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要以人为本 ——听辛继湘教授讲座有感

独立寒秋

常德芷兰嘉树学校 余秋寒 12月4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辛继湘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的讲座。辛教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高效课堂的相基本理论,受益匪浅,获得很多启示。特别是辛教授关于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论述,让人大受启发。 一、怎样看待教学:教学不是工业生产<br> 辛教授阐述,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学生完整人的发展。不是以知识传授量的多少为判断标准。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教学既要重视认知活动的高效,更要重视情感的交流与激发。情感是认知的动力源,情感本身就是要达到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要重视与学生情感的交互作用,要通过教师的激发,调动学生热爱学习的情况,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辛教授的解读,我感受到,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正真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来。教学不同于工业生产,并不以单元时间产出数量为标准,不同于企业的高效,要关注学生学习本身,更要重视探究合作。学生自己体验、探究的真知才是真正的收获。要通过教,最终达到学生不用教。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科知识体系是为人服务的,是工具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人是目的,人不是知识的奴隶。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是人的素养,通过学科教学达到提高本学科人的素养的目的。在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时,不能只盯着教师用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内容,不能只看立竿见影、快速上升的考试成绩。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品质、人生态度乃至精神信念皆是其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重增值性评价,即人自身发展阶段、过程评价,增值性评价更加注重过程。 温婉可亲的即辛教授 二、怎样看待学生:学生是完整的人<br> 辛教授阐述,学生是完整的人,人的发展需求是多方面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发展需求。辛教授还通过列举幼小衔接的案例,来说明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这一案例本身就给我们以启示,小学一年级入校要专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让幼儿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辛教授还带来了心理学前言研究项目,教师的关注点、眼睛视线的差异性,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克服这种差异,从而关注全体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的高效是学生学的高效,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发挥“前排效应”(时刻力争上游,将自己放置在靠前位置的现象称为前排效应)。辛教授还阐述,在智力正常的前提下,人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不断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学生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均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身心发展女孩比男孩快1~2年。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有差异,女孩偏重求同思维,男孩偏重求异思维。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关注这种差异,并根据差异实施教学,这就是因材施教。 三、怎样看待教师:热情、真诚、幽默、理解、耐性、宽容、可信任、充满善意,应该是教师的名片<br> 辛教授阐述,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探究知识的激励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是教学智慧与艺术的展现者。要做一名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怎样的老师才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呢?通过辛教授的启示,我认为这个老师要有友善的态度,他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他仁慈而宽容,他有耐性,他兴趣广泛,有良好的品性和仪表;他公正,他对每个人都给予真诚的关注,他坦率,遇到问题他总有解决的办法;他作风严谨又富有幽默感。一个好的教师,在专业上,他懂得教学应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他具备掌握教什么如何教、组织管理教学的能力,他能让教学充满情感与智慧,他永远是一位学习者。 通过聆听辛教授的讲座,我领悟到,高效课堂教学,不是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效率本位,而是人本位——立足于人、关怀人、以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为旨归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