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岭山往事——那年 那人 那事

红色海棠

<p class="ql-block">院岭山往事——那年 那人 那事</p><p class="ql-block">红色海棠</p><p class="ql-block">奇特的“特种话”</p><p class="ql-block">在院岭山上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六冶公司有一种奇特的语言——“特种话”。特种公司50、60、70后的子弟无论祖籍是哪个省份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讲一口的“特种话”,在普通话和东北话较普遍的院岭山,听到“特种话”,人们也习以为常了。</p><p class="ql-block">“特种话”是一种融合了南方方言后的重庆话,但又不是重庆话,是六冶公司特有的一种语言。四川人听了认为是湖北话,湖北人听了以为是四川话。“特种话”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话题一直有许多人好奇。本人经过一番了解,揣测出一些“特种话”形成的渊源,有遗漏或混淆之处敬请当年亲历者指正。</p><p class="ql-block"> 1965年1月,根据冶金工业部指示,正在河南省荥阳县503厂(今郑州铝业公司)工程施工建设的广东省有色局特种工程公司(以下称特种公司)正式划归冶金工业部第六冶金建设公司领导。没有多久特种公司施工队伍开进四川省重庆地区,展开112厂(今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的施工建设,特种公司机关设在冷家湾。其时,特种公司的家属们还远在广东省韶关钢铁公司附近居住,当112厂建设工程步入正轨一段时间后,经批准特种公司的家属们陆续搬迁到重庆,大部分散落借住在冷家湾及其周边的农户家中,并很快融入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特种公司职工家属来自于全国各地,其中广东人、广西人、湖北人居多,由于广东话、广西话与重庆话之间的差异较大,两种地方话沟通起来十分困难,为了交流方便,相当部分的广东、广西籍家属阿姨学会讲并不标准的重庆话,极大地方便了她们的对外交流。特种公司50后的子弟们刚到冷家湾的时候要到当地学校借读,60后的子弟就和当地的儿童玩耍,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的语言天赋施展出来,很快就学会了当地话。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许多特种公司子弟在家随父母说家乡话,出门说重庆话,甚至有的孩子就只会说重庆话了。</p><p class="ql-block">1971年春,冶金工业部调第六冶金建设公司进入河南省舞阳工区,参加舞阳宽厚钢板厂工程建设大会战。特种公司职工、家属在舞阳当地农村短暂居住一年半载后,全部搬到院岭山特种公司生活区集聚生活。虽然离开了重庆话的语言环境,特种公司的家属、子弟却将日常生活中讲了五年多的重庆话带到了这里,并保留延续下来,形成了院岭山特有的一种语言——“特种话”。院岭山集中居住着六冶公司大部分职工家属,普通话占据主导,只有特种公司子弟和部分家属讲“特种话”。大多数特种公司子弟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或者特种公司子弟之间依然讲“特种话”。部分50后的特种公司子弟重庆话讲的比较地道,反而普通话学的南腔北调。60后的子弟在六冶小学学说普通话以后,重庆话的腔调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生改变。而70后的特种公司子弟纯粹就是在一群哥哥姐姐的言传身教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们从小就讲“特种话”,虽然已经偏离了重庆话原有的腔调。</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的院岭山特种公司家属区,经常能听到:砍脑壳的,背时地,仙人板板,龟儿子、格老子、神戳戳嘞、锤子、卡卡过过等等重庆地区土话。重庆话比较风趣、幽默,小孩们喜欢凑在一起用不紧不慢的“特种话”摆“龙门阵”或者抬杠,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特种公司的子弟之间都是讲“特种话”的,这样显得亲近,平日里如果几个人聚在一起用普通话聊天时,只要是特种公司子弟之间需要对话,口音立刻就变成了“特种话”,旁边的人马上就会笑着说:又说“特种话”啦。实际上,当年的我们都以为“特种话”应该算四川话。在重庆郊区,我的“特种话”当地人勉强能听懂,但是到了祖籍地四川自贡,我的“特种话”就需要操重庆地区口音的妻子来当翻译,我的亲戚们似乎听不懂“特种话”,这就有些尴尬啦。有一年,成都一家企业的几十名实习生到舞钢实习,我给他们上安全课,期间一位同学来找我,我们用“特种话”交流了一阵,这群实习生根据口音断定我们讲的是湖北话。有些舞钢人听到的“特种话”也很好奇,在知道其来历后便称之为“六冶话”,每每想到这些就有一种喜剧感,嘿嘿。</p><p class="ql-block">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人们开始用普通话教育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特种话”的传承也就逐渐消失了。现在,只有大部分50、60、70后的特种公司子弟和部分七、八十岁的老特种的老阿姨们见到老特种的人依然讲“特种话”。无论在何处,听到“特种话”就有一种亲切感,会让人联想起记忆深处的院岭山。</p><p class="ql-block">“特种话”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国家大力发展基本建设时期,老一代建设者的子女们跟随父母辗转各地的证据。也是六冶公司老一代建设者们为了祖国建设,转战南北历程中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奇特的“特种话”,我爱你!</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6日 于洛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