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茜草三线记忆》

平安&福&

<p class="ql-block">记忆是一首歌,记忆是一杯茶,记忆是一段影像……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三线建设”这个词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已渐渐离我们而去,但历史总会有人去记忆,去怀念!</p> <p class="ql-block">追忆三线建设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p> <p class="ql-block">从1964一1979年泸州三线建设的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祖国江山无限好,襄阳一行豪情增”,“革命友谊深过海,五湖四海奔拢来。为了革命同目标,人亲难比阶级爱。”正是当时“三线建设”豪情万丈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标语鼓舞人心</p> <p class="ql-block">团结就是力量</p> <p class="ql-block">仿佛听到了...当年机器轰鸣,人欢笑。</p> <p class="ql-block">青春献给国家</p> <p class="ql-block">老师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李晓林老师饰演一老师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当益壮,风采依旧。</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给我最大感触的的是贴在墙壁的三线建设标语与摄影画,那些画里显现出了当年革命前辈们艰苦生活,经过一番艰苦后总会有属于他们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参观,从历史观、思想观、价值观上对“三线精神”有更全面深刻的认知,对“三线精神”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更全新的理解,受到深刻感染。</p> <p class="ql-block">至今,当年建设的许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仍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值得我们追忆</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我们,生活幸福。</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时代变迁</p> <p class="ql-block"> 龙马潭摄影家协会</p><p class="ql-block"> 摄影培训班学员们参观</p><p class="ql-block">《泸州茜草三线记忆》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