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是物理的——看得见摸得着,也是化学的,虽然看不出来,但你可以感受到,比如铁会生锈,食物会变质,植物有枯荣,动物有生老病死,等等等等,根本无法一一例举,因为整个物质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演变之中,而这种演变的内在本质就是化学反应。</p><p class="ql-block"> 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温度、压力、碰撞等条件会使有些物质失去电子,获得自由的电子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它会在脱离原物质的同时被其它物质俘获,这就是最基础的化学反应原理。</p><p class="ql-block"> 题目要说酶,为什么要扯到化学反应?因为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除了自然界赋予的外部条件,几乎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而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就叫酶。</p> <p class="ql-block"> 酶的学术定义虽然不复杂,但也确实不适合聊天,只能出现在教学场景中。可这个东西又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可以作为闲聊话题的。当然,能避开术语的地方一定要避开,这样才能聊得下去。</p><p class="ql-block"> 从第一个有机分子诞生,到现在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用了40多亿年,而知道生命体内分子级的化学反应则是很现代的事了。可以说,每一类生命都是一套独特的生物化学系统,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一个生物化学系统的集成,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简称为生化反应。</p><p class="ql-block"> 酶,作为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是和第一个有机分子同时诞生的,经过漫长的演变,它的复杂程度和运作机制,我们至今也无法全部了解,有名有姓的就已经超过了四千种,它的重要程度已经相当于生命本身,缺一种或者哪一种的活性被抑制就会生病甚至生命终结。</p><p class="ql-block"> 这样说来,酶作为一种有三维结构的有机分子,参与甚至决定着生命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它是决定生命机制的至关重要的基础物质之一。没有酶这种东西,任何意义上的新陈代谢都不可能。并且,它是在遗传密码的指令下,在生命体内自动制造生成的。</p><p class="ql-block">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了解生命机制的绝对秘密(即构成生命的物质与意识或灵魂的结合。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类掌握了生命机制之时就是人类灭亡之日,因为人类自己成了造物主。)但对生命体内的生化反应已经了然于胸,所以,几乎所有的生理和病理现象都有了比较确切的解释。比如我们已经知道,生命体内的所有生化反应都是由遗传密码发出指令,而且发现,并不是所有指令都是正确的,即使指令正确,有些细胞在执行指令时也会出错。还好,生命机制中还有一定纠错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错都能够被修正过来,这样,就会造成“错误”的累积,而且累积久了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化反应,反映到可感知层面,就是病了、老了。</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演化岁月中,各族群由于自然环境和食物结构不同,造成的基因突变点位也不同,这些基因片断的差异也就必然反映到生理层面上来,比如肤色、体态、气温适应能力、消化水平等等。农耕族群由于较少食用奶制品,所以基因中制造乳糖酶的指令就进入休眠状态,消化液中缺少乳糖酶,就无法分解食物中的乳糖成份,结果就是免疫系统“下令”排掉(拉肚子)。</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除了物理损伤,人的所有疾病都是由酶的缺失和失活造成的。比如糖尿病,就是你的体内生成胰岛素的能力差了,所以食物中的糖份不能被充分分解利用变成能量,而是被当作废料直接排出。痛风也与糖尿病类似,就是消化液中缺少了分解嘌呤食物的酶,而食物中的嘌呤是生成尿酸的主要原料,这样会导致大量尿酸在排掉之前就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肌腱等部位造成严重疼痛。应该说所有内分泌疾病都是由于缺少某种酶导致的,比如白化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以及电解质失衡等等。</p><p class="ql-block"> 另外,由病毒、细菌、寄生虫造成的疾病,我们体内的酶也有责任,因为这些东西也是靠我们体内的酶来完成它们的生化反应,从而对我们的细胞和组织产生破坏。就像我们被蛇咬一口,不但有外伤,还会有毒液渗入我们的血液中,使我们的一些重要酶失去活性。只不过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在体内咬我们,后果都一样——造成病痛。事实上,有机磷(多数农药)中毒就是使体内的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从而造成体内乙酰胆碱的堆积产生中毒症状。还有一些重金属中毒,也是因其金属离子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发生反应,导致酶的活性丧失。</p><p class="ql-block"> 总之,酶的正常与否已经成为健康的重要指标,比如肝有病变,免疫系统就会接到指令,释放大量的谷丙转氨酶“施救”,这个时候做血液生化就会发现谷丙转氨酶指数增加,从而可以判定肝脏出了问题。再比如,任何异物性抗原和自身抗原都无法参与人体的正常生化反应,因为没有那种酶甚至破坏某种酶的活性,也就必然会引起免疫应答,我们常说的排异、过敏、炎症都属于这类问题。【顺便说一下,其实最难治的病还不是肿瘤艾滋什么的,而是免疫系统剧烈应答但却找不到抗原,无从下手啊!只能使用激素类药物(应该指糖皮质激素)抑制一下免疫反应。】</p><p class="ql-block"> 通过了解酶的作用,我们也发明了一些药物,最典型的就是支持疗法,比如糖尿病,你自己不能生成胰岛素,那就体外注射呗,再比如你不能生成乳糖酶还想喝鲜奶,那就去药店买一瓶乳糖酶片剂,喝奶的时候一起喝进去就行了。还有,发现某些有害菌特别依赖的酶类,那就抑制一下这种酶的生成,以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比如有些磺胺类药物。有不少抗肿瘤药物也是通过抑制细胞内与核酸或蛋白质合成有关的酶类,来抑制肿瘤细胞分化与增殖的。</p> <p class="ql-block"> 关于酶的研究,学术成果是非常丰富的,已经形成了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酶学。作为普通人,了解一些酶的知识,可以更多地理解生命机制,遇到问题不至于钻牛角尖,以减少焦虑感。比如你看到有些高龄老人大鱼大肉的吃着也没什么心脑血管问题,而有的人吃多一口肥肉都拉肚子,那就是脂酶水平天生的低,用不着羡慕别人,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脂酶可以水解甘油三酯)。再比如有些营销向你推荐补钙产品,其实你的食物中并不缺少钙,一辈子都是这么吃下来的没缺钙到老了缺钙,那是因为你食物中的钙没有被吸收,原因是某种酶的生成水平降低了,吃进去的钙不能变成离子,无法参与生化反应。铜铁钾钠锌碘硫磷等等这些无机离子既是酶的激活剂,它们从分子状态变成离子状态也需要酶来催化。所有的生化反应没有酶的参与都是做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如此说来,了解一些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对养生还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以前不敢谈养生,因为我是“闯过红灯”的人,做过两次肿瘤手术还要谈养生显得没底气。但是,十几年了我还健康的活着,而且每年两次体检的血液生化指标完全在正常值范围内,无一异常,到了我这个年龄应该是不多见的,所以我觉得从我的角度谈谈也无妨。</p><p class="ql-block"> 可是,想来想去才意识到,我真的没什么养生心得,我的生活状态既不符合普遍规律,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量运动,又不属于个性化的现象,甚至连养生意识都算不上,没有丝毫的参考价值。如果硬要归结,那也只有两个字,一是知,二是静,而且这两个字都只有心态上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知,就是了解生命本身。我是两个不同认知体系的书都看,中国传统的内经和本草我都细读过,现代生命科学的科普著作甚至论文我也看,应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在我看来,它们有些地方是可以贯通的,比如物理疗法(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等),用现代医学几乎都解释得通。</p><p class="ql-block"> 了解得多一些,纠结也就会少一些。比如年轻时敢给自己开单方,现在想起来都非常荒唐,也不知道我的“闯红灯”是否与此有关。这十几年来再也没这么干过,必须用药时都请专业医师来确定。事实上这十几年也没吃过药。感冒发烧也都是硬扛过去,顶多最难受那两天吃两粒康泰克缓解一下症状,自愈性疾病嘛,挺挺就过去了。其它小毛病比如微生物失衡(俗话叫吃得不对付)什么的,根本不需要任何治疗。(在此声明一下,自己不能确认是否有细菌性炎症还是要去看医生。)</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任何介入性治疗都是迫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手段,尤其是药物,对体内微生物和酶都是有破坏作用的。我也不用任何保健品,我认为,只要内分泌正常,我需要的营养成份食物中都给我提供了。只是最近,为了改善睡眠才服用γ-氨基丁酸,这既不是药物,也不属于保健品,在食药监目录上属于食物级。它是一种神经递质,虽然对入睡没有什么帮助——毕竟不是安眠药,但可以延长深睡眠时间,从而提高睡眠质量。</p><p class="ql-block"> 我的这个静字与禅学意义上的入静毫不相干,因为那是我做不到的。但还是可以从两个层面解释,一是内心的清静,是那种与世无争的静,遁世之感的静。不再与人争论问题,当初玩儿论坛争争吵吵了十几年,虽然获益匪浅,但现在觉得再无此必要,理论和文学著作在那个时候该读的已经读了。现在只看两类书,一是历史(内容丰富,可解无聊),另一类就是生命科学(妙趣无穷,满足好奇心)。其它的都当新闻看就行了,也是到了懒的年龄了。</p><p class="ql-block"> 二是环境的静,我喜欢一人独处,连散步也是到人少的地方去,喧闹的场所能不去就不去,隔一段时间跟朋友喝喝酒海阔天空地聊一阵,算是一种调剂,这种私域氛围对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情感交流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文字和语音都代替不了现场。</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我的这种生活状态和心态对内分泌系统有没有正相关作用,因为在我看过的生命科学科普里没找到有数据分析的明确表述,希望有吧。相较而言,我更相信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就是认命,不较劲。</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延伸几句,每个人在每个社会场景都是一个社会角色,经历着各类交往,这些交往也起到类似酶的催化作用,让我们不停地成长,一直到代谢终止。这期间,任何一种酶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和值得珍惜的,不要让我们生活中的酶缺失和被抑制,因为它是我们健康快乐的保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