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2同课异构 流光溢彩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h3>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12月8日,榆林市第一中学教科室组织了同课异构暨“青蓝工程”汇报课。</h3></br> <h3>       讲课采用省市区教学能手比赛标准,数学学科组高一丹、王丹、郭高娜、张宇四位老师在此次活动中展示课堂教学,对“极坐标系”同课异构。</h3></br><h3>     李春芳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听课活动,其中成员张宇老师承担讲课任务,工作室主持人李春芳担任评委。</h3></br>       四位老师课前都做了精心准备,他们课堂设计科学合理,课堂重点确立准确,知识目标明确,思路讲解清晰,板书工整美观,能用普通话教学,基本功扎实,他们都能从不同层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多渠道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h3>       高一丹老师选用校园平面图作为案例导入,通俗易懂接地气,学生易于理解,快速进入状态;王丹老师用台风现象导出新课,通过设置“问题串”逐步生成概念并进一步推动课堂进程;郭高娜老师、张宇老师都用思维导图概括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坐标系,并融入数学史、数学家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学科定位。张宇老师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h3></br><h3>      在极坐标系的具体讲解环节,四位老师都能够较好地把握教材,力求把极坐标系的的元素讲透彻,并在极坐标系下给出点的极坐标。通过两个层面的例题进行实践操作:已知点的坐标找点实现由数到形;已知点找出其极坐标实现由形到数,从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同时也得出极坐标系下点的坐标不唯一的结论,并进一步剖析其原因。</h3></br><h3>      讲课结束老师们进行了反思答辩,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反思本节课的优、缺点,短板是没有陈述原因、依据以及后续努力改进方向。答辩问题时暴露出来平时忙于教学,专业类书籍阅读偏少。</h3></br><h3> <h3>      本次活动采用以科目分小组反馈总结,曹春祥老师高度肯定了年轻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充满激情的优点,同时提出要注重提升课堂习题难度的建议。<br></br></h3></br><h3>      高斯标老师建议例题选择时注意先后顺序,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h3></br><h3> <h3>      李春芳老师以赛课的标准,结合本次活动的四节课进行综合点评。李老师讲,教学设计中目标板块除了知识目标还要结合课例应有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导课环节案例选择要与本节课高度融合,极大程度正相关,时间尽量控制在3分钟内;她说概念是数学的“脑袋”,概念课教学一定要交代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逻辑推理过程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灵活切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设计问题时指向性明确,逻辑关系清晰,初等数学摸得着、看得见、可操作,设置问题把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体现数学学科特点,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数学抽象过程要剥离舍弃具体的、外在的、表面的因素,体现其固有的本质的属性;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课堂所涉及素材案例的选择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学科价值、育人价值;反思环节说出本节课优缺点需简要阐述理由,提出努力或改进方向。李老师建议年轻教师多阅读专业类书籍,特别是要阅读课程标准和即将使用的人教A版新教材,准确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核心素养,精准定位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理论水平。</h3></br><h3> <h3>      梁秀兰主任强调年轻教师要多渠道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注重专业发展,力争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十年成为名师。</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2O1rg0KYWCrJ_Kgg01dv6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老师

课堂教学

坐标系

数学

学生

教学

课堂

素养

同课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