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徐闻县隶属于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滨南海,西濒北部湾,北与雷州市接壤。自古以来为兵家驻防和商旅之要地。苏东坡曰“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徐闻古港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徐闻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南极村,亲眼目睹“滘尾祥光”与众不同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中国大陆最南端位于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古有“极南”“尽南”之称。灯楼角其地形酷似伸进大海的牛角,因海畔立有雷州半岛最早的航海灯塔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灯楼角所在的放坡村,历史悠久,起于秦汉,因为是苏东坡被贬儋州渡海之地,易其名为放坡村,被称为“南极村”。</p><p class="ql-block"> 下图来自网上的南极村走玩图。</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雷州乘坐大巴车来徐闻,住城东路汉庭酒店。徐闻县城公交资源匮乏,只能包车前往。经人介绍找到赖先生,他早上8:30开车到酒店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角尾乡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路边农田里的蔬菜和玉米正值收获期,运输农产品的大货车、冷藏车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临近角尾乡,开阔的盐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属于苞西盐场,广东重要的产盐基地。大片开阔的盐田,海风大,降雨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含盐浓度高,结晶质量好而且产量高。</p> <p class="ql-block"> 路边见到许多码放整齐的盐。路遇一辆大货车装车,我们车过不去,正好下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 “闲的”还是“咸的”?抓把盐看看。这里的盐含氯化钾成分高,不是吃的食盐而是制作钾肥的工业原料。</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红葱是徐闻的生产的黄金,钾盐就是徐闻出产的白银。</p> <p class="ql-block"> 驱车继续前行,到达蓬薯古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个无名烈士陵园和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 “旋风”纪念亭后边还有风电场。一串大风车随海风飞转,可持续发展电力资源充分利用,节能减排。</p> <p class="ql-block"> 到达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灯楼角。</p><p class="ql-block"> 1894年由清朝政府海关税务司署出资,英籍工程师韩德善(David Morr Henderson)和哈尔定(John Ropindld)主持设计的灯塔,命名为“关滘尾灯塔”,是雷州半岛最早的航海灯塔。也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航线最重要的助航设备。可惜的是这座百年灯塔已经荡然无存了。下图是1994年建的新灯塔与中国大陆最南端介绍图板。</p> <p class="ql-block"> 1941年,为了防止日军利用灯塔在此登陆,民国政府把灯塔拆除。1953年中国海军在古塔遗址处建立一个白色铁架灯塔。1979年改建为石砌圆形灯塔。1994年在“关滘尾灯塔”建立百年之际,在旧塔十几米处建立这座现代化灯塔,高36米的六角形灯塔。</p> <p class="ql-block"> 这座新地标灯塔被围栏环绕,不能靠近,只能周边转转,拍照纪念。</p> <p class="ql-block"> 而琼州海峡对面的海南临高角灯塔却与灯楼角灯塔命运迥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临高角与灯楼角隔海相对,共同扼守琼州海峡咽喉。1893年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的灯塔,高20.6米,宽1.88米,射程18海里,钢制圆筒简体结构,现在依旧保存良好,一直是航船出琼州海峡的重要助航设备。</p><p class="ql-block"> 临高角解放公园去年12月我们俩去过。下图就是我在那个灯塔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新灯塔南边是解放海南渡海作战起渡点,青砖砌墙的三层楼高的炮楼,是作战指挥所。炮楼前是渡海作战浮雕。</p> <p class="ql-block"> 1950年3月5号.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352团加强营799名勇士分乘13艘木帆船,飞渡琼州海峡,翌日下午2时在海南岛白马井超头市和澄迈玉苞港(今解放角)登陆,打响了解放海南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徐闻县人民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做出巨大贡献,15兵团司令部赠送锦旗“解放海南,功在徐闻”。</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战役介绍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去年12月,去海南澄迈临高解放角公园,下图是老伴儿在登陆点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从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炮楼往西走,就来到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合水线。</p> <p class="ql-block">走向海滩。</p> <p class="ql-block"> 角尾楔入海洋,扼住琼州海峡咽喉,臂湾里潮起潮落,东边是海峡,西边是北部湾,得天独厚,一地坐拥二海,合水线波澜壮阔,其势如龙,翻腾于海面,吉祥瑞应之相。</p> <p class="ql-block"> 合水线旁的海滩上一座两层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登台前望清晰可见,这边水色呈黄的是琼州海峡的水,那边水色碧蓝的是北部湾的水。</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停泊在北部湾一边有许多船。</p> <p class="ql-block"> 海浪涌来,浪花朵朵,阳光下波光粼粼。今天风不大,也没有涨潮。</p> <p class="ql-block"> 合水线随潮涨潮落变化莫测,形态迥异。涨潮时海水两方发力,激荡拍打,倘若有幸会看见罕见的“十字潮”。</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明显看到水色区别。</p> <p class="ql-block">沿着合水线海滩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下,许多天然礁石伫立,我把这块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大石头摄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 我把自己的一行脚印踩到大陆最南端的海边沙滩上。</p> <p class="ql-block"> 岸上1979年建成的石砌圆形灯塔。</p> <p class="ql-block">旧灯塔旁边有许多木麻黄树。</p> <p class="ql-block"> 旧塔下的野生菠萝林。流传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对情侣,被当时殖民者拆散,对美女想入非非,美女致死不从,情郎加入反法队伍赶走殖民者之后才得知美女不在了,于是殉情而去,他们俩的坟墓上长出这片野菠萝,于是这里被称为“情人谷”。</p> <p class="ql-block">海滩</p> <p class="ql-block"> 南极村海畔广场有不少房车。中午时分,这位来自宁夏的女士正开火做饭。</p> <p class="ql-block">广场最南边是中国大陆南极村标志石。</p> <p class="ql-block">广场最东边是解放海南岛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创造了“小木船打赢大军舰”的英雄业绩。这里的纪念馆远不如海南临高解放角的纪念馆规模大史料多。</p> <p class="ql-block">战役最高指挥官没照片,只有主席给他的指示信。</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很少的实物展示,也没有什么声光电效果的演示。</p> <p class="ql-block">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我绕到广场最西北,这里拍下的“天南海北”。</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方向看新塔。</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功在徐闻。</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心树立的“南极村”到祖国四个极点的距离: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乌苏镇4560Km,到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4894Km,到新疆乌恰县吉根乡5631Km,到海南省三沙永兴岛678Km。</p> <p class="ql-block">离开南极村广场,到角尾珊瑚保护区海岸。这是中国大陆唯一发育和保存好的现代珊瑚岸礁。</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都是潮水冲上岸边的珊瑚碎石。</p> <p class="ql-block">岸上大块儿的珊瑚石。</p> <p class="ql-block">珊瑚被称为“热带海底绿洲”。夏天的时候,这里可以潜水,深入海底看珊瑚群。</p> <p class="ql-block"> 很多房子都是珊瑚石砌成的,堪称角尾乡建筑一绝。珊瑚外墙平整雅观,自动调温,冬暖夏凉。海风拂过惟妙惟肖的音乐,似大海浅吟低唱,被誉为“会吟诗的房子”、“会唱歌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南极村艺术家部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角尾的20多座瓦房,在2016升级改造,形成的广东省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靓丽名片。</p> <p class="ql-block"> 套用那个诗人的诗“穿过半个中国来睡你”,把“半个”改成了“整个”。周边许多人不明就里,面面相觑。</p> <p class="ql-block"> 老伴儿问我:“睡谁啊?”</p><p class="ql-block"> 我尽管不喜欢这样的诗,但知道其出处。给他们讲了讲,告诫男人千万想偏了!睡谁?当然是睡珊瑚房子,满处瞎睡行吗?!</p> <p class="ql-block">老伴儿和司机赖先生。</p> <p class="ql-block">炮楼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满满的书香气。</p> <p class="ql-block">无处不在的乡土味道。</p> <p class="ql-block">南极村,回得去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从艺术家部落离开,穿过绿荫夹道、三角梅盛开的放坡村,驶向返回县城的路上,赖先生推荐我们品尝迈陈腌粉。</p> <p class="ql-block"> 6元钱一碗的“兄弟腌粉”,自家手工制作,调料香而不腻,味道果然不错。12元钱倆人吃的饱饱的,还有一杯酸甜可口的饮料佐餐。</p> <p class="ql-block"> 登云塔,是徐闻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徐城镇民主路与东方一路相交处马路中心,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县赵一鹏奠基,天启三年(1623)知县应世虞竣工完成。八角楼台叠七层,高36.4米,内空直径3.6米,190级台阶可登塔顶。塔名源于当时旁边的一座两层楼,但当地人众口一词说是“文笔”,表达了渴望出人才,青云直上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赖先生送我们回酒店休息。晚上我们步行1900米到登云塔下,如今塔已经不能登了,塔下舞跳得正热闹。</p><p class="ql-block"> 赖先生推荐广场边的一家餐馆,可以吃到正宗的本地黑山羊肉。</p> <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高兴而归。</p><p class="ql-block"> 徐闻旅行,看南极村愿望完成了。公共交通不便,其它的景点也就此一别。菠萝的海不是此季节看的,没什么遗憾可言了。</p><p class="ql-block"> 随遇而安,顺势而行,健康快乐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