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击队驻地 ——寨沟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保德县“牺盟”游击大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首次组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37、冬--1940、7)</p><p class="ql-block"> 1937年冬,牺盟县分会在一二0师民运部工作团协助下,在各区组织了9个抗日自卫队。培训月余,选拨精壮骨干队员300余名,建立了本县第一支抗日武装--牺盟游击大队,王务平任大队长,驻寨沟。</p><p class="ql-block"> 到1939年冬牺盟游击大队发展为4个大队,每大队约为200人。大队设:大队长、政治指导员,下设三个中队,中队下辖分队。1940年编入山西新军决死四纵队。</p> <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张树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保德县游击大队第一次组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37. 11~1945. 9)</p><p class="ql-block"> 1941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的精神,县委组建了游击大队,大队部(营部)驻四区寨沟村,全大队约200人。1946年初,补充了一二0师七十六团。大队设大队长,大队政委由历任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的主要任务是阻击驻陕西省府谷县境的国民军队过河骚扰,保卫抗日根据地。配合民兵反扫荡,维持地方治安。</p><p class="ql-block">大队长朱明之(1941、2--1945、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保德县游击大队第二次组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46、9--1947、10)</p><p class="ql-block"> 1946年五月,为加强黄河沿岸防守,粉碎河西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县委决定组建新兵营,新兵营在寨沟组成,全营500余人,编为四个连,营长为王宝玉。 </p><p class="ql-block"> 1946年9月,县委决定,新兵营扩编为县游击大队。大队辖4个中队,仍为500余人,政委由县委书记兼任,驻地寨沟。1947年10月,游击大队协同解放军主力部队解放陕西府谷等地。至此结束了本县坚持6年之久的河防斗争,游击大队编入独五旅。大队长先后是黄成云,王宝玉。政委赵秉经,副政委钟兴隆。</p> <p class="ql-block"> 当时晋绥二分区每县建有一支游击队,保德游击队在军分区中号称七大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