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第五届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评选暨观摩活动

HXM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研究的课题。12月6日,为提高我县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加深全县高中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研训处在江苏省淮北中学组织开展了泗洪县第五届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评选暨观摩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姜堰高级中学、泗洪中学、兴洪中学、洪翔中学以及淮北中学五所学校的12位高中语文老师为我们开设了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的课堂。活动于两个教室同时进行,全县近50余名高中语文教师代表观摩听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八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分别是:泗洪中学陈芹老师的《老人与海》、洪翔中学潘婷老师的《边城》、泗洪中学常艳老师的《边城》、姜堰高级中学卞利鑫老师的《红楼梦》、兴洪中学杨秀红老师的《红楼梦》、淮北中学陈蓓蓓老师的《一个人的村庄》、姜堰高级中学胡佳静老师的《红楼梦》以及淮北中学许广云老师的《老人与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芹老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了三种有效的阅读方法:知人式阅读、质疑式阅读和感想式阅读,进而理解《老人与海》作品中的“硬汉形象”,以此培养学生“读——写——思”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婷老师的《世间若有双全法,不负亲人不负卿——翠翠与傩送爱情悲剧解读》,以“赏爱情之美,析悲剧之因,究创作之意”的思路展开课堂教学,设置了三个活动:各抒已见、思想碰撞和沉淀总结,最后给学生推荐了阅读篇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艳老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边城》的文学地位导入新课,课堂设置了三个板块:一、自主研学,整体感知,感悟小说主旨;二、合作探究,探寻方法,概括关键的人、事、物;三、思维拓展,强化巩固,再探解读文本的视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两个方法,通过文本和意象解读文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卞利鑫老师的《三千读者,几多贾芸》,带领学生从文本中人物本身着眼,联系生活。来多方面的解读贾芸的形象,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能从贾芸身上获得哪些启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秀红老师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初探刘姥姥生存智慧》,通过“读后初感,误判刘姥姥”、“爱拍电影,走近人物”、“结合文本,大众点评”三个环节,带领学生解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蓓蓓老师以“风”意象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赏析语段,理解作者的独特感悟:“自然之风”、“生命之风”、“时间之风”;接着,带领学生探究散文集的阅读方法;最后,布置“情景写作”任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佳静老师的《小大之辩——刘姥姥价值探究》以一封信件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针对“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和“只是次要人物,研究价值不大”两个观点进行探讨,肯定刘姥姥这个人物的价值所在。又以“你眼中的刘姥姥”这一问题为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概括刘姥姥的人物形象,从而认识到刘姥姥身上的“小”与“大”;最后回归情境,以一封回信结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广云老师的《老人与海》在总的情景任务“为纪念海明威诞辰122周年,兴华中学校园广播站计划向全校同学推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邀请你参加推送前的准备活动”之下,设置了三个子任务:以声传情,推荐片段;以画造势,激发兴趣;以帖释疑,扩大宣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我们听了姜堰高级中学高艳老师的《哈姆雷特》、淮北中学朱澍老师的《乡土中国》、泗洪中学杨爱萍老师的《乡土中国》和泗洪中学蔡韦老师的《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艳老师的《哈姆雷特》以设置海报为主体情境设置了三个子活动:选主要的女性人物,主要人物是王后还是奥菲利亚;选择拍摄场景,并说明理由;如果要从王后或奥菲利亚的角度为《哈姆雷特》写一个宣传文案,来推荐这个戏剧,你们小组决定写点什么?教学环节,紧密相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澍老师的《乡土中国》以生活情境激趣导入,从目标、单元导语、知人论世三个切入点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爱萍老师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主要设置了四个情境任务。分别是预学、在阅读相关章节交流中感受《乡土中国》的魅力、总结对于整本书阅读方法以及任务四借石攻玉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泗洪中学蔡韦老师的《晴有林风,袭为钗副——人物镜像现象探究》,通过人物判词和具体的小说情节,分析了晴雯和黛玉、袭人和宝钗两组人物在外貌、品性、才情和命运等方面的异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台上的授课老师挥洒自如、灵活引导,后面听课的老师也全身心投入,时不时地奋笔疾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不但可以扩大学生阅读空间,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上,我们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将整本书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双减”时代,我们减量不减质,减作业量不减阅读量,不仅如此,还要为阅读“加餐”,丰富营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未来的路走得更远,更稳!</p>

老师

阅读

整本书

学生

中学

刘姥姥

文本

泗洪

老人与海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