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村,体民俗,传承文化,赓续精神,一一记湘南中学高一研学游活动

湘南中学 阳辉

<p class="ql-block">  12月10日早上8时,高一年级龙能才校长以洪亮有力地嗓音宣布:“湘南中学2021级高一红色传承研学游活动开营啦!”</p><p class="ql-block"> 薄雾如同轻纱笼罩在校园上空,冬日初阳透过薄雾,洒下缕缕金辉,泼散在一张张略显稚嫩而有几分期待湘南学子的脸上,映衬得静立的千人场面倒有几分沙场点兵的肃穆和壮观。</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自古有之。本次研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践行“知行合一”理念,让不谙世事的学子们走出校园,在活动中了解民俗,认识生活,增添体验,学会思考,培养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上午8:30分,队伍准时出发,一路欢歌笑语中开启了今日快乐的研学旅程,首站为有数百年历史的板梁古村。</p><p class="ql-block"> 板梁古村属郴州市永兴县,位于湘南大镇马田镇与原高亭乡结合部,村前有清澈的板溪绕村远逝,民居虽破旧,但古韵依存,尤其一条丈余宽的石板路甚为显眼,部分虽有些破碎,却锃光发亮,昭示了它曾经湘南古驿道的底蕴。古道串连着古旧的商铺、钱庄……似乎在诉说着昔日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  板梁古村连片保存的古民居据介绍有300多栋,栋栋雕梁画栋,刻檐飘顶,集湘南建筑风格之大全,各种石雕、砖雕样样齐全;人物、花鸟、山水栩栩如生,且栋与栋之间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板梁古村,人杰地灵,据说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历史底蕴厚重,传奇故事多多,比如望夫台传说、板梁名传说……开国大将黄克诚就是从板梁暴动走上革命道路的。今日,墙皮斑驳的破旧的老泥墙上仍留有昔日“入党誓词”等红色遗迹。</p><p class="ql-block"> 一夜官厅、圣旨牌与碑记、龙泉古庙、古钱庄、镇龙塔……无不昭示了板梁曾经的繁华和辉煌。世异时移,物是人非,板梁不可避免地衰落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这个古老的湘南宗族聚落开始苏醒,乡村旅游火了,粗糙而堆满皱纹的村民脸也乐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2:00,第二站,位于永兴县城的“天下银楼〞。千余师生怀着久慕的心情,前往银楼,了解中国白银文化。</p> <p class="ql-block">  永兴,这个内地大县有“中国银都”的美誉,自然资源丰富,铁矿、锰矿、铜矿、锌、钛铁砂矿……均有相当储量,最丰富的当属煤炭资源。然而绝无银矿资源,听起来,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无银矿资源的永兴白银冶炼历史有300多年,今天白银产量占全国1/4。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勤劳善闯的永兴人,他们从全国各地购进废渣、废液和回收废银,再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提纯、冶炼,从而获取白银。白银产业在永兴最初只是小作坊式,三百多年来,通过父传子承、师授徒继,这门独特的民间工艺,已逐步发展成为永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p> <p class="ql-block">  眼前矗立在水塘边的银楼,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妖娆。它是2008年7月20日在中国银都白银艺术博物馆揭牌暨中国白银第一坊开园庆典仪式上正式问世的,据说耗银5万两,动用数十名工匠精心构建而成的,所用5万银白银全部都是回收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废渣、废料、废液,展示了永兴人变废为宝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走进银文化博物馆、原始作坊展区……白银冶炼文化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这群白银文化小白的眼前,直让人感叹大开眼界,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我欺也。</p> <p class="ql-block">  下午3:00,第三站,永兴人民公园。这是今天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瞻仰开国大将黄克诚,传承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人民公园不大,却也古柏森森,四周绿阴重重,和风拂枝,自有一番气韵。公园依势而建,分三层,黄克诚大将的全身铜像居于第二层的广场中央。举头仰望,午后的斜晖从铜像背后俯射下来,仿佛给黄将军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披风,外放着金光,让人顿生一份敬重。</p><p class="ql-block"> 将军铜像后是博物馆,里有图片展和黄克诚将军的部分遗物,记述了他光辉战斗的一生。黄克诚大将是开国元勋中级别最高的郴州籍将军,曾任湖南省第一任省委书记,是郴州人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右角由铁栅栏圈起的,里面陈列着一架银色的战机,是公园开园时由空军赠送留念的,作为展品,已摘除了机载设备。据说它是一架退役的功勋战机,属我国由前苏联米格-15仿制而成的第一代歼击机歼-5系列。机身上,“中国空军”标识依稀可见,双翼下的机炮管斑斑锈迹,正是它的功勋象征,也昭示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p> <p class="ql-block">  匆忙而充实的一日,风尘掩盖不了眉宇间的疲惫,但归途依然充满了同学们的欢歌笑语。身体疲累了,内心充实了。研学一日,恍如求知百日,方知原来家乡郴州也是一块充满传奇的红色沃土。</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墙内开花墙外香”,今日亦觉墙内照样香。</p> <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编辑、撰写:湘南中学高一年级组 阳 辉</p><p class="ql-block">一审:李卫民、欧阳淳、廖千豪</p><p class="ql-block">二审:陈先军</p><p class="ql-block">终审:龙能才</p>

白银

湘南

研学

板梁

黄克诚

永兴

银楼

高一

永兴县

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