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9年我刚好六十岁,正在湛江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9月9日,朋友推荐我与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担任其子公司的研究所所长一职,任期三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日举家迁来广州。我这个1939年在澳门出生的人,六十年后在广州新居观看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庆典。2006年女儿于璇被评为广州市外来务工者“十佳”,奖励入户,我因此凑齐四个条件,和老伴一起入户广州。儿子2011年娶了个广州媳妇,三年后也拿到广州户口,1961年我大学毕业离开广州到1999年辗转三十八年后一家四口终于在广州团聚。</p><p class="ql-block">感恩上天的眷顾, 感恩父母在天之灵的庇佑、感恩老伴张丽梅的悉心照料,感恩家人和所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和支持。祖孙三代同住一幢楼,歌声、笑声、琴声不绝于耳,孙儿绕膝,享受着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亲朋好友常聚茶叙,唱K旅游,我尽情享受着亲情、爱情、友情带来的温馨和欢乐 !我与妻在风雨中结合,晚年却是幸福的。我活跃在群众文艺的舞台上,唱歌、唱戲、朗诵;策划、主持、指挥,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她回归广州与亲人团聚,充份享受着久别重逢的欢乐!我兑现了和她结婚时许下的“周遊世界”的诺言,携手同遊港澳台和20多个国家,庆祝了“银婚”、“珍珠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去年我请了众亲友在广州庆祝了我俩的五十年《金婚》。</p><p class="ql-block"> 崇尚真善美,笃信乐养身,歌伴人生路,喜做乐龄人!</p><p class="ql-block"> 酸甜苦辣都是乐,惊涛骇浪全是歌,歌增寿,乐养身,静观大千世界,笑看天下风云!</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七十四岁那年突生写回忆录的念头,我觉的很多事情,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过的。受党教育多年,我们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基础,有必要也有责任把它如实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一位爱国者,有文艺天赋!五十年代在汕头海关工作时,配合工会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表演的节目,无论是相声、快板、京剧、魔术,都活跃了海关的文化生活,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后来不幸被打成“反革命”,六一年病死牢中。</p><p class="ql-block">四十年来,母亲在太原、天津、滄州、武汉、湛江五姐弟之间穿梭走动,我们享受了充份的母爱!在八二年父亲“平反昭雪”恢复干部待遇,我和三弟到汕头海关办理有关事宜时,母亲叮嘱我见到领导时转达她的话:</p><p class="ql-block">“感谢领导实事求是改正错误。一切按政策办。不提任何要求,不用开追悼会,只要求发信到儿女单位,消除影响,不影响子女的政治前途就好了”。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我和三弟照做了,受到汕头海关邓庆关长的赞揚!他指派一位人事处长同我一起去韶关找寻父亲的遗骨,让我十分感激!</p><p class="ql-block">我们五姐弟一直努力工作,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尽了微薄之力!我个人虽在那场“红色风暴”中也被“关、管、斗”,险些被打成“反革命集团首领”受了不少皮肉之苦,“九、一三”之后被宣佈“解放”“一风吹了”,从此我挺</p><p class="ql-block">人生进入“第二春”,入党、提级、当了一届湛江市麻章区“人大代表”並两次被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遇到了真爱,命运让我遇见了丽梅。她的出现就像忽如其来的三月春风,吹化了冰河,一股温暖的清流缓缓温暖了我的全身。在那段不见天日的陰暗日子里,她又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我俩是两代知青(五八和六八)的结合、是“黑五类”和“红五类”的结合、是两种不同家庭背景的结合、是两种不同文化层次的结合、是两种不同性格爱好的结合。我兑现了婚前的承诺,带她遨游世界!退休后的二十年中,我们携手同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走了港、澳、台和二十多个国家。我本人也重拾少儿时期的爱好,在群众文艺的舞台上尽展风采,用歌和舞享受着新时代的安宁!</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们儿孙绕膝、三代同堂,歌声、琴声、笑声相伴,在广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么多年一起走来,我们一起庆祝了“银婚”“珍珠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2023年我们又在广州宴请亲朋和众知青朋友,庆祝了我俩的50年“金婚”。</p><p class="ql-block">工作四十年中有四个终生难忘的地方,四个老革命领导的好思想、好作风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曾四次遇险又脱险,曾遇见四位让我心动的女人……所有这一切我都如实的写入我的作品《如果》中!</p><p class="ql-block"> 悲欢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如果》问世十年,我收到众多朋友的鼓励,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感动,如果情况允许,我将继续写下去!</p> <p class="ql-block"> 于必正、张丽梅简介</p><p class="ql-block">于必正,1939年出生于澳门,在天津四合院、汕头海关大院长大。是我国最早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共党员,自小喜欢文学。他和下下万万的知识青年一起,从城市到乡村,又从乡村回到城市,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爱恨交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别离。他用自己的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未来……</p><p class="ql-block">1958年响应政府号召,与800多名汕头市有志青年一起到广东三水县大旺农场落户。次年,被广东省农垦厅保送入华南化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广东农垦湛江垦区南华农场橡胶厂任技术员,后任收获浓缩胶乳)副厂长、湛江农垦技校教务处主任、华南热带作物加工设计研究所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1992年调入地方,先后在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厂任厂长兼总工程师,退休后受聘于广州香雪制药有限公司下属研究所担任所长。</p><p class="ql-block">著有文学作品15多万字、时间跨度75年、两百多张照片的《如果》书,该书于二〇二三年八月初正式出版。</p><p class="ql-block">张丽梅,1948年出生于广州。1968年上山下乡到湛江徐闻南华农场,在农场不到一年,被挑选到兵团七师龙门医院护训班学习,后返十一团(南华农场)医院当护士。“一打三反”运动开始后,从场部医院调到四队当卫生员。</p><p class="ql-block">在农场,丽梅因为医术好,心地善良,人们特别信任她,喜欢她。在四队几年中,给老工人接生了十几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有一回,她与队医一起,救活了吃木薯中毒的一家人。</p><p class="ql-block">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丽梅就是这样一个人,爱者仁心,人亦爱她。</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重唱《赞歌》</p><p class="ql-block">2014年8月,香港华侨朋友何根昌打电话给我,告知准备在番禺石碁镇举办一场聚会,参加聚会的有原南华农场的一些老职工,还有众多华侨朋友。他邀请我和张福庆担任主持人,并强调很多原南华场的老人希望看到我表演节目。</p><p class="ql-block"> 与张医生一起当主持人</p><p class="ql-block">由于家里添了一个小孙子,我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他身上了,社会上的活动尤其是舞台上的表演我已近三年未涉。这个电话挑起了我的冲动,我的确很想见见原来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南华朋友,几十年了大家过得还好吗?左思右想后,我决定与张福庆商量,她对我说:“你参加我就参加!”就这样,我们一起开始准备主持和节目。</p><p class="ql-block">曾记得五十年前,那部六四年的电影一一《东方红》把我迷住了,尤其是胡松华唱的那首《赞歌》,从表情到演唱真是太棒了。后来我参加了由工会宣传干事蒙知智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准备于年底在大礼堂演唱这部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中的《赞歌》。凭着一点唱歌底子,我没日没夜地苦练,在南华场大礼堂首次演唱这首《赞歌》。之后很多年,很多老职工还经常跟我提起这支歌。于是,我毅然拍板了此次表演的节目一一重唱《赞歌》。</p><p class="ql-block">张福庆有舞蹈底子,给这首歌伴舞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她欣然应允。当年她才十来岁,还带着红领巾,一次同台演出中她主演的“刘胡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营造更好的表演效果,我们自制表演服,经过三次排练,终于在石碁一个山庄的舞台上与一百八十多名观众(都是我们熟悉的人)见面了。</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当时的观众,还是这首歌,全场热烈的掌声告诉我们,情依旧真,爱依旧浓。散场时已经夜深了,不少人把我们围住,不停地夸奖,认为唱得比五十年前还要精彩,歌和舞配合得非常默契。我们一起说说笑笑,共忆往事,感慨万分。五十年代农垦职工之间这份情,这份爱,继续发酵,我细细品尝着...</p><p class="ql-block">在那天的晚会上,我还邀请了张福庆、何根昌表演了南华版的《沙家浜》中《智斗》一场,另外我还即兴朗诵了《东方红》的两段串词:</p><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时代,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可是,我们怎能忘记过去的苦难,怎能忘记毛主席带领我们跨过的万水千山!黑暗的旧中国,地是黑沉沉的地,天是黑沉沉的天;苦难深重的人民啊,你身上带着沉重的锁链,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你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可是啊,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志啊,你可曾记得,在那战火纷飞的黎明,在那风雪弥漫的夜晚,我们是怎样地向往啊,向往着胜利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看哪,人人挂着喜悦的眼泪,个个兴高采烈;流水发出欢笑,山岗也显得年轻。他们在倾听,倾听,倾听着毛主席震撼世界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p><p class="ql-block">这两段朗诵词,多年来我在许多不同的场合表演过,每一字每一句都记得清清楚楚。朗诵完后,我看到前排有一位老人流下热泪,不知他是被感动了,还是想起了什么。我七十五岁再登台,观众反应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也十分满足。我要继续唱下去。</p><p class="ql-block">1964年南华唱《赞歌》,五十年后再重唱,配上伴舞,感觉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文革”中,我与众多华侨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2018年11月1—2日,粤港澳三地华侨大联欢在广州市江高镇昌松养老公寓举行。粤港澳联谊会筹备组召集人:于必正、张福庆、哈山。</p><p class="ql-block">活动策划:程福荣、哈山。</p><p class="ql-block">节目主持人:于必正,张福庆,汤新琼</p><p class="ql-block">现场总指挥兼舞台总监:于必正</p><p class="ql-block">参加演出表演队有:</p><p class="ql-block">(一)深圳乐享南亚舞蹈队</p><p class="ql-block">(二)香港蓝天乐团</p><p class="ql-block">(三)广州侨友网舞蹈队</p><p class="ql-block">(四)英华茶场表演队</p><p class="ql-block">(五)深圳丽鹃艺术团二队。</p><p class="ql-block">整台晚会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气氛,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的心情早已融为一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