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长岐:长岐飘古韵 古村记沧桑 | “大地恩情”系列

胡老师摄影艺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摄影 / 胡老师摄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字、编辑 / 毛毛</span></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地恩情》系列作品</b></div><div><br></div><div>我是佛山人,我有佛山魂。佛山是生我育我的宝地,我深爱着这一片土地,也铭记着这片大地的恩情。《大地恩情》系列是我用航拍的方式展现我家乡佛山这片土地的美和乡土人情。本组照片系《大地恩情》系列作品之一。</div> 佛山被誉为古代四大名镇,至今仍保存着多条传承数百年的明清古村。长岐村就是其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古村之一。<div><br></div><div>九曲河、文笔顶、镬耳屋、古祠堂、长寿村,一条传承数百年的岭南古村——长岐村。</div> <i>长岐村,坐落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中北部的芦苞镇境内。古村始建于明代,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清朝初年。村庄依山傍水,村前两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后背靠文笔山。村中人家多为一厅四室、一厕一天井的四合院格局,石雕、灰雕、壁画一应俱全,村庄附近没有工厂,常年保持较好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长岐村还被誉为三水的长寿古村。在1200多名村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15名,其中80岁以上的有62名。上个世纪80年代起,村民陆续搬出旧村,在旧村外修建整齐的新村居住,仅有少量村民留在旧村生活,古村风貌得以保留下来。(本段引用自“百度百科”)</i><br> 长岐村是一条历史底蕴深厚的古村。据史书记载,800多年前,有“南宋四家”之一美誉的大诗人杨万里到广东为官。当他乘船经过北江边的胥口镇(胥口镇就是现在长岐村所在的三水区芦苞镇)时,观此两岸芦苇丛生、荻花瑟瑟,不禁诗性大发,吟出《明发青塘》一诗:“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水乡·长岐</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船行水入见青塘,遥想当年万里诗。</h3> 在大诗人杨万里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800多年前,这里已经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水系,芦荻、蒲叶随风摆动,岭南佳果荔枝红似花朵。诗人行船游走在这芦苇荔枝之间,侧畔有水上人家轻舟过,驶往诸江村。 今天的长岐村一带依然保留着岭南水乡的特色,桑基鱼塘、青砖红瓦的古民居仍在见证着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一条曲河,仍是长岐村民的母亲河。珠水有一小支流九曲河,在小河蜿蜒入北江之前,岔开了一条水路流向西江。长岐村就建在开岔之处,临水而建,水流向西流出,又从南面流进,形成三面环水之境。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岐村所在的芦苞镇地处珠水西江与北江之交汇处,自古便是商船云集。来自各地的商船、渔船驶入这片纵横密布的大小河涌支流,为村民们带来海盐,又换得庄稼,因此十分繁荣。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依山·古村</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笔顶下有古村,百年往事弹指间。</h3> 长岐村中有钟、何、黄、卢四大姓氏,其中家族成员最庞大的是卢氏,全村一千多口人中,卢氏占了一半。然而人数最多的卢氏并非开村之祖,开村的是来自花都的钟氏,与钟氏同出于花都的黄氏随后亦安家至此。 长岐村的建筑很有特色,古村的姓氏宗祠呈一字排开立于水旁,各户房子顺次排于其后,逐渐往山顶延伸,越往高处,房子越年轻。 长岐村背山面水,背靠一座小山岗,村民称之“文笔顶”,旁边还有一座木棉岗。为了让村子所靠的小山显得巍峨些,村民在建村之初便合力削去木棉岗的顶部,填到文笔顶上。背靠文笔顶,本意是希望长岐村文人辈出。 长岐村的民居不但讲求美观、划一、坚固,而且还十分人性化。漫步行走在二人宽的巷道中时,抬头可见雕刻山水、花鸟鱼虫的壁上灰雕。这不禁让人感叹古人所用的颜料之鲜艳,令今天许多画家都羡煞无比,两三百年历史的雕刻,外层颜色仅仅是红色有些许剥落而已。 许多民居的四角安着巨大的“笨脚石”花岗岩柱,用以支撑借力,石板路亦坚固非常。 从文笔顶俯瞰长岐村的百年古屋,只见飞檐画栋,镬耳耸立,由麻石、青砖和洋灰铺成的二人宽巷道在古屋间交错相连,一路拾阶而下,自文笔顶直通村口水塘。村口两侧还有特地留出枪口、侦查口的更楼,可见古人对村庄的防御十分重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寿村·长岐</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善天不欺,长寿自有道。</h3> 长岐村还是著名的长寿村。在1200多名村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15名,其中80岁以上的有62名。这和长岐村得天独厚的空气、水土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干净的空气和水,均衡健康的饮食,坚持适量的运动(劳动),平和无争的心态……这些都是通往健康长寿的路。 长寿之村的长者多,村里也成立了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曲艺社、书舍等设施。 长岐村古民居部分已经鲜有人居住了,村民大多都搬到了旁边较新的民居(下面会有介绍)。个别古民居成了一些流浪猫的“御所”。 从村庄上文笔顶的路口,有一块大石,上面刻着历史典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长岐</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香传承数百年,古村代有新气象。</h3> 长岐村的村口有两个水塘,塘水引自北江水的方塘。水塘的边上并排立着4株几人合抱不来的大榕树。 每年夏秋,村口的水塘开满了荷花。村口上下两塘,一塘是古村倒影,一塘是风摆荷叶,远远望去,古村山水独好。 从古民居沿着村中小路往里都几十米就来到了现在村民聚居的部分,我们姑且称为“新区”吧。 长岐村,一边是数百年古村的底蕴,一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交通、网络、水电通农村,让村民的生活跟上了互联网时代。 夕阳映照在水塘里,百片荷叶在水面的金光中争芳斗艳,虽落花已去,然绿叶仍在。 凭栏临风,村中的顽童正在村中的公园里嬉戏,享受着“双减”后的快乐童年。 “新区”是村民现在的聚居地,里面有篮球场、公园等康乐设施。 长岐村委办公楼。 长岐村中最老的建筑材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即老房子根下的红色巨岩。始建于明末清初的钟氏、黄氏、卢氏等宗祠几经翻新,依然竭力保留原貌,尤其是如今村里人数最多的卢氏宗祠,里面的壁画和雕刻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长岐村的钟氏祠堂,也就是长岐村开村的钟氏家族的祠堂,是一间典型的镬耳屋,极具岭南建筑特色。 长岐村的卢氏祠堂,也就是村里人数最多的卢氏家族的祠堂。卢氏祠堂两边都是民居,祠堂对出是一块长长的空地,适合大家族举行聚餐、节庆等活动。 夕阳的金光洒在村后树尖上,洒在民居的瓦片上,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夜幕降临,一轮弯月升上夜空。深秋的风送来了岭南之地难得的清凉之气,村口摆摊的老人早已收摊回家,不少村民已经吃过晚饭出来散步。同是佛山,城里和农村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岐颂</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锦辉</h5><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江春水汇芦荻,曲河落日映长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船行水入见青塘,遥想当年万里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