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琼剧

茉莉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几乎没什么娱乐,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军坡节,村里请戏班来大队的戏台上演琼戏,在锣鼓铿锵中旺一旺年景,更重要的是让村民们在热闹中解一解劳作的疲乏。</p><p class="ql-block">请戏班,用土话讲就是绑戏,村里常年在外跑营生的麻利人才能“绑”到,戏班中比较优质的是县琼剧团,那是专业剧团,演员都是长相俊俏的专业演员,他们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能让人回味许久,演完一场后,村民们的戏评都会陆陆续续到下次看了新的戏班演出,有了新的评论才会被更替。县琼剧团的演出档期排得满,而且演出费用高,村里要是能请县琼剧团来演出一场,那是全村人的骄傲,经济财力可碾压十里八乡的。还有一些活跃在村头巷尾的业余戏班,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演出团体,演员都是爱好琼剧的村民,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聚集在一起排戏、唱戏,先是自娱自乐,有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后,便自筹资金购置一些旧戏服及旧乐器、旧设备等,演出阵容稍稳定便主动联系业务, 开始走村串巷的演出。村民们称呼他们为“厚皮班”。他们避开非专业的短处,演出注重喜感,剧情针砭时弊,经常演唱一些民间的谚语啦,夫妻、邻里间的相处之道啦,教育子女的警示啦等等,唱词很是深入人心,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除了每年军坡节村民会捐钱请戏班来热闹一阵外,还有在外做生意赚了钱的乡亲,也会念及乡情祖德,请戏班来演戏答谢父老乡亲;更有漂洋过海讨生活,几十年才有机会回乡的华侨,回到久违的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出钱请戏班,在与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里演上几场,重温那丝丝缕缕萦绕在梦中心心念念的乡音。</p><p class="ql-block">有戏班来的日子,村里异常的热闹。演出预告一贴出,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的通知亲戚朋友,邀请他们那天来看戏,接下来的日子,就像盼过节一样盼望着演出的到来。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把家里存的花生、黄豆、黑豆等等,都拿出来翻晒,准备看戏的日子炒些去卖,看戏赚钱两不误;地里种着甘蔗的人家,会叮嘱家里的壮劳力在演戏的日子到地里砍甘蔗,运到戏场吆喝叫卖;还有人则计划着去进点零食、杂嘴,到戏场摆摊,蹭人气挣点差价。孩子们也掰手指算着开演的日期,因为他们要去为看戏的家人占位置。拿张席子去铺在戏台前的,用树枝横放在地上标位置的,用砖头、石子围圈圈区域的,在正式演出的前三天,戏台前就已经被划分得泾渭分明了。</p> <p class="ql-block">开演前演员们都集中在后台化妆。挤到后台看化妆是孩子们最大的乐事,不仅可以近距离的观赏演员描眉画唇,在淡淡的脂粉香气中见证一张张素脸逐渐成为角色,领略那奇特的云鬓、发髻造型;还能小心翼翼地偷偷摸一摸挂在架子上的缀满珠子的戏服,特别是摆在化妆台上的女演员的首饰、装饰:金钗、步摇、簪子、珠链、凤冠、耳环等等,躺在化妆台上大放异彩,熠熠生辉。这些令孩子们异常迷恋的“瑰宝”,在那个年代的生活环境中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只有在演出后台的化妆台上,才能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晚上8点整,随着戏台一侧一阵紧密的锣鼓声,大幕会徐徐拉开,戏就开演了!在明亮的舞台灯光照射下,演员们粉末登场,生、旦、净、末、丑五大角色行当轮番亮相,戏份最多的当属正生和正旦。正生扮相温文尔雅、潇洒大方,常常是跺着方步气宇轩昂地登台,未等开口亮嗓,那股儒雅秀逸、风流倜傥的气质就显露无余了;正旦则是轻移碎步,身段优美轻盈地含蓄娇羞而至,台风娴淑、仪表庄端亮丽,嗓音清脆、娇嫩,袅袅婷婷的动作灵巧而不失持重,娇健而不失娟秀。</p> <p class="ql-block">看戏的观众需有一定的琼剧功底,才能完全听懂演员的唱词。当时的我是听不懂戏文的,看的只是演员的扮相和一些丑角的夸张肢体表演:如七品芝麻官中的县太爷,就是具有讽刺意义的人物,他没有太多的唱词,只是丰富的肢体语言配以说唱来表达,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语气诙谐,但正气凛然,成为整场戏的点睛台词,让观众开心大笑的同时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我是同龄人中对琼剧比较钟情的人,小时候只要村里演戏,我是必看的,虽然看不太懂,但还是坚持去,偶尔还跟着母亲到邻村去看。记忆最深的一次,族里一位曾祖母,她娘家村里演戏,娘家人传话邀请她回娘家看戏,她知晓母亲也爱看戏,就叫上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仨和她一块去看戏。曾祖母是回娘家,看完戏本可以住下,不必急着半夜赶回家。但她不放心母亲和仨孩子,硬是不顾娘家人的挽留,决定和母亲一起带着我们回家。她们商量着从一片稻田中间穿过,路程会近一半,可是黑灯瞎火的暗夜,稻田的田埂又坑坑洼洼,弟弟已睡得迷迷糊糊,被母亲背在后背上,曾祖母拉着妹妹紧跟母亲身后,我自己听着招呼跑在最后边,一行人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走着。也许是我还沉迷在戏中,满脑子都是舞台那流光溢彩的幕布、演员珠光宝气的头饰和鲜艳亮丽的戏服,想着似懂非懂的戏文及情节,一脚踩空“扑通”一声,人就坐到了稻田里,鞋和裤子全湿了,面对母亲愤怒的苛责,我觉得很委屈,是曾祖母替我解了围。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看戏经历。</p> <p class="ql-block">当时上演的琼剧剧目并不多,这些传统剧目被不同戏班反反复复的翻演,戏旧人新,戏迷们看了又看,乐此不疲,传统剧目的魅力体现在蕴含很多人生的道理的戏文里:比如:《狗衔金钗》宣扬的就是哪怕蒙受天大的冤屈,也坚信身正不怕影儿斜,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传奇故事《十五贯》,以曲折紧凑的情节,设计诙谐幽默的唱词,揭露批判了主观臆断和循规蹈矩的官僚作风,歌颂了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腔凄婉,剧情悲切,楼台会声声哀怨,句句泪飞,梁祝那段千古绝唱的凄美爱情,捍卫了人间真情,讽刺了封建权威的丑陋及阴暗。《打金枝》则是宫廷矛盾“平民化”处理的典范,轻快的劝婿责女唱词具有深邃的哲理与情趣。《女驸马》更是励志,有力的抨击了嫌贫爱富的权势,诠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不变真理。这些都是久演不衰的传统剧目,有很深刻的警世作用。</p><p class="ql-block">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琼剧,作为传统的舞台艺术,渐渐已不被年轻人追捧了。但琼剧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经一代又一代琼剧表演艺术家的传承,特别是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琼剧院获得“琼剧”保护单位资格,还有媒体工作者们的努力,将琼剧一部部录制成影像,看戏,打开电视机躺在家里就可以欣赏,甚至用手机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琼剧艺术,将迎来新的创新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