街正在被大兴土木,翻修重建;可以接待访客的只有已完成修缮的临水宝塔公园,马相伯故居和几间有些书卷气艺术味儿的临街小店。自然来踏访的游人寥寥。</p> 钱家仨 <p class="ql-block"> 沒带相机,也忘了和弟妹仨合个影,只能从四年前所做美篇《团圆乐》中选出一张,权作记游的人物交待,风光和故居也只能用手机拍摄了。</p> 泗泾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佘山坐9号地铁,过了三站,即到泗泾。经当地人指点,换乘公交57路,四站路后下车,走不多远,对马路刻有"泗泾古镇"的牌坊告诉我们"到了″。</p> 泗泾公园 <p class="ql-block"> 迈进古镇的牌坊,走不了几步,骑山墙,修剪成团状的松柏,假山石迎候着我们。公园小巧玲珑。右侧建筑雕窗画栋。沿着大石板、小石子铺就的步道,走入赭红色长廊。下午的阳光在地上投下栏杆的倒影。另一侧泗水波光粼粼。这里美得清幽雅致。</p><p class="ql-block"> 七级浮屠是小镇标志性建筑,落成不久,木制结构,褐色。这时只有被阳光照着的那面全是金黄色。褐黄分明,这种光影很吸引正在学摄影的我。</p> 马相伯故居史迹展 <p class="ql-block"> 马相伯(1840--1939),中国教育家。江苏丹徒籍,继承胞兄房地产,来到泗泾,与泗泾人、著名报业开创者史量才合办泗泾私立养正小学,"蒙以养正",从此走上匡扶人才、教育救国之路。曾任徐汇公学校长,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参与洋务运动。直到毀家兴学,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任校长。1913年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在教育救国兴国強国之路上矢志不渝,殚精竭虑。他自称是一条狗,却希望让所有中国人活得像人。直至临终,还发出"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沒有把中国叫醒″的悲号。这种对祖国的赤子之心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p><p class="ql-block"> 怀着慨叹,带着思索,告别了先辈马相伯,离开了古镇泗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