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张氏宗谱历次纂修与名士

沪上文史馆

<p class="ql-block">永乐癸卯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永乐癸卯年</p><p class="ql-block">主修:张 郃 明永乐十三年进士 浙江临海人,兵部主事</p><p class="ql-block">监纂:张元志 元至正十一年进士 浙江临海人</p><p class="ql-block">监定:胡俨 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p><p class="ql-block">参阅;王 英 永乐二年进士 江西金溪人,选庶吉士,授刊翰林院修撰,授右春坊大学士,任少詹事,礼部侍郎。代礼部尚书事。南京礼部尚书。去世后赐祭葬,谥文安,后改谥文宗。</p><p class="ql-block">参订:王 洪 洪武三十年进士 浙江钱塘人,授吏科给事中,后授翰林院检讨。永乐年间,参与编写《永乐大典》。</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张郃、王英、王洪</p> <p class="ql-block">宣德丙午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明宣德丙午年</p><p class="ql-block">参阅:李茂弘 明永乐十三年进士 黄岩长屿人 授刑部主事,升考功员外郎。</p><p class="ql-block">监定:林 志 明永乐十年进士,福建闽县人</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李茂弘、林志</p> <p class="ql-block">天顺壬午年(原记壬子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天顺壬午年(原记壬子年)</p><p class="ql-block">监定:李 匡 宣德二年进士,黄岩西街人,授太常博士,迁御史,四川兵备副使,佥都御史,四川巡抚。</p><p class="ql-block">参辑:林国材 万历五年进士,黄岩横街人,安徽潜山知县。(应有误年份不符)</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李匡、林国材</p> <p class="ql-block">正德己巳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明正德己巳年</p><p class="ql-block">参阅:林鹗 景泰二年进士 黄岩泉溪人,官监察御史,镇江知府,江西按察使后赠尚书。</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与清黄岩县志中的林鹗</p> <p class="ql-block">万历壬辰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万历壬辰年</p><p class="ql-block">参阅:秦鸣雷 明代状元。字子豫,号华峰。临海市城关人。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殿试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参修《国史》、《会典》。左春坊谕德。后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太常卿、礼部右侍郎等职。南京吏部左侍郎,总校《永乐大典》,教习庶吉士。南京礼部右侍郎,后任尚书。</p><p class="ql-block">参阅:戴师观 正德六年年进士 温岭温峤人,入翰林,由庶吉士拜兵科给事中。</p><p class="ql-block">监定:王 爌 弘治十五年进士 黄岩南门人,历任太常博士,工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 太仆少卿、太常少卿、应天府尹,任南京右都御史。</p><p class="ql-block">参定:谢邦荐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温岭桃夏人,任上饶知县、温州教授、刑部主事。</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秦鸣雷、戴师观、王爌、谢邦荐</p> <p class="ql-block">乾隆丁卯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乾隆丁卯年</p><p class="ql-block">参阅:林之正 雍正十一年进士 黄岩竹牐巷人,岳池知县。</p><p class="ql-block">监定:戚学标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温岭泽国人 字翰芳,号鹤泉,清乾隆三十年拔贡。掌教县城鹤鸣书院。孔府任教。河南涉县知县,一度兼理林县,出任宁波府学教授,后历任杭州紫阳、崇文诸书院讲席。</p><p class="ql-block">参订:王铭锡 乾隆十年年进士,黄岩宁溪人 ,字循永,号龙文,任江苏吴江知县,四川营山知县,庆符知县,广东嘉应州兴宁县知县。</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林之正、戚学标、王铭锡</p> <p class="ql-block">嘉庆丁卯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嘉庆丁卯年</p><p class="ql-block">参阅:倪本毅,字复山,清朝贵州黎平人。清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初任开州训导,后升浙江乐清知县。</p><p class="ql-block">监定:王琇琪 乾隆甲寅科举人,嘉庆十二年恩榜进士,黄岩岩头人。授翰林院检讨。</p><p class="ql-block">参辑:王映青 嘉庆六年拔贡,黄岩南门人,选上虞训导,终瑞安教谕。</p> <p class="ql-block">道光庚戌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道光庚戌年</p><p class="ql-block">参阅:张兴仁 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杭州钱塘人</p><p class="ql-block">主修:张梦禹 道光十七年举人,路桥白枫桥人。</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张兴仁和路桥志略中的举人张梦禹</p> <p class="ql-block">光绪丁亥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光绪丁亥年</p><p class="ql-block">参阅:张家骧 同治元年进士,字子腾,浙江鄞县人,入翰林院,为参与讨论立嗣 (光绪帝)的二十八位大臣之一。张家骧曾为二帝师,初入翰林院时为同治皇帝的弘德殿行走。同治帝十九岁病逝,当时光绪帝才五岁,张就成了光绪帝的师傅,曾跟随光绪帝长达九年,是影响光绪帝维新变法思想的人物之一。张家骧以为官清廉闻名当时,他死后没钱办理丧事,光绪皇帝得知后,钦赐御被,地方官府发送“抚恤银”,才得以下葬。张家骧也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关键人物之一。此案在当时轰动一时,案件复杂,经县、府、省三级六审,仍不得决断。张联合当时的知名人士翁同龢、夏同善、林拱枢 (林则徐子)等,请求此案进京复审,得批准。最终为此案平反昭雪。</p><p class="ql-block">参定:杨晨 光绪三年进士,路桥河西人,清同治四年举人,光绪三年进士,殿试二甲第8名,为本科浙江首位,授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任御史,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工部给事中,刑部掌印执事中等职。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创办越东公司,集资购永宁轮。八月首航台甬线,后兼航台温线,开创台州航运事业。光绪二十七年,在上海斜桥建台州公所,方便行旅。三十年,添置永江轮。永江轮被福建船撞坏,用赔款再购永利轮,航行台沪线。海门轮埠200余亩被天主教堂侵占已久,教徒时生事端。1914年,晨与葭芷黄楚卿等发起赎回,开辟成振市街。每遇饥荒,施粥施钱。资助银洋2000多元修复路桥街道。晚年筑鉴洋湖寄傲轩别墅,优游唱吟。</p><p class="ql-block">  宣统三年(1911),编刻《台州丛书后集》16种,收集《三国会要》、《台州艺文略》、《台州金石略》、《赤城别集》等。1915年,刊印《台州丛书已集》,收集《湖山集》等4种。1913年,编《路桥志略》2卷,1915年石印出版,记载清代路桥资本主义萌芽情况、 战争后洋货倾销、反教会斗争及辛亥革命在当地的经过,都为台州府县志所不载。著有《三国会要》22卷、《三国志札记》1卷、《定兴县志》26卷。1925年,其孙杨绍翰续编《增订路桥志略》6卷2册。</p> <p class="ql-block">进士题名录中的张家骧、杨晨</p> <p class="ql-block">民国丁丑年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民国丁丑年</p><p class="ql-block">参阅:任重 光绪二十九年举人,京师大学堂师范科毕业后作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毕业生 ,路桥后於人,历任临安,山西岢岚县知县,永康县长。</p><p class="ql-block">参定:陈謇 光绪二十九年举人,路桥白枫桥人,民国元黄岩县参议员。</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九年和光绪三十二年京师大学堂同学录中的任重</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五年岁次乙亥修谱题名</p> <p class="ql-block">本次修谱庆典芳名录</p> <p class="ql-block"> 廿七世孙于辛丑冬月张伟汇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