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十百千”教学活动评比》的通知精神,一重二中于11月23日--12月9日组织各学科开展“十百千”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精湛业务水平,呈现出了“双减”政策下教师高效课堂的变化,突出“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教师实行分层次教学,精心设计分层次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本次活动共展示21节优质课,全面完成了“出精品,展风采,求变化”的活动目标。所有参赛教师能立足新课标、深挖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强化了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地理教师王静执教的《 自然环境--河流》一课,教师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基本格局,鼓励学生自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河流的分布以及注入的海洋,自己边找河流、边填,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还对其一些地理事物有了认识,加深了印象。教学环节设计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知识讲解新的知识,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br> 英语教师邢晓函执教的《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一课,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与观念,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把表演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参与中,使他们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和文化策略等素养得到整体发展。本节课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较好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历史教师孟繁伟执教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教学中,教师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充满了激情,很好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语言精炼、幽默,尤其对学生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成为了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教师基本功扎实,板书的书写工整、美观,将本节课的主体知识架构清晰、形象的呈现出来。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突出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学生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生物教师张秀辉执教的《开花和结果》一课,教师采用的是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由浅入深讲解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时刻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落实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花的结构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实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百合花的解剖图片上台展示,说出各部分的结构,这样让学生对花的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建立花的概念。在讲解受精过程中,教师采用学生展示自制教具“子房的结构”的方法,由学生描述受精过程,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受精过程。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中,为了突破难点,用实物大枣和花生为例由学生展示描述子房和果实的形成关系,整堂课下学生都积极进行实验,积极思考回答每一个问题,共同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形成教与学的统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师黄旭执教的《皇帝的新装》一课,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更规范有效的语言训练,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精心设计趣味导语及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准确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的语句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形象,牢牢抓住文本进行解读,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节省课堂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 语文教师张妍执教的《雨的四季》一课,教师将文学作品中的朗读变成美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中的景物特点。学习使用圈点勾画法找到关键语句和词语,体会表达效果。并且通过批注把握思想情感,设置代言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任务目标。让这节自读课能够默契地配合教读课的教学完成听雨声、说特点、读雨景、写批注训练。借用课文的旁批支架让学生找到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深入文章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把学生容易体会到的确不会表达的情感找到载体,便于学生发现散文中蕴含的情感。以问为路,精心地设计问题、巧妙地引导把学生自然地引导在自主深入阅读批注中去,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英语教师王雅茹执教《Unit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Section A 1a-2d》一课,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听说法、视听法、情景交际法、角色扮演法、课堂互动法等学习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通过pair work 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来议论如何礼貌提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交流渠道。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引入生动、自然、贴切,能使学生快速明了课题的主要话题,各个教学步骤衔接自然,过渡流畅。教学方法比较丰富,有任务型教学,自主互助,试听型教学。还有很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贴切语境中体会和掌握目标语言。 生物教师张月执教《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教师以新冠肺炎导入新课,学生看得真确,听得明白,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引出传染病这个话题。教学中教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让学生的生活内容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有源之水,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这节课结尾让大家认识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有了他们和千千万万个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才有了我们现在这样相对稳定的生活,对他们表示感谢,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英语教师葛云执教《Unit6 I’m going to study omputer science》一课,教师通过对将来职业的介绍,让学生掌握一般将来时的be going to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能力, 也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活动有挑战性。学生在真实情境之中实实在在地进行语言信息交流,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使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在游戏和活动之中逐渐培养起来。 化学教师郭振新执教《 保护金属资源》一课,教师导入采用的是情境导入,课前给学生布置“随手拍”作业,让学生随手拍一拍家中或小区金属生锈的照片,课堂上教师把这些照片展示出来,以这些金属生锈的照片创设情境,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铁生锈条件的探究,这样的导入不生硬,很自然,而且在家中“随手拍”环节能培养学生爱护金属资源的意识。本节课教师没有采用教材的探究实验,而是把这个实验设计成了家庭实验,学生在家中完成这个探究实验,学生在实验材料的收集、实验设计、观察实验过程中探究了铁制品生锈条件,同时对学生实验能力、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学生的收获也是最大化的,是任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无法比拟的。 化学教师李江执教《溶液的浓度》一课,教师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中愉快的学习知识,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学习。采用以学生的自学与交流为主,老师的解惑、纠正为辅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比老师直接灌输要更深刻,更容易接受。课前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学生可以完成对溶质质量分数基本概念、计算公式的理解。课上让学生完成氯化钠溶于水的实验去体会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并进一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然后我通过几道不同类型计算题对学生加以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计算公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张诚诚执教《次北固山下》一课,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中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习习惯。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br>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更好的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 数学教师孙红侠执教《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一课,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运用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求旗杆的高。使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快乐。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所处的环境,多尝试不同的数学操作活动,控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利用知识与兴趣的迁移,逐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从学习数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注意扫除学生思维中的障碍,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空间尽情发挥。 数学教师崔健萍执教《 圆中切线证明与计算》一课,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并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让课堂“活”起来,“有效”起来,“优质”起来。学生也通过自我活动,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学生思维在处于活跃状态时,能积极思考问题,才能呈现出最真实的课堂效果,在学习中国,学生能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对知识有本质的理解。 英语教师赵艳莉执教《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 (1a-2c)》一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让同学们首次接触学习如何去发出邀请、接受邀请以及去拒绝邀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特定场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逐步深入地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设计方面,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交际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不知不觉掌握了本课的功能句。并通过两个听力活动,训练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根据所给的任务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做听力笔记、记住关键词或重点短语的阅读策略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动起来,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政治教师宋思琪执教《让家更美好》一课,教师精选教学资源,注重学生体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分享与探究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精心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共同得出结论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事物。 语文教师宋秋芹执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时,能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由易到难的问题,夯实基础,问题探究,拓展延伸,层层深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学流程完整,思路清晰,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了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紧跟时代形势,学生谈古说今,展现了较丰厚的知识底蕴。学生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不仅为本文论点充实了论据,还能将论据概括,语言简洁,为以后的议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创设情境,这种方式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学生能将古训与现实融合,拓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英语教师张晶执教《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的每位成员都参与体验,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样激发学生主动性参与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自信心, 成就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完成学习。如加速学习(跳级),减速学习(延长学时),组织兴趣小组等,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都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好地学习成材。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任务。组内的每位成员都参与体验,配合默契。做中学,学中做,让孩子感受到英语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乐趣多多。<br> 数学教师张鹏执教《等腰三角形》一课,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线合一”的性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形象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折纸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折纸、猜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使学生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 历史教师张哲慧执教《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设计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史料、关注生活、凸显热点,既有感性的描述,又有理性的思辨,很好的将历史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课堂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学生互动氛围浓厚,学生能提出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迁移整合等能力。 历史教师王茹执教《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课堂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难点很清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激励学生,适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中教师做到了知识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教会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点牢固,接受知识较快,课堂充满了历史味。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更是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本次活动我校共有62位教师参与听课,学校通过课堂展示活动,激起教师们听课、授课的热情。教师在自我规范、相互切磋中,创设“边教边研”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执教水平,各位教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努力营造一个具有实效的新课堂。 在活动中,多位教师精心设计分层次作业,实现减负提质增效。如:张妍老师的“我的作业我做主”,李江老师、宋秋芹老师的作业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方式,孙红侠老师的将作业层次设计为由A组、B组、C组,采用由易到难的层次划分,葛云、王雅茹、邢晓函、赵艳莉老师的英语作业超市都充分做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郭振新老师课前布置的生活中生锈金属的随拍,张晶老师课前布置的蛋糕的制作等等实际操作性作业,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这其中都也充满着教师的无尽智慧和苦心,让孩子们用轻松的心态愿意做作业,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真正实现校内外的减负。<br> 总之,在本次“十百千”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参评教师有优点也有不足,有成功也有缺憾。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汲取经验,弥补不足;潜心研究教学策略,理清课型结构;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精髓;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相信这次活动一定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