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校本教研,细作成就课程变革——记2021-11-27惠州市头阵通识大讲堂

惠州头阵计划李秀莉团队

<p class="ql-block">  第二批“头阵大讲堂”总结双十一的中学文科培训结束没多久,于11月27日我们再次迎来了第二批“头阵大讲堂”培训。本次培训分别是广州大学谢翌教授主持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转化》和深圳大学黄爱华教授主持的《学生减负与课堂变革》。</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的内容紧扣当下热点,让我们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问题,受益良多。上午,在谢翌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转化》的讲座上,他首先阐述他的观点,课程改革是经验转化的过程,然后他就抛出一个问题:这个转化的依据应该是什么?他认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依据应该是学校毕业生的画像,这是学校的文化之魂。接着,谢教授就从以下五点来开展今天早上的讲座:1.课程:一种生命成长的多路向通道;2.“做课程”:教师的首要职责;3.课程研制的基本原理与过程;4.基于“做中学”的课程设计;5.课程开发的样式与范例。谢教授的讲座引用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解释了非常学术性的内容。从这节讲座中,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做课程设计,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要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成长,要有连续性和新颖性,难度设置要有梯度,要让学生有欲望主动去接触去学习,这样的课程才有成长价值。因为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所以学生要有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这使得课程样态也是不确定的,我们的课程目标也要从确定的知识学习改变成面对不确定性的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三大方面,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点。对于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又有所不同,比如英语学科包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四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下午,黄爱华教授的《学生减负与课堂变革》主要讲怎样减负和提质两手抓、两手硬,让学生全面发展,以确定的能力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上午谢教授的讲座异曲同工。他阐述了作业命题的四个原则:基于课标,能力立意,易而不傻,活而不难。布置作业可以从三个取向出发:育人取向,素养取向,实践与探究取向。作为一个教师,要学会布置作业,研究设计作业,作业不能随便布置,作业也不是越多越好。高质量的前置作业,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有效支撑课程中的深度学习;高质量的后置作业,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向更深更广的理解与应用,引发更有意义的学习。在“双减”的背景下,作为教师,我们要提高自身素养,转变教育观念,精细研究设计每一节课和作业,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文由惠州市头阵计划李秀莉团队的惠东县平山二中熊凯琳撰写。)</p>

课程

作业

素养

学生

头阵

讲座

学习

教授

取向

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