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行 漫 记

深山木屋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山西上党古城长治的西部,不远不近有着著名的“一山一河”:“一山”是指距离近400公里的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的天险“西岳华山”;“一河”是说距离约300公里的本省临汾吉县日夜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记忆力也随之有所减退,但小时候的很多趣事,至今还是记忆犹新的。</p><p class="ql-block"> 夏秋夜晚,微风送爽。“今黑夜公社电影队要来放电影啦”的消息早已传遍村里的角角落落。街头饭市上蹲着“哧溜、哧溜”喝稀饭的村民们,把大粗碗一放,三三两两的都往村里的打谷场(有时是大队部院)走去。</p><p class="ql-block"> 黑压压的人群中间,两根竹竿撑起了一块大白布银幕。那些个反复放映的黑白战斗故事片,其中的一部《智取华山》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回,但每次都看的我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 那“刀削斧砍”、直刺云端的华山天险;那国民党守军的负隅顽抗;那我解放军侦察小分队的机智勇敢;那西峰、北峰敌“老巢”内的神兵天降……,一个个扣人的悬念,一幕幕拍手的精彩,让我们直看到终场亮起灯光,才都恋恋不舍回家睡觉。</p><p class="ql-block">  因此从那时起,亲临去看看那个“自古华山一条路”,看看啥个“老鹰嘴”、“千尺幢”?就成了我的一个“梦”。</p><p class="ql-block">  等这个“梦”好长啊!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检察官变成了闲赋人,黑发者也变成了白头翁,“圆梦”还等何时?“走勒!”</p><p class="ql-block">  九月一一金秋收获的前夕、出游的佳机。天刚蒙蒙亮,我就开车拉着老伴两个人驶上了高速路。</p><p class="ql-block"> 一、途中先游黄河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进入晋南侯马地界时,我们临时决定绕点路先去临汾市吉县,再观赏一次黄河壶口瀑布,为紧接着去攀登华山天险注入点“激情”和“动力。再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能有看够、看厌之说呢!</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驶进了壶口瀑布地段。说来也很逗,人老啦老啦,有时还古板、教条的离奇,啥个事都要较个真:我由于不留神,一脚油门从黄河东岸驶上了黄河大桥,窜到了西岸的陕西省宜川地界。</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黄河壶口瀑布跨越晋、陕两省地界,一河东西两岸,在那边不是个看呢?可老头我固执的很,执意又把车从西岸开过桥,重新返回到了东岸山西吉县,才购票去看壶口瀑布。看官们说这是不是“脱了裤子放P”、演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滑稽剧呀?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幼稚可笑啊!</p><p class="ql-block">  书归正传。这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独有的黄色大瀑布,也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被叫作“黄河奇观”。滚滚黄河水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到这里,原来500多米宽的放荡不羁的洪流,一下子跌入了两岸山石被冲刷形成的、窄窄的50米落差深沟,在“夹槽”中翻腾涌泄,其雷鸣般的吼声就象从一个巨型的壶中喷出,所以形象的叫作“壶口瀑布”。景区的两大奇观“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令游客叫绝!</p><p class="ql-block"> 老点的人都会记得:在多年以前,曾经有着“亚洲飞人”之称的香港柯受良先生和吉县本地“飞人”朱朝晖,两个人曾先后驾驶着小轿车和摩托车,从黄河壶口瀑布的山西吉县东岸,一跃腾空,成功的飞到了西岸的陕西宜川,创造了奇迹。</p> <p class="ql-block">  我们自驾车去陕西华山(中途绕道去了一趟吉县壶口瀑布)路线图。单程约800多公里,其中长治至壶口瀑布31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自拍于吉县壶口瀑布景区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宽阔的黄河河道及裸露的石质河床,水流量不算大。</p> <p class="ql-block">  走到河床深峡中间,站在护栏边,河水奔腾,水气弥漫,加上阵风佛面,真清爽啊!</p> <p class="ql-block">  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中华民族“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高昂、激情场景!</p> <p class="ql-block">  放眼黄河对岸陕西地界,游人观瀑布也是密密麻麻,我感觉有点头晕目眩。</p> <p class="ql-block">  “靠近!再靠近点!就要的是这种现场惊险拍摄效果!”(豁出老命不要啦!呵呵!)</p> <p class="ql-block">  这一撮头发竖的多好!感谢“风神”给我的“独特造型”哈!</p> <p class="ql-block">  二、转场陕西华山天险</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黄河壶口瀑布,已经是半下午了。由于行程安排紧凑,我们又马不停蹄的驱车沿着大(同)运(城)高速、运(城)风(陵渡)高速,朝着陕西华阴市的华山风景区驶去。尽管这样匆忙,但是搭黑当一回“夜行者”也是注定了。</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次自驾走大运和运风高速,好在靠着导航,加上路标明确,倒也比较省心,不怕走错路。</p><p class="ql-block"> 出了运城地界,天就大黑了。约莫9点多我们过了黄河风陵渡大桥,进入了陕西境内。走着走着路标把我们引下了高速,行驶在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估计离G30高速不远了。从地图上看,只要上到G30后再行驶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到达目的地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城内。</p><p class="ql-block"> 我们颠簸行驶的前方出现一个村子,看得出村口正在修路。借着汽车灯光的照射,我看见前面有几位交警打着手势,让我靠边停车。</p><p class="ql-block"> 我习惯性的摸了摸上衣口袋,好多次长途出省自驾游了,这可是第一次在外地遇到了交警夜查。</p><p class="ql-block"> 我靠边停车降下了车窗。一位年轻交警过来一个敬礼:“请把驾照和行车证拿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不慌不忙的把一整套东西递给了他。趁着这短暂的机会我靠着背枕眯住眼小歇,心里嘀咕着“随你翻看吧!”</p><p class="ql-block"> 这位交警翻看了两遍也没查出我这个“山西车”的瑕疵,就把驾本和行车证还给了我。我向他问询了一下去华山的路径方向和剩余距离后,就又启动车子上路了。</p><p class="ql-block"> 到达华阴市内并入住宾馆后,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我和老伴出来在街上饭店吃了晚饭,就又回宾馆赶快入睡,以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去攀登华山天险,那可得要使出老力哟!</p><p class="ql-block"> 次日早晨,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华山游客中心。这里位于华阴市内,问询后才知道离郊外的华山风景区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去华山景区游览分西峰和北峰两条线路,我们选择了去西峰的线路。购票后就登上了去景区的游览大巴,出了华阴市区,朝着远方逶迤连绵的群山驶去。</p><p class="ql-block"> 在接近高高的山脉屏障时,地势海拔越来越高,游览车的发动机在山间弯曲起伏的山路上吃力地嘶鸣。我望着两侧巨大连体的花岗岩山体和郁郁葱葱的植被,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老电影《智取华山》的一个个惊险镜头……</p><p class="ql-block"> 游览车在一个山腰处停下了。下车后我们沿着景区的山道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在经过了一道高大壮观的石牌坊山门后,就到达了上西峰的索道缆车站,开始汇入到了长蛇阵般排队的登山游客大军。</p><p class="ql-block"> 华山,在古代叫作“西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古称“西岳”,为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五岳中最险峻的一岳。</p><p class="ql-block"> 华山自古以来就流传说是“奇险天下第一山”。我们称颂的中华,其“华”字就出自于华山,“华夏之根”的称谓其实就是说华山。华山是我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华山君神广受汉族民间崇奉,山中分布着约70多个半悬空洞,还分布着属于全国重点道教宫观20多座,可以说到处“红墙绿映”、“碧瓦点缀”,令游客们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历史回放到解放前夕的1949年5月,我解放大军对末日的蒋家王朝展开了“摧枯拉朽”式的大反攻,我第一野战军也吹响了“陕中战役”的冲锋号。</p><p class="ql-block"> 遭到我军沉重打击的国民党保安第六旅旅长(兼第8区专员)的韩子佩,带着残兵败将400多人溃逃上了华山,妄想着凭借“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天险,苟延残喘、负隅顽抗。我解放军派出一支精锐的侦察队,机智勇敢,依靠当地穷苦民众的支持,在“采药人”的带路下,一举攻克了华山,生擒了敌旅长。“智取华山”是我军以少胜多的一次经典战例。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为了歌颂我军的伟绩,就以此战为素材,拍摄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黑白战斗故事影片《智取华山》。</p><p class="ql-block"> 带着在脑海里早已“定格”的《智取华山》印象,我坐进了缆车罐笼,随之象一片树叶,悠悠晃晃的漂泊到了“上有蓝天,下有人间”的空中。</p><p class="ql-block"> 由于有点恐高症,一般我是不喜欢也尽可能不坐索道缆车的。但是既酷爱旅行、酷爱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又怕乘坐“空中走廊”,这那能行呢?硬着头皮上吧!</p><p class="ql-block"> 纵观退休这些年来的“快乐之旅”,无论是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还是河南王屋山、湖北武当山等风景区,尽管每次乘坐索道缆车,心里都要“哆嗦”一阵,但是不都挺过来吗!</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一次在华山索道缆车,很是感觉“不服水土”:看到空中悬吊的罐笼离地面特别高,甚至高的让我根本不敢看下面,而且缆车行进爬升的仰角坡度特别大,前后左右,云雾缭绕,身边的一座座“刀削斧劈”般的花岗岩壁高耸入云,仿佛置身于腾云驾雾的“神话剧”里面。所以我人被吊悬在半空,心也被悬吊在了嗓子眼,全身近乎瘫软,双腿都在颤抖。由于极度恐惧,乃至我不得不闭上眼睛,祈祷着赶快到站。</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饱受“精神折磨”的同时,却听见了同乘一个罐笼里的几位游客谈笑风生,并连连“咔嚓”拍照。我的心里很懊丧: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空景大片,我却象个“睁眼瞎”看不上,这“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哟!”</p><p class="ql-block"> 我就这样闭着双眼,再诱人的风光也不敢看。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听见缆车进了站并缓缓停下。这时我才睁开眼睛,原来缆车站修建在一个绝妙的悬崖绝壁、前后贯通的大山洞里面,罐笼就在这里面“隆隆”迂回运转。这真是震撼的巨大工程啊!我深深钦佩那些无数的、聪明智慧的一线工程建设者啊!</p><p class="ql-block"> 我来不及过多感叹,赶快“逃出”了罐笼。这人虽然踏上了实地,但我仍然惊魂未定,没有转换心情去准备迎接观赏华山的一处处美景,而是脑子里又在发愁着下一个不可逾越、不可逃避的“坎”:这上山的“煎熬”终于熬过来了,可还得再经受一次下山”的磨难啊!……</p><p class="ql-block"> “胡思乱想干嘛呀?千里迢迢来华山玩‘老小孩’来啦?”毕竟是饱经风霜的老家伙啦,再加上老伴的一半“责备”一半疏导,我很快的就调整好了心态,实现了“拨乱反正”,恢复了正常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心理活动,直至完全投入和陶醉于优美、险峻的华山风光……</p> <p class="ql-block">  从吉县壶口瀑布景区至陕西华山景区行车图,距离470余公里。</p> <p class="ql-block">  通往华山景区索道缆车站的石阶道路,远处是景区高大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  华山景区山门。</p> <p class="ql-block">  登上华山西峰。</p><p class="ql-block">  极目远舒,远方群山连绵,云海波涛。“祖国啊!江山如此多娇!”</p> <p class="ql-block">  华山西峰,上面最高处是翠云宫。</p><p class="ql-block">  山体左侧犹如刀削斧劈,万丈深渊。我机智勇敢的人民解放军就是从这里冲上陡峭险峻的峰顶,一举消灭了固守的国民党残渣余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向最高处翠云宫攀登。</p> <p class="ql-block">  西峰顶上的翠云宫。当年盘踞的国民党守军旅部就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翠云宫院内。当年守敌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面。</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多,由于体力问题我们结束了在华山的游览,返回到华阴市区游客中心,在小吃摊吃了两碗山西拉面。</p><p class="ql-block">  我们原计划第三天继续西进,再跑120公里去西安市转转。但是一看天气预报,西安地区连续三天有雨,所以只好改变原计划,立即驱车朝着我们山西境内返。想着连夜赶到晋城市沁水县城住下,然后再去游览该县和阳城县全国著名的、众多的“古村、古堡”。</p><p class="ql-block"> 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  (本游记的两个景区简介参考了网络,个别照片来源于网络)</p>