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传统古村落——罗驿村

沐云

<p class="ql-block">祖国宝岛、国际旅游岛、自贸港海南。今天上午,和夫人小琴去白莲办事,路见一牌坊,知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村于右,遂当机立断,前往一观。</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隐藏”在澄迈老城五公里外的白莲镇丘陵腹地。原称“倘驿”,由南宋初(1127-1236年间)村子之东建有驿亭而得名。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驿亭改建为驿站,后吴、陈两姓村人聚居,“倘驿”亦于南宋末(约1256)立村,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因“诸峰环绕罗列,驿站于此”,村中有识之士改村名为“罗驿”。《李氏族谱》记载为:“罗者,诸峰环拱罗列;驿者,马公开琼建驿,因以村名”。清朝时也曾称为“罗亦”,但不久,还是以“罗驿”为名,一直沿用至今(另据村民讲,由于传说该村附近有山泉水流声如锣鼓声响,便有了“罗(锣)驿”之名)。</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周边的山水格局凸显古村落选址的精妙:凭高向低,背山(岗坡)面水(湖塘),居险聚气。背后的山坡(浅丘)种植有风水林,以固山避风;村前多为人工挖掘池塘,引水入池,风水中有聚气之意,也可以调节小气候。村落山水格局与基础设施布局也紧密关联,村落的给排水,主要来自水塘、水渠和水井,这些都依赖村落选址时对水源充足、安全和地势落差处理的综合考虑。</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整体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南分布有日湖、月湖,因其形状而得名。村落内建筑群主要分布与日湖、月湖北岸,湖南岸则为农田种植区,村北部分布有星湖,西、北、东三个方向则为树林环绕,风景秀美。</p> <p class="ql-block">村内有三块水面,分别叫日湖、月湖和星湖。</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传统村落整体布局呈扇形,村落内建筑群和街巷以村南的日湖、月湖为核心,向西、北方向放射状延伸;村南沿湖的主干道路为串联村落内部石板巷的骨架。村落内部形成以古井、古树、公祠、牌坊等类型化的公共节点和重要建筑元素来串联村落内部空间,宗祠主要分布于村落南部,湖的东西两岸分别建设李氏宗祠、大房祖祠、岱之祖祠。村周边有古榕树、大枇杷树等。</p> <p class="ql-block">莲花广场,百年古榕旁,有小石桥连通古官道,桥南有古驿站。</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之所以出名,还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北宋时期,苏东坡被贬海南,从澄迈老城上岸后,前往贬黜地儋州,就曾在罗驿落脚休息。村中仍然保留的一段火山石古驿道穿田而过,村民称之“东坡路”。</p> <p class="ql-block">道乐塔</p> <p class="ql-block">文奎坊</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全村1200多户、3300多人中,全都姓“李”,没有一个“外姓人”。</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源远流长,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村子的宗氏祠堂,也曾经是澄迈县立第二高级学堂的校址,培养的学子成千上万,民主革命时期,这里更是成为了培养志士仁人的红色摇篮,李独清、李定南等琼崖纵队元老在此以校长或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点燃了琼崖革命的星星之火。</p> <p class="ql-block">走进罗驿村,明代的牌坊、清代的宗祠,环日、月、星叁潭鳞次栉比的火山石屋、古道、老井,俯拾即是的文物和数处不可移动文物古迹。罗驿古村落呈现出的玄武岩般的沧桑厚重感和榕树下休憩嬉戏的村老稚童相映成趣,令人十分愉悦。</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出个三个“大官”,分别是清朝的知府,民国和共和国的县长,故居均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清朝知府罗驿村人李恒谦(1788~1859)故居。李恒谦孩童时代随父在贵州清镇县生活,平时注意个人品德修养,日行三省吾身,从小就养成乐学好施、尊长爱幼的秉性。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出仕,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升云南开化府知府,后调任永昌、丽江、澄江、曲靖府知府。</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有若干古井,如宋井、千年古井,<span style="font-size:18px;">仍在使用。</span>井里还游着小鱼,显示清洁的水质。</p> <p class="ql-block">驿村内的古巷道多为石板铺成,村中有36条由火山岩铺成的石板路。大多数巷道宽度不超过3米,狭长而幽深。在纵向布局的石板巷两侧多设置有排水沟,雨季时雨水沿沟渠汇流入村南日湖、月湖当中,充分展现了罗驿村村民的朴素智慧和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全用火山石垒砌而成,道路亦然。</p> <p class="ql-block">从某种意义上说罗驿村已成为澄迈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样本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宝贵资源。2014年11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2014年海南省小康环保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一位美眉不畏路远,从盈滨半岛步行而来,独游古村,兴致勃勃,<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神可嘉。</span></p> <p class="ql-block">自拍</p> <p class="ql-block">邀我为其拍照。拍后,我说可否用我的手机拍一张,算我摄影纪实作品?她爽快答应“好咧”,大方地摆了几个姿势,任由拍摄。这里不晒出来,还有点对不住人家呢。哈哈😊<span style="font-size:18px;">靓女啊!</span></p> <p class="ql-block">俺夫人气度不凡,越长越年轻了咋还?!</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村落格局完整,路网清晰,世俗活动空间与田园劳作空间、祭祀空间以及普通居住空间分配得井然有序。村落内部空间布局序列递进,逐次展开,层次分明;同时又根据各自的实用功能和布局构思,形成具有共性,且各有章法,呈现出个性灵活的村落组织肌理和风貌格局。</p> <p class="ql-block">人字形石砌墙,既符合力学,又呈现了美学。</p> <p class="ql-block">长得丑,怕对不起观众,不好意思露脸。但也得听俺家领导的:偶尔露一下嘛。😊</p> <p class="ql-block">坚持革命斗争并夺取胜利的第一任中共澄迈县委书记李独清及县长李作标,故居居然门对着门。有缘啊!</p> <p class="ql-block">1948年,李独清同志曾专程向周恩来同志报告海南岛革命斗争情况;参加开国大典;后来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等职。</p> <p class="ql-block">村中两塔南北呼应</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风水据说像只金凤凰,村民怕它飞走,所以在凤凰的两个翅膀上建了两座古塔将其压住。</p> <p class="ql-block">村南有高大而宏伟的步蟾石坊。《正德琼台志》记载,“步蟾坊为举人李金立”。步蟾,步月也,比喻月下散步,意喻科举登第。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乃罗驿村人李惟铭为儿子李金而修建。李金初入学,其父告之:“你读书,须勤学,务有所成。他日若能金榜题名,为你建坊一座!”其子遂立志精进,果一举登科。其父果兑现承诺,斥资购地为儿子修建了这座牌坊!记住:当老的也必须讲诚信,不能哄骗孩子哟!</p><p class="ql-block"> 李金中举后,出任赣州府雩都县训导。后回乡设馆讲学,在秀峰山上创建了澄迈历史上的第一座书院——秀峰书院。</p> <p class="ql-block">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科举时应考得中。古时用“步蟾”、“步月”比喻考中举人。村里曾有3人科第中举,250多人出仕,享有澄迈"科举仕宦第一村"美称。</p> <p class="ql-block">古石盘</p> <p class="ql-block">古榕树遮天蔽日,黄牛们在正午阳光下咀嚼、睡觉,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百年以上古榕就见到好几棵,高大威猛,遮天蔽日,甚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落地成根的须,也长成大树,与母树浑如一体。</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百年树龄的古榕,见证了多少人间悲喜及罗铎与邻村的相亲和美(号称“情谊树”)。</p> <p class="ql-block">古塔巍巍,后边观音庙香火繁盛。</p> <p class="ql-block">村子很大,不少房屋损毁,不少庭院好好的也没有住人。</p> <p class="ql-block">默默穿行于一户户迟暮的老宅之间,沐浴着晚霞,一阵阵谷草味、炊烟味从房屋的缝隙里飘出;古树杂草下打鸣争闹的鸡鸭和池塘里戏水的白鹅又增添了些须生动,而那些赶着水牛慢悠悠回归家园老农的身影,时不时在提醒着我们,这里并不是什么“景区”,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乡土所在。只有这里的残墙断瓦,古井牌坊,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仿佛是飞逝的时光正在掠过。</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艳丽似火,动人心扉。</p> <p class="ql-block">花好人美,人花合一,自是不凡。</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不仅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也是海南长寿之村。全村总人口3000余人,其中男性1525人,女性1803人;其中100岁以上的2名,年长的老人今年108岁,占总人口的0.06%;90岁到99岁的老人约有30名左右,占总人口的1%;80岁以上老人总数为102人,占总人口的3.06%;60岁以上老人总数376人,占总人口的11.3%,以上各项都远超“中国长寿之乡”澄迈县同类指标。</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长寿的秘密何在?我看,优良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浓厚的孝道文化,是孕育长寿之村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不虚此行,谨此记之。<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逢有缘,感恩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 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