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矿物质

黄朝莲

3-6岁儿童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ls或Als ​<h3>(1)钙<br></br>为满足学龄前儿童骨骼生长,每日平均骨骼钙储留量为100-150mg,钙需要量3岁为350mg/天,4~6岁为450mg/天,食物平均吸收率为35%。</h3></br> ​<h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学龄前儿童钙的Al为800mg/天(见表6-4),UL为2000mg/天。奶及奶制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此外,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每日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300ml,但也不宜超过600mL。</h3></br> ​<h3>(2)碘<br></br>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有8亿人口缺碘,孕妇、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为减少因碘缺乏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碘的RNI为50μg/天(见表6--4), UL为800μg/天。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为保证这一摄入水平,除必须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1次海产食品。</h3></br> ​<h3>(3)铁<br></br>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的原因:一是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约每千克体重需要1mg的铁;二是儿童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较成人更依赖食物铁的补充;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奶类食物仍占较大的比重,其他富铁食物较少,也是铁缺乏的原因。<br></br>铁缺乏儿童常有行为异常,如对外界反应差、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能力差。铁缺乏时可致脑内多巴胺D受体下降,并进而引起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色氨酸、多巴胺、五羟色胺等水平下降,行为上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和睡眠时间延长。临床上表现为听力减弱、视力减弱,学习成绩不佳。铁缺乏还对儿童免疫力、行为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性影响。</h3></br>《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建议学龄前儿童铁的AI为12 mg/天(见表6-4),UL为30mg/天。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蛋白铁吸收率一般在10%或以上。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h3>(4)锌<br></br>锌缺乏儿童常出现味觉下降、厌食甚至异食癖,嗜睡、面色苍白抵抗力差而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等,严重者生长迟缓。</h3></br><h3>儿童期用于生长的锌每千克体重为23~30μg。《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锌的RNI为12mg/天,见表6-4。除牡蛎、扇贝外,鱼、禽、蛋、肉等蛋白质食物锌含量丰富,利用率也较高。<br></br></h3></br> ​持续分享托幼机构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我们交流更多相关知识为学前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黄老师  15308725055QQ:437574056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dHIMOB4lrDzDwvJYtBW0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儿童

学龄前

膳食

缺乏

天见

食物

营养素

摄入量

表为

铁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