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义人的后裔——韦郁琳弟兄

秦時明月

<p class="ql-block">韦郁琳父亲闸北堂韦绍曾牧师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手韦郁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韦郁琳弟兄生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郁琳弟兄,于一九一七年十月五日生于中国杭州市,自幼随父母移居上海。父亲韦绍曾是基督教长老会的牧师,母亲何梅里女士是位教师。他有三个妹妹郁瑾丶郁珠丶郁琇及弟弟郁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郁琳弟兄高中毕业后即考入中国航空公司,曾担任昆明分公司经理和缅甸腊昔分公司的经理,后逐步提升为总公司的总务科兼人事科科长。直到一九四九年,他与朋友辗转来到美国,进入纽约 Columbia大学 Cooper Union School学习电子工程学。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在 Brooklyn Polytechnic Institute及 Newark实验室School of Engineering继续攻读。不久在纽约的一个电子测试试验室任主管工程师,后又担任新泽西州 Clifton的CP. Clare半导体公司的总工程师。一九六二年加入 Raytheon公司,一九六三年被派往 Raytheon的意大利分公司( Raytheon EL SL)担任质量控制部门的主任,管辖公司的六个部门。ELSL是 Raytheon在欧洲的一个制造厂,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提供著名的 Raytheon“Hawk”导弹系统的重要部件。他创立并设计了一套质量控制程序和测试设备以确保产品符合严格的军用要求标准。一九六五年他被提升为Raytheon公司驻远东的副总裁,监管该地区一切业务。他的掌管范围后来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直到印度。一九八四年退休时 Raytheon公司要求他继续担任远东地区的资深顾问,直到一九八八年他才完全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日本切断了所有去中国的陆路交通,韦郁琳弟兄在昆明负责著名的 Over the Hump Air Operation,从印度飞过喜玛拉雅山脉爲中国政府丶中国空军、美国飞虎队和美国第十四空军提供重要物资。他是美国飞虎队协会、美国第十四空军协会,和美国空军协会的终身会员;他也是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学会,和美国军事工程学会的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七年,韦郁琳弟兄在上海与何雯女士结婚,育有一女二子:丹里(女)、丹雄、丹维。何雯女士不幸于一九五零年病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二年,韦郁琳先生与他的 Columbia大学同学梁秀兰女士结婚,育有二子一女:丹义、丹娜(女)、丹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郁琳弟兄自幼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一生信靠耶稣基督。当他申请中国航空公司的工作时,明知公司的规定:年满廿岁方可中请正式工作否则只能当练习生拿低一级的薪金。那时十九岁的他牢记主耶稣的教导作一个诚实人,不畏金钱的诱惑,毫不犹豫地在年龄一项里填下“19”的字样。但神的恩典是丰富的且赐给他聪明智慧,结果公司因他工作杰出,不但录用,且破格发给他高一级的薪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郁琳弟兄满有爱心,对小辈体贴之至。在病痛间,他从不抱怨,不愿连累别人。问他感觉怎样,他总是说很好。他热心参于教会和社会上的多项慈善活动。他曾被国税局查询过一次,原因是给教会的奉献超过十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教会中,韦郁琳弟兄用神所赐的恩典忠心事奉神。神赐他音乐才能,钢琴、小提琴、和吉他,他都无师自通。年轻时,他参加教会的诗班和管弦乐队;聚会时临时缺钢琴师与乐谱,他就自告奋勇替代。以致全教会和他的父母见他的音乐才华而惊讶,并归荣耀于神。从一九四八年在上海闸北堂任执事开始,他又先后在纽约市 Washington Heights长老会堂、台北市信友堂任长老长达二十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郁琳弟兄的一生蒙神的祝福与带领,在患难之中更是蒙神恩手的保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入侵东南亚时,他迫切地祈求神的带领。他开车带著全家和许多逃难的人一起经地势险恶的滇缅公路从缅甸撤回中国。晚上在路边休息的睡梦中,他突然听到有叫他“快上车,继续向前开”的声音,他就立刻起来,带著全家继续赶路。其他许多逃难的人,不愿放弃一天劳累后的休息,不肯与他一同赶路。当他的车开过连接缅甸和中国的桥梁只有几分钟后,那座桥就被炸毁了。那些没能逃到中国的难民,绝大部分都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从此,韦郁琳先生更加与神亲近,圣经是他随身必带的灵命粮食。既使是在日寇空袭时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袋里,圣经也是必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韦郁琳弟兄患有糖尿病达四十多年之久,患有肾脏、心脏和眼睛的并发症。六月二十四日送加州洛县 Alhambra Hospital急诊住院,病情曾一度好转。后因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炎、肾功能衰竭、并血钾过高使病情再度恶化,虽经洗肾和医师们的极力抢救,终于不治,在主后二千零二年七月五日下午五时五十分(洛杉矶时问)卸下世上一切劳苦与病痛安息主怀,享年八十四岁。</p> <p class="ql-block">台北中华基督教长老会信友堂</p> <p class="ql-block">韦郁琳二妹韦郁珠</p> <p class="ql-block">韦郁琳长子韦丹雄全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