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深教研 聚焦课堂创特色——张果屯镇初级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掠影

赵晓杰

<h1><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这是一所农村中学,却有着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沃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她办学46载,却有着深化教改、学生全面发展的无限活力!</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南乐县张果屯镇初级中学现有在校生2360余名,教师119人,虽地处南乐东南隅,教学质量却连续多年稳居全县农村中学前列。</b></p><h1><b style="font-size:22px;"> 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之所以异军突起,长期保持2000人以上的办学规模,得益于我校在市、县教研部门的关怀帮助下,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一心一意搞教研,千方百计抓质量,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围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做文章,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系列活动,努力做到减负、提质、增效。</b></h1> 一、分包年级抓常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实行校长、副校长分包责任制,校长既分包年级,也分包学科:郭国如校长分包九年级和全校的英语学科;赵宪甫校长分包八年级和全校的数学、理化生学科;任俊刚校长分包七年级和全校的语文学科;张国伟校长分包六年级和全校的思史地学科。分包领导不打招呼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机听课。郭校长一般每周至少听4位老师的推门课,掌握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每周例会,听课校长要对本周被听课的老师进行反馈,肯定优点,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老师认真备课,上好常态课。</span></p> 二、搭建平台促成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校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通过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测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为她们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平台,我校每年12月份开展新任教师汇报课和优秀教师展示课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优秀老师从这里起步,让更多的优质课从这里推出,特别是新上任的老师在张果屯镇初级中学这个大家庭里得以迅速成长、进步。 </span></p> 三、集体备课增效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校以年级、学科为单位成立各个备课组,每个备课组每周固定时间实行集体备课。我们推行“五步式”集体备课,五步是指:个人初备--集体研讨—点评指导--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其具体流程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每课(每章节)确定一名主备教师对所教内容,重点准备并写出教学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主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交给大家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备课组长或主备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主备教师修改讨论稿并形成教学预案,下发备课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每位教师依据本班学情对集体教案进行再修改,形成个性化教案,课后每位教师认真书写教学反思,总结得失,达到二次备课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校常规督导时,重点检查个性化教案和反思部分,这样个人才智通过集备转化为集体优势,资源得以共享,备课效率得以提高。</span></p> 四、观课议课提师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采取大教研,深研讨的做法。我校以学科为单位成立了6个教研组,周一至周五分别固定安排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和音体美教研组观课议课。每个教研组依计划每周确定1名教师上公开课,本组教师人人观课、议课,从导课、教学过程、小组合作、课堂练习设计等环节指问题,提建议,畅所欲言。这项工作我们坚持不懈,形成了良好的研究课堂、研究教法的氛围。</span></p> 五、小组合作助教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组合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在“双减”背景下,小组合作有着更强的生命力。我校自2019年开始应用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和成功的快乐。我校是国家级成果“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探索实践”实验校,我校借力该成果的推广,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课堂效率。本学期我校通过学习李政涛教授的小组合作理论,又启动了小组合作的管理职能,使小组合作模式向纵深发展应用。</span></p> 六、主题教研接地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以研促教,以教带研,我校积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师个人无法解决的教学共性问题,我们采取集体研讨的方法解决。在每月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中,教研组成员围绕“共性问题”查找资料、交流观点,设计解决策略。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教研组围绕“减负提质增效”人人建言献策,从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小组作用、改革作业布置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校的主题教研活动成了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效平台。</span></p> 七、区域教研聚智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县教研室倡导和支持下,我校与南乐县第二初级中学、城关镇、韩张和杨村中学成立了教研联盟,加强与县直学校、优秀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彼此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措施。2020年区域教研联盟成立以来,开展了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9次活动。12月份我校刚承担了教研联盟阅读指导课的教研活动。区域联盟教研活动加强了联盟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凝聚了课堂教学智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教育教研的新渠道。</span></p> 八、课题研究结硕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培养、锻炼、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先导作用,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强化课题管理,抓实研究过程,不断提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教科研的整体水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以来我校已结项县级课题6项,今年我校《“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新授课中的实践研究》和《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两个课题分别成功立项省教育厅课题,《利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和《义务教育阶段微德育研究》获市教育局立项,目前立项课题都在开展中期研究。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增强了教师参与教育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各位领导,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取得了点滴成效,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增效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后我们将在市县教研室的坚强领导下,用“发展”的观点去探索,以“务实”的精神去实践,以“创新”的理念去努力,以“虚心”的态度去请教,补短板,提质量,努力把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b></p> <p class="ql-block">撰稿:赵晓杰</p><p class="ql-block">审核:赵宪甫</p>

教研

我校

教师

分包

校本

教研组

小组

备课

课题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