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革后期(1974年)曾有这样一本书法字帖,出版即脱销,短短一年时间销量就达100多万册。</h3></br><h3>这本字帖就是《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作者名字叫周慧珺。1974年的中国书坛,沈尹默、胡问遂等老一辈书法家要么已经离世,要么还未解禁。这种状况给了年轻的周慧珺一书成名的机会。</h3></br><h3> <h3>周慧珺1939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幼年由父亲决定初学赵孟頫。高中毕业,她考入上海科技大学药物学系,仅上了几个月的学,便因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发作不得不退学回家。在病魔缠身的日子里,她每天花大量时间写字以消磨时间和暂时忘却病痛。</h3></br><h3> <h3>有一天,周慧珺在书柜里发现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蜀素帖》,米芾意气风发的神采,深深震撼了她的心灵,她似乎找到了米字与自己气质的感应点。从此,她心摹手追《蜀素帖》,浸润其中,一发不可收拾。</h3></br><h3><strong>周慧珺临米芾《蜀素帖》</strong></h3></br><h3> <h3>20世纪60年代,周慧珺带着强烈的艺术激情,慕名进入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正式拜师学艺。沈尹默、白蕉、拱德邻、翁闿运等一批享誉书坛的大家云集于此,名家指点,周慧珺茅塞顿开,两年时间里,临习了多种碑帖,楷书有颜真卿、褚遂良、欧阳询等,行书以宋四家为主。</h3></br><h3> <h3>《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内页</h3></br><h3>1974年,35岁的周慧珺受朵云轩之约,出版了平生第一本字帖——《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字帖中那刚健俊逸的墨迹令人耳目一新,惊叹折服,几年内连印十多版,创下印数100多万册的空前纪录。</h3></br><h3>此帖笔法雅正,笔意健拔洒脱,尤其能与当时的学书人产生精神共鸣。既有米字的潇散奔放,笔致俊迈;又有颜体的气势开阔,宽博厚重。</h3></br><h3> <h3>一个时代,一名人物,一种情怀。</h3></br><h3>就这样,在文革末期的大转折时期,周慧珺不仅掀起了大江南北的书法热,也着实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已经成为那个时代书法的印象。感谢周慧珺,在中国古字帖几乎“断层”的年代,连接起了中国人骨子里对书法的热爱。</h3></br><h3><strong>周慧珺《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strong></h3></br><h3> <h3>2015年,中国书法的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揭晓,周慧珺荣膺“终身成就奖”。</h3></br><h3> <h3><strong>中书协对周慧珺的颁奖词是:</strong></h3></br><h3>周慧珺先生作为当代女性书家的杰出代表,自上世纪70年代起蜚声书坛。她用一生的虔诚参悟艺术本质,汲取经典精华,从早年的清新流畅到晚年的沧桑跌宕,将人生感悟寓于笔端,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风格。她主持上海书界,弘扬传统,承继海派,锐意进取,举措多出,具筚路蓝缕之功。同时,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艺术人生,为世人奉献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h3></br><h3> <h3><strong>周慧珺的获奖感言则是:</strong></h3></br><h3>书法是一趟苦旅,我一生都在艰苦跋涉中,不知何处是尽头。然而倾此生为斯事,我无怨无悔。感谢中国书协给予我如此高的荣誉,感谢所有关注、关爱我的人。 </h3></br><h3></h3></br><h3>(周慧珺罕见书法示范)</h3></br><h3><strong>作品欣赏</strong></h3></br><h3> <br></br>游太湖洞庭西山 136cm x 68cm 1998年</h3></br><h3> <br></br>泌园春 雪 136cm x 68cm 2014年</h3></br><h3> <br></br></h3></br><h3>逢回路转 36cm x 96cm 2015年</h3></br><h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h3></br><h3> <h3>行书-唐柳宗元《江雪》诗</h3></br><h3> <h3>草书“杜甫诗”</h3></br><h3> <h3>书法“北山” 镜心</h3></br><h3> <h3>明月如霜</h3></br><h3> <h3>草书《枫桥夜泊》</h3></br><h3> <h3>行书戴叔伦题画诗</h3></br><h3> <p class="ql-block">1997年作 行书柳宗元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