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满州里市扎赉诺尔第三街道,吉泰和山丹社区,由两个居委会主任于阳和吴牡丹带领六位志愿者负责两个社区2700人居民的采样后勤保障工作, 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十多个日日夜夜完成了十轮的核酸检测工作,并且还要继续奋战下去,黑天白天一干就是数十小时以上。他们负责居民下楼采样维护秩序,完成每个居民的采样试管扫码,带医护人员入户采样、处理垃圾,消杀以及给医护人员安排采样的流动车和采样的车库等等后勤保障工作,这些志愿者在两位居委会主任的带领下 每天把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到位,以便于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开展工作,并且把居民按照一栋楼一栋楼的顺序,两人之间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依次、有序的下楼采样,有效避免了交叉染,保障了医护人员采样工作顺利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寒冷的冬天,一天一轮采样,他们这个社区志愿者团队要负责两个社区工作,基本是全天上岗早出晚归,吃饭没时没点,吃完饭换上隔离服继续上岗,采样到晚上12点她们就干到12点,脚冻麻了,手冻僵了,也坚持到最后。此时他们也是与医护团队一起并肩作战的团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社区志愿者团队里 ,有一位15岁的小姑娘,她叫张嘉慧。在疫情来临的时候,她毅然的报名当起志愿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一大早6点我们第三组来到社区 由社区的志愿者带领我们入户爬楼梯给贴黄色条码次密接的居民采样,这个防护服背后写着“小孩”两个字的背影在我眼前已经晃动好多次了,我很好奇为什么把隔离衣写“小孩”这个名字,这个志愿者告我:“她刚十五岁问我信吗?”我很吃惊其实真的不信,但是从她稚嫩的声音里我信了,在居民区爬楼的时候,小孩说:“我家就在对面那个楼,可是就不能回家,”于是我问她:“你害怕病毒吗?”她坚定的说:“不怕”于是我接着问:“你这么小为什么做志愿者呀?”她说:“因为我以后想当医生,”当时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刚刚十五岁的初中学生,比我女儿还小, 那么可怕的病毒,又冷又累,难道她的妈妈爸爸不心疼孩子吗?不!哪个妈妈不爱孩子?哪个身处疫区的逆行者,心里没有因为病毒而焦虑过?因为他们有大爱、有担当、 有责任、有使命”可是刚刚十五岁的孩子仅仅是对白衣天使职业的敬仰和追求,在肆虐的病毒面前具有勇敢、无惧、无畏的精神。“小孩”的父母和十五岁小志愿者,在疫情面前更是如此彰显大爱,闪耀着希望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次疫情中不知还有多少个志愿者和社区主任在默默前行无私奉献。他们由社区主任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在风险中把奉献,责任、爱心凝聚在一起形成社会强大的正能量,鼓舞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他们同白衣战士以及其它抗疫团队并肩做战,保护好满洲里边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旗援满团队(罗玉</span>梅供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