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成成中学(迎泽校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选修课总结

平淡

<p class="ql-block">  为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成中学(迎泽校区)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历史教研组开设了《影像中的中国历史》选修课,本课程汇集了高一年级历史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力量,围绕中国古代史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打造讲坛式的课堂,旨在让学生通过观看《中国通史》,在了解历史细节的基础上,培养讲述故事、发表观点、体会情感等能力,以此拓宽孩子们的历史视野,内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此次选修课取得了较好成果。</p> <p class="ql-block">  课程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发展沿革、诸子百家、宋代儒学和明清经济,通过视频展示和教师讲解,最后由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展示分享。</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高霞老师简单介绍课程内容及要求后,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之《秦始皇统一中国》,并由此引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介绍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沿革后,学生们围绕古代政治的发展展开讨论,并认识到:(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中国古代政治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3)人治高于法治。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p> <p class="ql-block">  在思想史部分,首先由靳晓东老师带着学生们领略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感悟了礼仪之邦的源远流长。经过靳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们认识到了轴心时代的中国,即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众说融汇的时代,所谓百家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战国时期,学者们各执一说,既相互批评又相互交融,用百家争鸣这样的词来形容并不夸张。尽管百家争鸣的盛况成了千古绝响,但是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思想文化遗产不仅保存于千古流传的丰富典籍,而且绵延不绝地影响历代文坛士林,他们一起塑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独特风貌,塑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以及未来。</p> <p class="ql-block">  陈彦君老师负责的《宋代儒学》课堂同样精彩纷呈,陈老师语言幽默风趣,用一个又一个富含哲理的历史故事向学生传递、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更让学生对较为抽象晦涩的理学内涵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p> <p class="ql-block">  陈莉老师讲解的中国古代经济史,陈老师侧重介绍了中国在转型之际经济的发展状况。明清之际的江南,既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又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蕴含着社会发展转型的巨大能量。通过陈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调研,学生们认识到了明代处于鼎盛发展期的江南市镇如今在现代都市和新的经济结构中虽然已隐退于历史的长河,然而他曾经的辉煌,以及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结合视频内容,陈老师就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进行拓展,引发了学生深思。</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选修课,将课堂知识向外延伸,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从中国古代史的范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和深入讨论,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逐一进行了展示。</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学生的展示此次选修课程完美落幕,短短的五节课短短的五节课悄无声息的结束了,但是磨灭不了同学们对历史的热爱,更无法泯灭他们对探索历史的热情。通过这次选修课,同学们较为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发展中细节,同样也了解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了历史不是简单的故事更不是冰冷的文物,为同学们了解历史、探索历史打开了大门。帕斯卡尔说:人之为人,最闪光之处在于思考,人类的思考使弱小之人变得强大。我们的历史选修课堂以讲坛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了小小的一方展示天地,希望大家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也能闪闪发光!</p>

学生

历史

选修课

制度

政治

陈老师

发展

中国

君权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