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我们结束了两年的中等专业教育从位于沱江岸边内江桐梓坝的川统校毕业了!离校四十多年来,多少轮花谢花开,多少季风霜雨雪,时光流逝改变了许多事情,但那留下我们美好的青春岁月的校园却始终让我们难以忘怀而魂牵梦绕!特别是这几年,当我们从当年的懵懂少年变成霜染两鬓陆续退休,更特别想回母校看看,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一直想在一个很隆重很有仪式感的时间回去,四十年——毕业四十年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在心里种下的草,可是因为新冠疫情防控的原因,我们几乎就要被迫放弃了。十月下旬的信息工程大学校庆期间传来了母校即将交城建开发被拆的消息,太令人意外令人难过了,我们恨不得马上飞奔过去看看母校最后的模样。成都这波疫情刚过,几个经常一起玩的同学一约,说走就走,11月27号看到天气预报说第二周二三四三天是晴天便很快决定下来,28号就买车票(<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成都到内江开车过去是非常方便的,但为了重温当年坐火车在成都内江之间往返的感觉,我们选择了坐火车),30</span>号一行十四人就正式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与绵阳德阳的同学同车到达,我们乘坐的那趟是动车,一小时零两分到,虽然不如高铁四十分钟可到快,但比起我们上学时普快车要走四个多小时来说,现在已经是飞速了!</p> <p class="ql-block"> 一如当年新学期开学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奔赴内江一样,三路同学十个女生齐聚内江站,激动啊,还没出站就开始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出站来到车站广场。在内江上学的时候,我们的终点站是内江壕子口火车站,位于学校江对岸。现在壕子口已经只有普快车经过了,所以我们这次的终点站是内江北站(高铁站),尽管到达的车站不同,但见到同学后激动的心情是一样的——拍照留念!出发前,有女生的另一半喊出了口号:快报名啊,跟着去看她的母校哦!最终有四位女生的夫君同行,态度好行动帅,值得表扬😊</p> <p class="ql-block"> 自拍杆妖艳儿一盘,必须的,这玩意当年可没有,做梦都没有想到过😄</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入住学校隔壁的酒店,然后沿着江边像当年的星期天一样在学校周边闲逛,学校前面的沱江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沱江边走一走,感觉又回到了40年前的青葱岁月!</p> <p class="ql-block"> 悠悠东去的沱江在内江桐梓坝绕了一个U型,我们的学校就在沱江的这个大弯弯里,校门口出去就是沱江的北岸,前临江水后靠山。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这边的江岸几乎全是滩,长了很多杂草,有些宽的地方也种了庄稼。下了江岸的梯坎走一小段土路就可以在西林古渡的渡口坐上人力木船渡江进城,之所以说是进城,是因为那个时候北岸几乎全是农村,过江去南岸才是内江的市区。四十年后内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桐梓坝这边已经是高楼林立的繁华市区,沱江两岸一派都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 791班的女婿,此行的四位护花使者</p> <p class="ql-block"> 同学拍摄的视频再次唤起我们心里的那份深深的眷恋和感动</p> <p class="ql-block"> 一路回忆一路欢声,不知不觉已沿滨江路从学校走到师专又沿江边的游江小道从师专走到了西林古渡,与古渡隔着马路的山上就是西林寺。站在渡口的江岸,大家不禁想到我们当年星期天坐船过江的情形,载着十来个乘客和一个撑船人的小木船随着波浪起伏在江上缓缓而行,乘船过江往往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因为此时要么是即将进城游玩,要么就是在城里逛了一番满载而归的时候。如今的渡口早已换成了机动船,并且可以开到晚上八点半钟才收班。上船,对岸吃饭去!船上,我们无比激动和自豪的给售票小妹说,我们四十年前是统计校的学生,每到星期天都会在这里坐船过江。回程上船的时候,热情健谈的小妹问我们道:同学,耍好没有?第二天我们过江的时候,小妹又说:同学,你们好多张票呢?哇!一声“同学”,既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感慨又令我们倍感温暖,小妹妹,你真是太贴心了,我们就是回来再做一次“同学”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们犹如归家的游子一头扎进了母亲的怀抱走进校园。我们的母校自1949年成立以来 ,从重庆到成都,再从成都到内江,最后又回到成都落户龙泉,几十年来几经变迁,校名也变了几次,我们进校的时候是“四川省计划统计学校”(毕业时学校已经改成“四川统计学校”)内江桐梓坝阶段。学校搬到成都龙泉后,内江的旧址交给了内江师范学院,现在内江师院也要搬迁了。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学校的变化也非常大,我们只能以地形变化较小的阶梯教室和老师办公楼为坐标寻找当年的模样。母校的绿树浓荫,曾经见证了我们的青涩、纯真、浪漫和年少轻狂;当年教室里的灯光、图书馆阅览室浩瀚的书海,照亮了我们的理想和希望;学校大门通往主教学楼的五十七级台阶,留下我们逐梦的匆匆脚步;山腰的几个运动场,洒下我们运动的汗水,青春的热情尽情绽放。四十年后重回校园,所思皆回忆,所见皆美好!母校,我们回来了,历尽千帆,归来我们仍是少年……</p> <p class="ql-block"> 原来五十七级台阶前的坡道</p> <p class="ql-block"> 五十七级台阶旧址</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来了新同学,新同学不进教室不听课 😄</p> <p class="ql-block"> 漫步校园</p> <p class="ql-block"> 当年俄式建筑风格的办公楼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你太专心了,注意脚下哦</p> <p class="ql-block"> 教学楼侧面台阶还在,左转拐到房子后面就是洗衣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阶梯教室主教学楼,我们班女生宿舍就在这个楼的三楼上,一间教室改的。主楼建筑已经重建但位置还是在老地方,现在是内江师院的文学院</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是内江农机校的教室,据说是暂借我们学校的。我们从主教学楼到食堂、操场、浴室都会从农机校的教室外面经过😄</p> <p class="ql-block"> 公安校的男生跑到我们学校谈恋爱来了😄</p> <p class="ql-block"> 难怪长大成了大学老师, 原来是当年书读得好啊!</p> <p class="ql-block"> 这可不是拍摄创意,这就是我们当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哈哈 这张读书图暗藏秘密,原来科技真的可以令时间无缝衔接令遥远的距离瞬间缩小到零😄</p> <p class="ql-block"> 学校广播员和她的餐盒快递小妹们</p> <p class="ql-block"> 通往791班男生宿舍的路,坡还是以前那个坡,路还是原来的路,房子虽然86年经过改建但轮廓依然还在。走到这里,有位同学对她先生说,我们班上每个女生都被男生们取了一个歪名,当时觉得很厌恶,现在却觉得有点“小可爱”,可能那就是懵懂的青春吧?哈哈</p> <p class="ql-block"> 走在校园里,谈不完的学生生活话题,寻不尽的青春岁月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为了最后告别<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我们青春和梦想的母校</span>,40年后我们重回校园,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树下,小路边 ,石梯上,教学楼前,图书馆旁甚至宿舍楼下的洗衣台旧址留个影,</span>我们在昔日的校园里摆拍,不只是为留下自己的光影,更是为了寻找我们青春的印记,记念我们在川统校度过的美好时光。四十年的思念等来三天的重逢 ,国家建设城市的发展会让母校在我们的视线里渐行渐远,直至模糊、消失,但她的风采会永远刻画在我们的心里,留在我们的生命里……</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文娱委员现在的摄影师的视频中,一张张照片定格了我们校园游的一个个的精彩瞬间,令人觉得当年学生时代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犹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同学的视频更是从不一样的视角记录了我们此次重回母校的快乐之旅,特别是学生校园读书和操场上动感十足的场景,更再次将我们带进曾经的学生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下午出了校园,我们从纪念张大千的大千园进门重游离学校不远的西林寺公园,那是我们当年爬山游玩登高望远的地方,滚滚的沱江就在西林寺的山脚日夜奔流。</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过去,内江北街的“味中美”已经找不到了,味中美旧址上的北街回味面馆却是异常的火爆,在我们心中的味中美面前,内江所有的高档餐食全都遭到无情吊打,谁也挡不住我们追寻味中美的脚步😄吃完北街回味面馆回桐梓坝的出租车上,听司机说起我们才知道,那个北街面馆是内江生意最好的面馆之一,看来味中美的那个地方真的是财神眷顾的风水宝地啊!但是味中美咋就消失了呢,谜已经无法去解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上午<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去了三元塔游玩,这里是我们当年郊游最远的地方。</span>三元塔始建于唐,明末倒毁,清嘉庆年间重建三元塔,有其连中三元之意,是内江千年文峰标志建筑。三元塔塔身全用石灰粉刷,酷似白玉砌成一般,数十里外可见雄姿丰采。我们当年游玩的时候,三元塔只有一个孤溜溜的塔子, 现在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一个绿化非常好的景区。时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曾经年轻的心。</p> <p class="ql-block"> 三兄弟,三元塔,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财富增长连中三元!</p> <p class="ql-block"> 三元塔所在的塔山下山的小路,令人感到似曾相识,当年学校周边甚至是内江市区这样的路可是到处都有的呢!</p> <p class="ql-block"> 游山归途偶遇铁路 ,感觉它就是我们当年坐过的火车经过的路!回首青春,我们倍加珍惜当下,加油吧 ,永远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同学先生的视频,完美再现了我们内江寻梦的快乐旅程。此次内江之行的圆满连同母校的美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感恩母校,感恩恩师,感恩同窗,感恩所有的惊喜和美好!期待下次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