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打过的桑叶竟是一宝

庞柏-糖尿病调理

<p class="ql-block"><b>在《神农本草经》中桑叶被称之为“神仙草”,书中写到桑叶有“除寒热出汗”的作用。而在《本草撮要》中则提到“桑叶经霜力全力厚,老更佳。”意思就是经过霜打的桑叶,药用价值更高,而这样的桑叶在民间就被叫作霜桑叶、冬桑叶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说到桑,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丝绸之路,还是关于沧海桑田的说法呢?翻阅众多古籍,我们会发现桑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中衍生出来的桑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桑文化以桑树词条、桑叶、桑蚕词条等等元素为载体,在文化、经济、艺术等等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今天要重点认识的便是桑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桑叶,说起桑叶大家会想到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什么桑叶要讲究“经霜”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神农本草经》词条中桑叶被称之为“神仙草”,书中写到桑叶有“除寒热出汗”的作用。而在《本草撮要》中则提到“桑叶经霜力全力厚,老更佳。”意思就是经过霜打的桑叶,药用价值更高,而这样的桑叶在民间就被叫作霜桑叶词条、冬桑叶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须大雪压过,次日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色青黑,风吹作铁器,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者良。”这是《百草镜》对被霜打过的桑叶的描述,经过霜打之后的桑叶被叫做“铁扇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中医看来,经过霜打之后的桑叶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可以广泛用于药物治疗当中。这时候可能就有小伙伴疑问了,为什么经过霜打之后的桑叶药效会更强一些呢?</b></p><p class="ql-block"><b>我国中医博大精深,对于中药的制作更是讲究“天时地利”。他们根据古时的时间记法,即四时五行的相互对应关系。认为秋天属金,而金气清肃,而“金气主杀戾”,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秋天万物凋零,一片苍黄。</b></p><p class="ql-block"><b>特别是在秋天的霜降来临之际,秋色更浓,再根据中医中的“五色五脏四时相对应的关系”,秋色浓郁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结成有形之体,即为白霜降落在天地之间。而这个时候生长出的桑叶充分吸收了天地之间的精华,吸收了大量的清秋之气,药效也是最好的时刻</b></p> <p class="ql-block"><b>当然,上面的说法是有夸张的成分存在,那么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古人为什么会选择采摘经霜之后的桑叶呢?</b></p><p class="ql-block"><b>实际的原因是,桑叶的最初用途是当作桑蚕的饲料,所以一般人们会将桑树萌发的第一茬和第二茬的桑叶喂给桑蚕吃。而将桑树的第三茬桑叶保留下来,用作来年的饲料。后来人们发现这第三茬的桑叶,如果生长不好,质地比较轻薄,就会在霜降之际被秋风给吹落,而在霜降中未被秋风吹落的桑叶,其实就是大自然帮我们筛选出的品质最佳的桑叶。</b></p><p class="ql-block"><b>霜桑叶关于盗汗的那些故事</b></p><p class="ql-block"><b>如果大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了爱出汗的现象,这其实就是中医上讲的“盗汗”。</b></p><p class="ql-block"><b>而我们今天讲到的霜桑叶对于盗汗有非常显著的治疗功效,在金元四大家词条朱震亨词条所写的《丹溪心法》词条就有对霜桑叶的这一功效作出描述“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夷坚志》词条还记载了一个用霜桑叶治疗盗汗的小故事,相传在宋朝时期,有位游僧身体非常的赢弱,不仅胃口极差,而且每天夜里睡觉就会出现浑身都是汗的毛病。为此,这位游僧非常的苦恼,寻医二十多年都未能找到一个可解决的办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日这位游僧来到了严山寺,寺中的监寺和尚听完游僧对病情的讲诉之后,说到“你千万不要灰心,我这里有一个祖传的药方,可以医治你的病,不但可以管用,还不花你分文。所幸也没什么毒,你不妨试一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于是,第二天监寺和尚便带这位游僧来到了寺中的一个桑树下,趁着早上的露水还未干之时,采摘一把桑叶带回寺中。监寺和尚对游僧说,只需要将这把霜降的桑叶烘干后,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钱分量即可。一天服用一次,最好是在空腹状态下就着米汤一起服用,效果更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非常神奇的是,游僧就这样照着监寺和尚的药方坚持服用三天,纠缠二十多年的陈年旧病竟然被治好了。游僧和严山寺中的众僧都非常惊奇,无不佩服监寺和尚的妙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于霜桑叶能治疗盗汗的功效,在民间也用霜桑叶制作药枕的做法,不仅对盗汗有效,对于治头晕目糊、安神入眠效果也非常显著。除此之外,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曾经就对霜桑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利用霜桑叶的止汗功效,研发出了一系列的止汗药品,比如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等,被人们誉为是“收汗之妙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霜桑叶还可明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然,霜桑叶的作用不仅仅只有止汗,它还具有降血糖、消疮祛斑、减肥清脂等作用,其中霜桑叶的明目功效非常值得一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本草经疏》词条中写道“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有热,及因内热出汗。”对于霜桑叶性味苦,甘而寒做出详细的解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霜桑叶药性寒,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昏花等,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清代时期,当时的御医就曾经用霜桑叶来治疗慈禧太后的眼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取适量的霜桑叶,用水煮沸,然后每天在洗面之后用霜桑叶的水清洗眼部即可。坚持数日,其润眼明目的功效非常明显,眼睛就好像阴霾的天空下了一场雨立马厩天清地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关于霜桑叶明目的功效,还不得不提到中医界中赫赫有名的桑麻丸,主要就是用霜桑叶和黑芝麻制成。桑麻丸不仅有祛风明目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滋养肝肾的效果,非常适合有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情况的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通过今天的认识,大家对于霜桑叶的了解是不是更深刻了,原来小小一片树叶,竟然可以这么的神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