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研促发展 同心同盟谱新篇——下关四中正阳校区理化生教研组赴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交流学习纪实

下关四中正阳校区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教育改革背景下,大理市下关第四中学正阳校区和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就做强做优管理经验辐射、优质师资流动、课程资源共建、教育科研互通等办学核心环节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为进一步推进两校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2021年12月10日,下关四中正阳校区理化生教研组前往昆明市外国语学校,进行观摩听课和学习交流。</p> <p class="ql-block">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81年,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硬件设施齐全先进,学生宿舍宽敞明亮,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常规管理规范有序,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在“品德好、有作为”的校训引领下,学校秉承“为学生的品位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走出了“学生自主、多元办学、外语特长、国际视野”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公办外国语学校。)</p> <p class="ql-block">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李文校长亲自参加了研讨交流会,他强调:“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学生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教师,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而增强校际合作交流可以开拓视野、打开格局。教师的格局打开了,教育教学就有了新的路子走,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双减”教育工作。”下关四中正阳校区原副校长彭建丽认为:“新的教育背景下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这次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和合作伙伴,要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教学之路。”</p> <p class="ql-block">  随后,在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张立新、张祥副校长,校长助理易定永、林玲等领导的引领下,观摩组参观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  学校通过对校园文化墙、橱窗、黑板报、班级文化墙等宣传教育载体的充分利用,把有限空间最大化,给我校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学校体育老师自编自导的大课间操有趣生动、强度适中、律动十足、赢得了观摩组的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  参观感受了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后,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行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听课观摩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b>  一、物理示范课</b></p> <p class="ql-block">  1.张成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事例来认识、探究物理知识,如归纳力的三要素时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丰富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力的图示时则特别强调了规范化作图。在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严谨、有条理、准确运用科学术语。</p> <p class="ql-block">  2.吴建军老师整堂课教学脉络清晰流畅,在教学中利用多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橡皮筋、弹弓、气球等作为实验的教具将整堂课气氛带动起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自然引出了弹力,使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3.杨宏伟老师通过回顾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相关知识层层递进引入单表测电阻,知识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4.何雨骏老师是刚参工两年的年轻教师。何老师爱笑,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教风严谨,讲解剖析问题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循循善诱,层层递进,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学生和蔼可亲,整节课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驾御课堂的能力非常强。</p> <p class="ql-block"><b>  二、化学示范课</b></p> <p class="ql-block">  1.潘韦帆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难度提升练习———求未知物X的化学式,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解题思路新颖独特,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采用启发式点评,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提升。</p> <p class="ql-block">  2.杜鹃老师讲授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全程十四道题,均由学生在讲,学生讲的清楚合理,老师只是在关键的地方作点拨,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展现。</p> <p class="ql-block">  3.柏金坤老师的《碳的化学性质》教学,以课前读记和听写落实学生的“双基”要求,接着以王羲之书法和唐伯虎字画精彩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运用,并根据实际中考考情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这样优质的示范课让我们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b>  三、生物示范课</b></p> <p class="ql-block">  1.金素蓉老师的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课。金老师利用拆分再合并的方法,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拆分成各个要素和过程,然后又合并成一个统一体,这样的复习方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给我们听课教师提供了新的复习课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2.王旭华老师的授课内容是人教版《生物的变异》。王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老师讲的少,学生做得多,整节课王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来指导学生测量葵花籽的长短,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提高了探究效率。</p> <p class="ql-block">  3.宁老师创设情景:学生来到野外,周边没有河流也没有小溪、池塘,又十分口渴,随身只带了一个塑料袋,要怎么获取到水?进行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宁老师的生物逻辑思维强,整节课容量虽大,但老师娓娓道来,学生接受很好。老师随机当堂批改,教学评价及时有效,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中,两校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对观摩示范课进行了交流学习。同时,还深入研究探讨了“双减”政策下,理化生课程在高效课堂、作业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可行性强、效果好的教育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培养出来的是流水线“人才”,只有素质教育和“双减”才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本次研讨活动,下关四中正阳校区理化生组教师们将继续努力完善自身,更加坚定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用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把更丰富的课堂呈现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观有所感,学有所得,希望两校之间今后持续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并进,谱写教育新篇章!</p> 校际交流促发展 <p class="ql-block">编辑:薛如丽</p><p class="ql-block">图文资料提供:理化生教研组</p><p class="ql-block">审核:洪作锋 阮志娟 张瑞琳</p>

学生

老师

教学

学校

教育

外国语

教师

观摩

理化生

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