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写好一句话,不那么容易。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在她的《写作生涯》一书中说:“喜欢句子,就能成为一个作家。”可见,写好一句话,对于一个作家是多么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国古典文学有炼字炼句的传统,只是,我们这一代的写作,由于缺乏古典文学方面的学养;又由于外语水平的局限,受到翻译作品中欧化句式的影响;再加上多年政治话语的潜移默化;和如今网络和手机微信短平快的影响,萝卜快了不洗泥,更注重的是一篇文章、一本书的快马加鞭,一句话,谁还会那么在意?</p><p class="ql-block"> 举几个例子。</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夕阳。波兰的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这样写:“沉重的太阳向西闲逛,乘着黄色的马戏团马车。”</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浆果的颜色黑。还是这位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这样写:“浆果这么黑,夜晚也羡慕。”</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衣服口袋多。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这样写:“于勒姨父却像商店橱窗那样,浑身上下挂满山鹑和野兔。”</p><p class="ql-block">比如写星星。契诃夫这样写:“天河那么清楚地显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前用雪把它们擦洗过一遍似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土豆。郭文斌这样写:“每次下到窖里拿土豆,都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像是好多亲人,在那里候着我。”“饭里没有了土豆,就像没有了筋骨。”</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沙枣林。李娟这样写:“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果实累累,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如盛装的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国家元首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野鸡。张炜这样写:“老野鸡在远处发出‘克啦啦,克啦啦’的呼叫,可能正在炫耀什么宝物。”</p><p class="ql-block"> 比如写道路。于坚这样写:“大道,亮晃晃的像一把钢板尺,水泥电杆像刻度一样伸向远方。”</p><p class="ql-block">如果将这八句话写成这样子——</p><p class="ql-block">夕阳落山了。</p><p class="ql-block">浆果这么黑。</p><p class="ql-block">衣服口袋真多。</p><p class="ql-block">星星闪烁。</p><p class="ql-block">我最爱吃土豆,每顿饭都离不开土豆。</p><p class="ql-block">沙枣林里果实累累。</p><p class="ql-block">老野鸡在远处呼叫。</p><p class="ql-block">大道伸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见到的很多文章很多书中,都是这样写的,司空见惯,见多不怪,见而无感。我们甚至还会认为这样简洁,朴素。这么一比,我们就会发现,写好一句话,还真的不那么简单呢。简洁,不是简单;朴素,不是无味。同样写一句话,写得好,和写得一般,是那样不同,一目了然。写得一般的,干巴巴的,自己看了都没什么兴趣;写得好的,那么生动活泼,自己看了都会兴奋。口水般的一句话,和文学中的一句话;白开水或污染的水一般的一句话,和清茶或浓郁咖啡一般的一句;风干的鱼一样的一句话,和振鳍掉尾一样鲜活的鱼的一句话,是有质的区别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