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丽日绘愿景,共研共享共成长。12月9日下午,大学区四所兄弟校齐聚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举行了吉林五中大学区落实“双减”工作集备共研暨赋能作业讲评展示系列活动。<div> 本次活动以“聚焦质量提升,促进‘双减’落地”为主题,通过开幕式、经验交流、集体备课、作业讲评展示课、交流研讨等五个板块,来探索大学区“双减”工作如何落地的途径,来研究大学区“双减”工作落地的载体-“赋能作业”,来呈现大学区落实“双减”工作的具体行动-集备共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div>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的热切关注与大力支持。船营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柳、吉林市教育局视导员张舒婷、程石,基础教育科科长陈伟达、视导员刘文煜、何嵩妍、刘宏丹,学区长学校吉林市第五中学姜曙光校长,成员校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贾新怀校长,吉林市第八中学李丽芹校长,以及来自以上各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王海波副校长主持。 首先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宋铁锋校长代表学校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各位与会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感谢五年来学区长校和学区成员校对学校支持帮助,回顾了过去五年大学区活动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要把本次作业改革精神融入到学科作业改革中去,落实“双减”目标,实现增效提质。并对第二轮大学区活动提出打算,渴望在本轮活动中收获更多。<div> <br></div> <br> 全体人员观看吉林市第五中学大学区专题片《实行大学区网络管理,谱写教育改革新篇章》,通过视听画面再现了五年来大学区四个兄弟校“共研、共享、共进”的奋斗历程。 吉林市第五中学校长姜曙光做了题为“创新学习文化场域,赋能学区教师发展”的精彩报告。回顾了奋进岁月,分享了硕果累累,并对新一轮大学区活动进行了展望。通过大学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校际间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各校优势互补、激活潜质、共同提高的目标。对今后的工作创新了思想、指明了方向。 吉林市第五中学尹海涛老师对赋能作业做了相关的解读和引领。围绕省级重点课题《初中数学赋能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提出的实现赋能作业的三大功能:减负、高效、赋能,通过知识型作业、技能型作业、活动型作业、个性化作业等形式落实到作业改革中去。 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对赋能作业进行了集体备课展示,数学教研组长许百秋老师进行“作业精选与设计”展示,倪静波、岳守玉两位老师进行了“知识型作业”讲评预设展示,郝梓淳老师进行了“技能型作业”讲评预设展示,齐欣彤老师进行了“活动型作业”讲评预设展示,汇报教师都能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布置赋能作业。 展示结束后,吉林市五中苗兆阳、吉林市八中王丽岩、孙秋红,吉林市二十三中华政权、宁运宵五位老师对上述作业讲评的预设进行了评议。教师们通过多元视角,对赋能作业有了新的思考。 随后,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王月老师以“直线、射线、线段”一课的赋能作业讲评为题,展示了“知识型作业”、“技能型作业”、“活动型作业”等作业类型。体现了对“赋能作业”的深度思考与探究。 各位领导及教师认真聆听王月老师的课程。 部分领导及教师对王月的授课进行评价、交流与研讨。吉林市第五中学大学区教学校长张继天结合本节课对本次展示活动做了精辟点评:本次活动达到的预期效果,为推进作业改革赋能、为集备共研赋能、为作业讲评赋能;本次活动发挥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学区备课”的效能、进一步增强了“学区共研”的氛围、进一步加强了赋能作业研究的场域建设。 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要继续深化、探索赋能作业实施路径,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风劲正是扬帆时”,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抓住第二轮大学区活动的契机,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持续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农村教育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br> 来源: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学校<br>撰稿:宋长山<br>摄影:何瑛楠<div>制作:孟繁可<br>审核:宋铁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