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研”途开花—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展示

林思敏

<p class="ql-block">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p><p class="ql-block">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span style="font-size:18px;">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进</span>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语文教研组的凝聚力,12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举办“双减”政策下,教学•教研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教研室章杰明主任到场指导。</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陈倩老师主持,从方智仙老师和张磊老师的两节展示课中,我们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悠悠的古诗情。</p> 公开课展示 <p class="ql-block">方智仙老师 《插上梦想的翅膀—发挥联想与想象》</p> <p class="ql-block">  在《插上梦想的翅膀》这堂写作课中,方智仙老师首先以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从整节课来看,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亦或是课堂问题、板书的精心设计,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智慧的教师创造智慧的课堂。”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应当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教好每一位学生。</p> <p class="ql-block">张磊老师 《与众不同的苏轼》</p> <p class="ql-block">  古诗堪称“国粹”,是祖国语言的根基。它犹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 class="ql-block"> 张磊老师在《与众不同的苏轼》这节课中,以《定风波》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鉴赏古诗。整节课行云流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似乎聆听了一场心灵的邂逅。从</span>字词、修辞、意象三方面对古诗品析,知人论世,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者苏轼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说,听了这节诗歌鉴赏课,听者沉醉其中。</p> 教研组评课 <p class="ql-block">  评课是研究课堂教学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在评课中,两位老师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各校老师也做了精彩的评论。</p>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章杰明主任和叶霞副校长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的优势,课堂设计新颖,教师文学底蕴深厚。章杰明主任点评方智仙老师写作指导充满很多亮点,目标明确,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但也有欠缺之处,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贴近学生。对于张磊老师的古诗鉴赏课,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课堂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诵能力,真正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p>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贯彻实施的背景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次“教学·教研阶段成果展示”活动,</span>学校“立足课堂”,以聚焦高效课堂为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 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 此次活动不仅为语文教师们搭建了一个课堂展示的平台,也为语文教师们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的良好氛围。“语”你同行,“研”途花香!</p>

老师

语文

学生

课堂

古诗

展示

双减

张磊

教师

章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