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通稿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与过去高层会议对于宏观经济只是微调相比,这次会议却明确传达了对宏观经济工作力度很大的调整信息。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定调</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首先就是对明年宏观经济工作的基本定调。<br>“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br>过去对于宏观经济通常也有“稳”的描述,但是这一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描述是非同寻常的!<br>对于领导的讲话我们不仅要关注领导讲了什么,更应该关注领导没讲什么!<br>比较一下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通稿内容,我们就能很清楚发现没有讲的内容:<br>其一,过去两年政治局通稿都提到“风险”。2019年的提法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2020年的提法是“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的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而这一次呢?整个通稿内容看下来,只字未提“风险”。<br>其二,过去两年政治局通稿都提到“环境治理”。2019年的提法是“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2020年的提法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而这一次呢?整个通稿内容看下来,只字未提“环境治理”。<br>这是什么意思呢?<br>首先,不提“风险”不代表着当下我们宏观经济就没有风险,相反,当下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很大。<br>不提“风险”的意思就是不会因为要“防范风险”而对某些宏观领域进行治理整顿,甚至直接踩“刹车”。所以,类似今年这样一纸文件就让整个教培行业面临灭顶之灾的事件是不会出现了。<br>其次,不提“环境治理”,不是说我国已经实现了环境治理的目标,而是因为过去环境治理付出的经济代价太大,明年环境治理会缓一缓,让经济喘口气。<br>这两者结合起来,高层的意思其实很明确了,明年的经济工作基本就是这样的思路——凡是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简单地说就是踩刹车的动作(不管是防范风险还是环境治理)一律不做!<br>简单说一说高层这样定调的背景。<br>今年三季度我国GDP增长已经掉到4.9%,四季度不出意外会跌破4%,这个趋势如果不采取较大力度的措施去干预,说实话,我国经济还真有硬着陆的风险。<br>明年经济首要就是先保证“量”,在“量”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质”的问题。<br>有了这个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定调,我们继续来看几个重要的细分领域怎么来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财政与货币</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br>也就是财政发力的对象还是特定的领域——包括基建、新基建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的含义就是财政投放要量力而行,不能只看短期效应,而放弃长期的可持续性。<br>财政政策的表述与货币政策是有明显区别的。<br>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br>“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已经非常明确表达了明年货币政策就是宽松。<br>在政治局会议前不久,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首次提到“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并且删去了“管好货币总闸门”“坚决不搞大水漫灌”。<br>但是却这次删去了这两句重要的表述,背后是啥意思,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br>在政治局会议同时,央行来了一次全面降准。所以,很明显,在“稳字当头” 的基本定调下,为了对冲“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的风险,我国将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br>对比一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表述,还是有明显区别的。<br>财政政策要“精准”,针对特定的对象,而货币政策则没有任何倾向性表述,意思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普度众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房地产</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br>这段涉及房地产的描述与过去区别很大。<br>房地产关联上下游行业上百个,现在因为金融行业对房地产抽贷、限贷,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金流枯竭,开发商没有钱,关联产业链就都拿不到钱,房地产产业链就陷入一个死循环。<br>现在高层明确定调,要让“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也就是说,金融行业会继续给开发企业放款了。开发商有钱了,下游关联行业才能保证结款,才能让房地产行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br>说实话,高层对房地产的这两条定调,对于嗷嗷待哺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差不多就是久旱逢甘霖,是绝大的利好。<br>那么房价会大涨吗?<br>不排除部分地区房价可能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但这不过是房地产行业最后的回光返照。<br>房地产市值400万亿,房地产如果硬着陆,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都表达了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严重关切)。<br>高层出台房地产托市政策不过是“稳字当头”的大背景下,希望将急速下坠的房地产托一托,让房地产实现软着陆而已!<br>不管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房地产最后都是要着陆的!<br>看不清这个大势,盲目去追涨杀跌,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头破血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消费</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br>明年虽然有个疫情的因素,与疫情关联较大的行业——旅游业、服务业还是难言乐观。但是,只要明年房地产能稳定下来,就业、内需、消费都不是问题。<br>这一点高层也是心中有数的,所以,过去打压房地产的时候,涉及消费高层总会出台对特定领域的支持政策,比如去年是“新型城镇化带动消费需求”,今年7月是“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br>这一次其实啥也没提,只是淡淡提了一句“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这也是因为有房地产托底政策,居民消费恢复就不会是大问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区域发展</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br>区域发展对内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成渝经济圈等城市群协同发展,对外就是RCEP协定。<br>2022年,RCEP协定将获得各个成员国批准,那么明年就要落地执行。这个RCEP协定是进一步整合东盟与东亚各国经济深度捆绑的机遇,中国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国内实现市场要素更高效率的配置,为加入门槛更高的CPTPP奠定基础。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育</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h1><p class="ql-block">著名专家在《国家的智慧:怎样解决出生率快速下降的问题》中详细阐述了国家制订生育政策的思路,主要就是通过转移支付、经济奖励的模式先把贫困地区出生率提起来。</p><p class="ql-block">目前试点的地区有四川攀枝花、甘肃临泽县等,明年估计会有更多贫困地区纳入生育试点,并且明确提出要“落地见效”。</p><p class="ql-block">人口问题才是解决我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事情国家也抓得很紧。</p> <p class="ql-block"> 总体而言,根据政治局会议通稿的内容来看,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对大家还是很友好的,这几年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很多传统行业日子都比较难过,但是明年就不大一样,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会缓一缓,高层基本不会有踩刹车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不但货币政策基本都是普度众生,而且因为房地产托市政策,地方政府财政也能有一定好转。</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贵州大涉水酒业集团欢迎您!</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